大学堂 ﹀ ﹀ ﹀ 陪伴孩子的成长时,家长如何才能真正帮助孩子进步、成长、成才? 选择如何培养孩子时,究竟什么才是决定孩子未来成功的关键要素?是智力水平吗? 并不是!诸多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以往常常被人们忽视的非智力因素——例如成长型思维模式——才是决定孩子最终可以走多远的关键所在。 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Angela Duckworth提出,决定儿童在校期间表现及未来职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坚毅 (grit);而培养坚毅品格的关键,在于培养儿童的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 什么是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这一概念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Carol S.Dweck提出,被同时提出的还有固定型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 Dweck教授认为,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智力和能力是可变的,而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则认为智力和能力是相对稳定、不可改变的。 例如,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相信学习能带来成长和提升,因此会投入很多努力。相反,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学习是检测天赋水准的“考验”,如果足够聪明,就不需要努力,如果不聪明,也不需要浪费时间去努力。 研究发现,孩子们在刚出生时都具有很强的成长型思维,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成长型思维的比例越来越低: Dweck教授认为,这是由于家长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孩子的反馈在改变着孩子的思维模式。 例如,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家长会认为“孩子的成功就是孩子天生聪明的结果”,因此常常会夸奖孩子聪明。相反,如果家长的思维模式更加靠近成长型思维,就会在孩子成功时更多地看到孩子所付出的努力。 除此之外,成长型思维的家长明白“脑力”是可以通过练习得到提升的,明白坚持会带来巨大的改变。这样的家长会坚信:每个人都能成功,不管是自己还是孩子,一定都可以通过努力、坚持和韧性而得到更好的表现。当家长具有这样的信念时,这样的信念就会通过平日的亲子沟通传递到孩子的大脑里,将他们逐渐塑造成具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 那么,家长具体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培养成长型思维呢?您可以从以下几个微小的改变入手: 1、“成长”地夸奖孩子 夸奖孩子时,家长应尽量多地去发现孩子在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努力、策略和勇气等特质,然后从这些角度出发,具体地夸奖孩子所付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就。 2、鼓励坚持与挑战 除了夸奖孩子所付出的努力以外,家长还应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坚持良好习惯,并勇于攻克有挑战性的任务。脑神经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当孩子在自己的舒适区外探索、并持之以恒地练习一项技能时,他们的神经元细胞之间就会建立更多的联结,这些联结就是使孩子的能力得以不断提升的生理基础。 3、教孩子更积极地看待挫折 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更加看重自己在一段经历中能够学到什么,即使是在经历挫折或者失败时也不例外。在漫长的成长之路上,来自学业和其他方面的挫折常常会暂时拦住孩子前进的脚步。家长此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挫折“去妖魔化”,告诉孩子“遇到挫折、经历失败都很正常,只是暂时还没成功,没什么大不了”。然后,帮助孩子看清挫折或失败的原因,从中吸取养分,让挫折从“拦路石”变成孩子成长的“垫脚石”。 那,学会了这些,我就是一个成长型的家长了吗? 成长型家长当然不仅于此!想要更加系统地学习和了解如何成为一名成长型的家长,欢迎参加【赛客家长成长课堂】~ 专业课程设计和演练环节 帮助家长把成长型思维带回家 培养成长型的孩子 塑造成长型的家庭 时间 周末班:2018.8.4、2018.8.11、2018.8.18,每周六全天,共3天。 活动地点 活动地点: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应用中心(北京市西城区新外大街8号金丰和大厦A座6层——师大东门对面) 招生人数 精品小班,本期16个名额。 名额有限,满额自动停止报名。 招生对象 对亲子教育感兴趣、 想接触有效的教育理念、 把成长的思维方式带回家、培养孩子的家长(不限孩子年龄段)。 专业的教学团队 北师大心理学部提供专业支持! 林丹华教授团队研发专业课程! 举办过的家长课堂获得一致好评! 多次优化的课程内容 学术与实践专家参与讨论与制订 多次讨论、改版、升级 汇总学员建议并修订 现场演练,快速提升 讲、练结合的家长课堂 专业与实用并重 快速掌握科学教育方式与有效沟通方式 线上线下无缝衔接 线上支持同步开启 沟通交流不断档 为孩子的培养提供长程助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