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这么多医学生不从医了?

 pgl147258 2016-07-07

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培养约60万医学生,但是只有约10万人可以穿上“白大褂”。80%多的医学生毕业后不从医,这造成了教育成本、经济成本、医学资源、人力资源的多大浪费呀!是什么原因导致绝大多数医学生不从事医疗行业呢?

原因很复杂,但是结合当前医疗行业所处的环境我们来分析一下,也许可窥一斑了:

执业环境恶化,阻挡了学子们的从医之路

说实话,医改以来,医生的执业环境没有得到有效管控,反而进一步恶化。各种伤医、害医,甚至是杀医的事件频发。发生各种伤医事件后,总有叫好之声!广大医务人员的悲愤之声被各类媒体的认同声、批驳声淹没的一干二净。

现如今,每一个医务人员都战战兢兢,不知道下一个伤害的会不会是自己,而患者暴力伤医,实际是发泄对社会的不满,社会矛盾直接转化为医患矛盾,医生成了体制的替罪羊。

医院暴力事件频繁发生,根源在于不合理的医疗卫生体制和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从根源上动手术,伤医事件还会不停出现。整个社会对医院暴力容忍的底线一降再降,医生执业环境一再恶化,使得医者自危、患者受害!想一想,每天上班之时还要担心人身安全的行业能让人踊跃加入么?

所以说,执业环境的恶化,阻挡了学子们的从医之路!

医务人员的薪酬不高,对学子们的吸引力不够

国内医务人员的待遇偏低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卫生行业人员收入水平仅高于社会平均工资18%。而在发达国家,医生的薪酬为社会平均工资3—5倍。在发达国家,人力成本支出占医院总支出的60%以上,而我国的这一比例不足30%。

相比之下,我国医务人员的薪酬偏低,很多医生感到劳动价值得不到尊重,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于是另一种形式的收入出现了---“回扣”。回扣确实存在,但是这是一个危险的东西,你不拿,就要耐得住贫寒;你要拿,就可能面临着违法的境地。

可是,红包回扣这种不合法收入很容易让医务人员掉入违法的泥潭,陷入牢狱之灾!千万不要把不合法的“灰色收入”视为合理补偿。你只凭医院合法的工资收入,虽不能大富大贵,但是维持生存、混个小康应该没有问题的。

但是现在医院能够提供薪酬与医学生们对酬薪的要求可能相差甚远!这一点也导致不少医学生们放弃了从医之路。

培养周期延长,阻隔了学子们的从医路

我国原来的医学生从医学院校毕业,未经二级学科培养,就直接分配到医院从事临床工作,以后的能力和水平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所在医院的条件,严重影响了医疗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近年来为了提高医学生临床能力和综合素质,出台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的规范系统化培训。力求培养出更多能够独立、规范从事疾病专科诊疗的临床医师,也就是所谓的“规培”政策。

于是医学生们大学本科毕业后不能马上进入临床,还需要在三级甲等医院进行三年规范化培训,规培结束取得规培证书,才可以真正进入临床一线。如果要专科可能还要两到三年的专科培养。同等的大学本科,要多出5∽6年时间。

那么投入时间长、花费成本超高就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存在。这一点也使不少医学生们果断放弃从医!

僵化的医疗市场,禁锢了新人自由

目前国内的医疗市场是一个畸形的怪胎。本来按照市场经济的调配,人员、资金、设备设施都会自行调节,有医疗需求的市场肯定会自行调节,而那些市场难以调节地方本可以通过政府指令性调解予以覆盖。

但是现在的医疗市场不是一个充分自由的市场,绝大部分被公立医院占领,民营医院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份额,也就是公立医院垄断了医疗市场。

公立医院都是按照事业单位进行管理的,事业编制是一个身份的象征,有编制的工资待遇、福利、职称、学术地位等都与医院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一旦进入,很难有什么流动的机会。

医学生们进入了医院,就成为了医院事业编制的单位人,如果贸然离开,与单位捆绑在一起的职称、学术地位、福利等等都会被剥夺。

但是经过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熏陶的医学生们,对职业的从一而终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愿意在一个单位终老、不希望在一棵树上吊死。可是现在医生自由执业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要么进入体制生存,要么体制外求生,学子们认为既然不能自由执业,何不一开始就不进入!

这些是不少医学生们放弃从医的众多因素一部分。而我们国内的医学生培养体系和医生的酬薪体系、医疗市场到底是市场调节为主还是政府指令性为主影响着今后医学生们的选择。

如不加以改变,还是维持现状的话,即使留在医疗行业的医学毕业生,对职业的满意度和认同感也持续走低,人才的流失不可避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