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椎骨骨病,如结核、良恶性肿瘤以及椎旁肿瘤对椎骨的侵犯情况1.扫描前应注意去除患者的腰带、护腰、膏药及其他金属饰物,衣裤上的金属异物也应去除颈椎扫描:患者头部略垫高,使椎体尽可能与床面平行,双臂置于身体两侧,并尽量往下沉肩腰椎扫描:用一专用的腿垫把患者的双腿抬高,这样可以使腰椎的生理弧度尽可能与床面平行1. 定位像:颈椎、腰椎和骶尾椎常规扫描侧位定位像,便于设计扫描角度,胸椎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扫描正位或侧位定位像,所有定位像的扫描范围应稍大些,便于计数椎体 ,骶髂关节扫描正位定位像2.扫描基线:若以观察椎体和椎旁组织为主,则扫描基线应平行于椎体;若以观察椎间盘为主,则扫描基线应平行于相应的椎间盘3. 扫描范围:颈椎椎体扫描应扫描全部颈椎,颈椎椎间盘扫描则把所有椎间盘扫完;胸椎扫描应扫描全部椎体及椎间盘;腰椎和骶椎尾椎扫描应扫描完所含的椎体,腰椎间盘扫描常规扫描L1-2、L2-3、L3-4、L4-5、L5-s1,五个椎间盘 ;骶髂关节从髂前上棘至骶髂关节下缘4. 扫描参数:层厚和层距视扫描椎体的大小而定。颈椎椎体扫描采用5mm层厚,5mm间距;颈椎椎间盘扫描采用2mm层厚,2mm间距;胸椎、腰椎椎体及椎间盘、骶尾椎椎体及骶髂关节扫描采用5mm层厚,5mm间距。以上扫描均采用非螺旋的,标准扫描模式2.若平扫发现占位性病变,可行增强扫描以确定病变的性质、范围、大小以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和血供情况。对比剂总量60~80mL,流速2~2.5mL/s,扫描延迟时间25~30s2.软组织窗:窗宽:200~350Hu ,窗位35 ~45Hu ,骨窗:窗宽800 ~1500Hu ,窗位:200 ~400Hu1.骨折:CT扫描对骨折可以显示碎片及移位情况, CT 的三维重组对骨折的显示更佳2 .骨肿瘤:CT 平扫及增强可观察和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范围及血供等情况3.其他骨病: CT扫描可显示骨皮质和骨髓质的形态与密度的改变,同时可观察病 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4.各种软组织疾病:CT扫描可利用其密度分辨率高的优点来确定软组织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5.半月板损伤:如膝关节的CT扫描可显示半月板的形态、密度等 平扫①双手及腕关节的扫描:采用俯卧位,头先进,双臂上举平伸,手指并拢,手心向下②双肩关节、胸锁关节及锁骨、肘关节及上肢长骨的扫描:采用仰卧位,头先进,双上臂自然平伸置于身体两侧,双手手心向上,身体置于床面正中③双髋关节及股骨上段的扫描:采用仰卧位,头先进,双足跟略分而足尖向内侧旋转并靠拢。双上臂抱头④双膝关节、踝关节和下肢长骨的扫描:采用仰卧位,足先进,双下肢伸直并拢,足尖向上,双上臂抱头⑤双足扫描时应仰卧,足先进,双下肢弯曲,双足平踏于检查床面 ,双足跟连线垂直于检查床中轴线定位像:四肢关节的扫描均需扫描定位像,定位像应包含关节及相邻长骨 扫描范围:在定位像上设定扫描范围。各关节的扫描还应包含相邻长骨的一 部分,各长骨的扫描也应包含相邻的关节扫描参数:双手、腕及肘关节的扫描常规采用2~3mm层厚及层距 ;肩、膝及髋关节采用5 mm层厚及层距;踝关节及双足为2~3mm层厚及层距1. 增强扫描主要是为了了解肿瘤病变的血供 情况以及周围血管动脉瘤的位置和形态2.还可以显示骨骼、肌肉内肿块与邻近动静 脉血管的关系3.增强扫描常规用静脉内团注法,对比剂总量60~80ml,流速2.5~3ml/s,扫描延迟时间25~30s1.四肢骨关节的显示和摄影需同时采用骨窗和软组织窗2.软组织窗:窗宽200~400Hu ,窗位40~50 Hu3.骨窗:窗宽1000~1500Hu ,窗位300~400 Hu5. 根据实际情况,有时需放大摄影和对图像 进行三维重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