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大国,若烹小鲜。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道德经》) 古人说做饭里面蕴藏着治天下的很多秘密,那看来做饭做得好的人也是有很大的潜能去做管理的咧,可两者是怎么联系上的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吧~~ 原文里的“小鲜”就是小鱼。做过饭的都有这样的感受:做小鱼时不能总翻动,它是种很娇嫩的食物,要不然就不成形了。基本原则是不怎么动它,就是放点料然后等着。如果做鱼时总是乱翻,一会儿看看好了没,一会儿又去看看好了没,那么这个鱼是做不好的。 老子他老人家用这个比喻是想说明,治大国也要这种态度:没事别折腾。无为而治,越简单越好。像现在我们的法律那么多,为什么还是各种问题?因为人若太急躁,就容易犯错误。而这个做小鱼的心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能急,要慢慢的。如同《道德经》里有一句话:静为躁君。 所以,这句话传递的信息是:一、无为而治;二、以静为用。让一切自然地流露,一点也不用造作。治大国也是如此。“烹小鲜”是“深根固柢”的表现,柢就是根的意思。根是道,我们要按照道去加深加固,来修身。结果就是长生久视。当然也能治理好国家。 接着,就有了后面:“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鬼”为乱者,国之不安定因素;“神”显神通;“圣人”为统治者(古代称王为“圣上”)。 这句话啥意思呢?就是当以道德居位治天下时,各得其位,为乱者与统治者两者都不再互相伤害,因而上下德行相偕(国家便得到了治理)。即有道时和谐共处,没道就群魔乱舞了。 所以做饭跟治天下一样,其实都是调心的过程。这个鬼神也是人没事折腾出来的,是人内心一种不安的体现。现在人心太急躁,就容易与魔相应,最明显的就是内心的心魔,这时人就容易瞎折腾。福祸都是自己感召而来的。 所以圣贤告诫我们:修心要与道相应,别人看着你在炒菜,其实你是在调心,在领悟治天下之道咧,多酷啊~! 本文由心之声文化整编,转载请注明出处 部分图片来源于@百度 以真心孕育文化 以文化净化人心 |
|
来自: 昵称30501711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