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凉月老师讲顿悟入道要门论

 银河系馆 2016-07-12
清凉月老师讲解《顿悟入道要门论》


       本录音由清凉月老师讲解,Tiny师兄文字整理,天地师兄校对。
       感恩老师法布施,感恩师兄无私奉献。 


       第一个,欲修何法?即得解脱。答:唯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
       这里的顿悟一定不要去理解成什么,社会上理解的那样,一般人理解的那样,好像不经过任何努力我就一下子,就这样回归思维的根本状态了。这个是不可能的,这个是一般人就是这样。社会上的人一般人有时候就用这个字,字面的意思,因为这个文字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障碍。单单的从这个“顿”来说,“顿”和“渐”是相对立的,你不能脱离那个“渐”来讲这个“顿”,所以你首先要理解那个“渐”是什么,“渐”理解了,然后才能了解那个“顿”。那么渐法是什么呢?就是先入于定中,达到高级定中,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住于“我所执”,然后没办法然后再绕回来,也就是绕了一个大圈子。那么用佛陀的话来讲就是先达到一种“空见”,他达到一个“空见”之后然后破空。
       《大宝积经》上谈的,所有的小乘人,那么呢,最终都要回归大乘,就是一个破空回归大乘。这就是绕了一个很大弯子的,他需要有时候是多少年,一世就不行,需要很多世,那种禅定的功夫达到非常高的程度,仍然不可能开悟,所以就是绕弯特别的大。这个就属于渐修,渐修的过程。
       那么顿悟呢,顿悟要比这个来的快的多。但这个顿你一定不要理解成为没有任何努力,不经任何实证,那就一下子开悟,这个是根本不可能的。就过去的大师们,哪一个不是经过很严格的实证,很艰苦的实证。达摩,大家看一下达摩,大家看过《达摩祖师传》,然后再看慧可,再看此后的这些大师,道信,道信几十年都是一直就坐着,从来不躺着的,非常非常努力的用功。所以是,大师们都是这样,你可以看一下。现代人对这个顿悟理解的就很偏的,他认为就是不经任何努力就可以一下子就解决,就是整天在打口头禅啦等等,这个是不行的。
       那么这里的“顿”,相对于那个达到高层次定中之后仍然不能开悟,对那个来说呢,他就快的多。他快在哪里,他就快在在欲界定这个地方,住于思维的本体,在这个地方就解决问题了,在这个地方就直接把问题解决了。那么为什么在这个地方就能把问题解决呢?因为咱们的心在思维衍生状态一定是有所住的,在思维衍生状态是一定有所住的,任何人都不可能例外的。那么你住于什么境界,将来外因打破的时候就破那个境界,你没住那个境界就不可能破那个境界。那么只有在欲界定这个地方是住于“我执”的,其它是住于“我所执”的,住于“我执”的对象,住于“我所执”。所以只有在欲界定这个地方住于“我执”,这样呢,将来打破的时候就直接破“我执”的。破“我执”就直接回归如来藏状态,直接开悟。所以就是,只要你能达到欲界定这个地方,就具备了开悟的条件。咱们有好几位同志都已经达到这个地方了。
       那么这个相对于那个“渐修”呢,它就是来的快的多,非常的快。所以从过去大师们的经验,包括妙境法师啊等等,都有个普遍的经验,就认为什么呢,开悟其实比入定要容易。这就是欲界定这个地方也很容易达到,达到这个地方就具备开悟的条件,而释迦摩尼,当年也是在这个地方开悟的;过去的大师们,丹霞大师啊等等,也是在这个地方开悟的。
       所以咱们就看,他说的“欲修何法?即得解脱。唯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这是“唯有顿悟”,唯有,也就是说除了这一条路,别的就没有了。别的无论你怎样努力都不存在了,不可能去开悟的,只有这一条路,就走在这个地方。为什么只有这个地方能开悟,因为只有这个地方才是住于“我执”的,其它任何地方都不是的,所以这个地方是最关键的。你的修行多么的用功啊,你像外道一样,非常非常的精进用功,那统统都是没意义的,为什么?因为一直都是住于“我所执”的,所以就没法解决问题。所以这个地方是非常关键的。

       下面,云何为顿悟?答: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
       “顿者,顿除妄念。”那么这一点咱们和那个渐修的人比较,他是达到定中啦,一步一步来啊,慢慢地除啊,慢慢地除啊,他认为这样一点一点除的。那么在欲界定回归如来藏这个地方,它有一个界面,到了这个界面之后一切的疑惑顿然而解,所有的疑问全部一下子就解决,瞬间就解决。就是一切疑念顿除,一丝一毫都不会留的,彻底的顿除的,那么达到定中的人还不能做到这样。所以这个就是典型指一个界面。
       “悟者,悟无所得。”为什么无所得,因为大家实证都是怎么样,认为经过练啊练啊练啊,达到一个境界。但是在这个地方呢,他就是明显的一种另外的一种思维状态。平时的人他就是没发现,他没发现这种思维状态,那么现在呢他就发现了,发现这种思维状态他就怎么样,别人没有发现这种思维状态但也不等于人家没有啊,人家虽然没有发现不等于人家没有,任何人都有这种状态,你经过证你悟,你并没有悟到什么比别人多一点,任何人都是这样的,任何人都有这种状态的。所以是无所得,你并没证得什么,并没有证得比别人多了一点,没有这回事的。
       第二个是,“悟无所得”在这个地方呢回归如来藏状态之后他是一种大悲心,他是像我们有时候咱们非常喜欢的东西丢失了,丢失了心里空洞洞的,无所得也就有所失,若有所失的。在这个地方无所得,还有另一种意味。无所得,无所得咱们刚开始证的时候就一直想得到它,但这个地方就无所得,那么就怎么样,反过来就有所失,失去什么?失去希望了,失去自己刚开始实证时候的希望。你希望达到一种境界,但这个地方事实上并没有你认为那种境界可得,所以呢他就失去了一种希望,无所得的反面就是失去了一个希望。

       问:从何而修?答:从根本修。
       “根本修”,咱们修行就分为什么,从“我所执”下手,和从“我执”下手。咱们说过咱们是,实证是证什么,证思维的状态的,你既然是在证思维的状态,也就是说你是在研究思维的,那么你首先必须对现在这个思维他有哪些特征要了解的清清楚楚。咱们现在这个思维它是由思维的本体和思维的对象构成,思维的本体和思维的对象构成,也就是说由我执和我所执构成。那么这里从根本修是从哪里修?就是从思维本体,因为只有思维本体是住于我执的,那么思维的对象是我所执的,但是因为思维的本体修的不容易,所以一般人就从我所执修。那么从我所执修如果他将来不知道转化的话,也就是说对整个的实证体系了解不清的话,他就会跟着我所执去跑了,所以那就不是从根本上修。

       所以这个地方你看,云何从根本修?答:心为根本。
       “心为根本”,心和心所,心就是指思维的本体;心所,心所想、心所思、心所观,这是指我所执,指思维的对象。也就是当你从思维的本体来修的时候,你就是从根本上修;从思维的观察对象来修的时候你就不是从根本上修。那么思维的本体修是什么呢,是观心,我们平时说的观心;那么从思维的观察对象来修那叫什么,叫入定,一般的入定。当然从思维的本体也能够照样达到定,但和那个定又不一样。所以为了做这个区别,这个地方才这样说。所以心为根本。

       云何知心为根本?答:《楞伽经》云: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
       这里的心指什么,那种执着,因为我们现在这个心的本体是什么,建立在执著的基础上。心生即种种法生,就是执着,那么种种法生;不执着了,种种法灭。因为这里建立在我执的基础上。
   
       下面,《维摩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怎样净,就是去那个执著心,执着。
随其心净,即佛土净。也就是境无好坏,关键是观察者。那个心情不好的人他看见这个阴雨天,他会觉得格外的痛苦;那么心情好的,小孩子高兴的时候,下雨了,他就跑到那个雨地里,哈哈笑啊,几个小孩子在雨地里玩啊,高兴得很,专门在这个雨天这样玩,特别高兴,那么心情不好的人看见这个阴雨天,就会触景生情。所以一切都是因为心的。
   
       下面看,《遗教经》云:但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也是在心上下功夫。

       《坛经》云: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这就是说,佛教他就是科学的,他不像其他的那些宗教那样,他怎么样,我设置一个造物主,这个造物主是世界至高无上的万能的神,你们都要去信我,怎么怎么样。佛教不是这样,佛教是鼓励你自信的,让你找思维的,练你的思维的,也就是让你找到思维的状态的,不是说叫你去求佛的,如果你这样去求佛的话,那就错了,大错特错。因为什么,只有思维根本状态才是真正的佛,如果你一定要定义一个佛的话,那么思维根本状态才是佛。所以这个就是佛教的科学性,他反对人们去搞那种迷信,不允许人们搞迷信。所以愚人求佛不求心。
       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
       身体是什么?身体是和我们现在这种思维状态所对应的,我们会拥有不同的身体,各种各样的身体。在欲界定以下我们有欲界定以下的身体,到了高层次定中我们有定中的意生身,我们的身体也是各种各样的。所以是,身体都是一种虚幻,他和思维衍生状态是一一对应的,不同的思维状态有不同的身体。所以这就是,“智人调心”,就是从根本上下手,调心,他不去解决这个身体,因为身体和思维状态心物一体一一对应,所以他从这个地方下手;那么愚人就是在那种虚幻上下手,一直在虚幻上做功的。

       下面咱们看,《佛名经》云:罪从心生,还从心灭;故知善恶一切,皆由自心,所以心为根本也。
       为什么心为根本?因为心这个地方就是指的本体,思维的本体,思维的本体就带有什么?执着力加上那个我见,第一个念头,所以它是一个根本。

       若求解脱者,先须识根本;
       对,就是修行你不抓住根本,你就一直是在我所执上绕啊绕啊,达到很高的境界。有的人的定功就特别的高,见光啊等等达到非常非常高的,神通也是非常了得的,但照样不行。因为什么呢,不能自主还要退失的。

       (某同修问)如来禅祖师禅,怎么定义?
       如来禅就是一般的渐修,祖师禅指的就是咱们说从思维的根本状态这个地方入手。如来禅是绕了一个圈,先到定,定达到高级定,然后再绕回来,再破那个空,他是这样的修;那么祖师禅是直接在那个思维的本体,在那个地方下功夫。这是他们的区别。所以说祖师禅是顿,如来禅是渐,一个渐一个顿。

       若不达此理,也就是不知道从根本上修。
       虚费功劳,于外相求,无有是处。也就是于外相求,包括在身体上求也是外相。任何境界只要有所住有所见,有境界可得那就是外相。

       然后《禅门经》云:于外相求,虽经劫数,终不能成。
       也就是说不可能达到自主。咱们说这个学佛实证是为什么,为了能够自主。一切的定,一切的思维衍生状态统统是不能自主的,统统是要退失的,都要变迁的,不断变迁的,也就是随波逐流,没法自主。那么只有如来藏状态是可以自主的,你不想让他退他就不会退,你不出他就不会出,完全能够自主。所以这就是学佛的根本目的在哪里,就是为了这一个。追求快乐是人人都要追求快乐的,但你追求的快乐是不是能够自主的,这是最关键的。那么如来藏状态的这种快乐呢,就解决了一个自主的问题,解决了一个恒常的问题。所以这个就是根本。

       下面咱们看菩提叶“当下一刻和因果几世,到底是哪个更容易解脱。”
       不存在哪个更容易解脱的。那是因为你在这种状态它有这个时间相,那么在那种状态没有时间相。那么在现在这种状态即使是当下的一刻,他也是无限的久远,因为什么?心在这个地方有所住。心是最关键的,无论是一刻还是多少世,只要你心有所住,那么就不得自在。所以这个就是,除非是当下一刻你能够在那个心法上做得到那一点,然后一下子打破,这样呢就容易解脱。要不然的话一直也是,就咱们以前有的人说的,是那个“活在当下”,活在当下没开悟的人也是这样的,你开悟的人他也能这样,但没开悟的人他去活在当下的时候呢,他也是用执着力去活在当下的,也是不解决问题的,也是一种用功的方法;那么那个开悟的人他也活在当下,那么他是自在的,得自在的。

       问:夫修根本,以何法修?答:惟坐禅,禅定即得。《禅门经》云:求佛圣智,要即禅定;若无禅定,念想喧动,坏其善根。
       这个就直接是破咱们现在的,现在的一些人比较狂妄,他就认为是不坐禅就行。就怎么样的,他就是天天就这样,打这种口头禅,整天就是这样练,练这一个。但练这个也有好处,能让你的心能够住于(此处录音听不清),但是它又是不稳定的,你要想稳定你必须去这样去坐禅。你像大珠和尚,这也是一代大师了,大师们都是这样说的,“惟坐禅,禅定即得。”你可见后人的,他根本就排斥这个禅定,那是不可能的,是无法去做的。

       (某同修问)禅定是衍生状态...
       禅定指的是哪种,如果你指的是思维根本状态的那种定,那它就不是思维衍生状态的;如果你指的是平时的一般人的那种定,一般人也把自己的定叫做禅定,因为禅定这个词它是广义化了,所以一般人那个禅定它就是思维衍生状态的。

       下面看何处惹尘埃“不是说只有佛法才能究竟解脱?”
       对,因为只有佛法它是怎么样,找到了那个思维的根本状态,但如果外道也找到了思维的根本状态,那么它也叫佛法。因为什么叫佛法,能回归思维根本状态的就叫佛法,如果外道也能回归思维根本状态,那么它也是佛法。所以不是这个门派知见,只要它能回归这个科学,那么它也是科学。

       《禅门经》云:于外相求,虽经劫数,终不能成;于内觉观,如一念顷,即证菩提
       这个“外相求”,一方面这个外相指的是我们追求的这种物质的境界,这是一般人这样;至于大多数人来说,主要是指这个身体,在身体上求。这统统叫外相求。外相求,因为一切物质的境界都是一种错觉,是一种虚幻,是无实体的,虽有作用但无实体,因此在这种虚幻的错觉上求,终究都是一场空,所以“虽经劫数,终不能成“。这是其中一点。
       第二点就是,这里的”相“,同时也指是什么,指那个相想。将来大家是要有他心通的,开天目的,然后你就看到别人的,一般人的那种想,心里在想什么东西的时候它会成像,这种想我们把它叫做相想。相想是建立在执着心的基础上,是念头。所以呢,你在这些相上下功夫,也就是说,咱们中间有一个,以前谈过的,有的人是入定,入定之后他一直在什么,在那个念头上下功夫——咱们平时的人的修行都是在念头上下功夫的,一直在这个念头上下功夫——他要怎么样,住于念头之间的距离,要没念头,这个就是在相上下功夫,于外相求。那么这个只能住于一般的禅定,他不可能开悟的,因为什么呢?念头之间的距离也是有执着心的,它并不是如来藏。所以就是,《禅门经》讲的,经典上讲的,“于外相求,虽经劫数,终不能成。”
       然后,“于内觉观,如一念顷,即证菩提。”于内觉观,“内”指的是什么?“内”指的是,比如说我们现在思考问题,你在想某件事情,那件事情就是“外”,你想的对象;那么“内”就是指你的思维的本体,并不是说这个肉身,身体内,而是思维的本体。因为经典讲的,讲到关键处都是讲什么,讲实相,他不是讲一般的权巧。我们的身体是一种错觉,所以经典不可能说这个“内”是在身体上求的,所以只能是在思维,我们的思想,当下的思维上求,我们思维的本体,所以这个“内”指的是思维本体。
       那么于内觉观呢,“觉观”,“觉”和“观”,“觉”是觉知,咱们以前说的觉知力,也就是觉知到心在干什么。你有这种觉知力,觉知力增强,然后你才能观的住。觉是前提,然后观是一种功夫。所以这个就是,自观自在,“于内觉观”四个字,就是自观自在,就观当下思维的本体,住于思维本体。
       如果你能住于思维本体的话,也就是说如果你能够于内觉观的话,那么“如一念顷,即证菩提”。也就是这个“一念顷”指的是什么,突然的外因打破这种境界,然后在一瞬间就回归如来藏状态。为什么这个地方能达到这种情况呢,能够开悟呢,那是因为这个地方是住于我执的。前面的于外相求是住于我所执,所以前面的境界是不可能开悟的,他最多就是打破那种境界;但这个地方因为是住于我执,所以就打破我执。你的心住于哪种状态你就打破哪种状态。
       所以就可以看得到,这里呢,大师们亲自谈的,“如一念顷,即证菩提”,也就是说开悟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那么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开悟困难呢?一是他不实证;二是他虽然实证了,但他走错路了,没有正知正见,错了不知道在哪里错,单纯追求境界上的美好,境界上的那种享受,他仅仅觉得比一般人强,这样就行了,这就是修行。这个也是不行的。所以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开悟并不是很难的事,只要你的方法正确,观念正确,那么呢就一定能够很快的得到这种结果——如一念顷,即证菩提。咱们和前面的那个《永嘉大师证道歌》结合起来看一下,也是一样的,永嘉大师也谈到这一点,这个开悟并不是很难的。所以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得出来,正知正见是非常关键的,没有正知正见你的修行就相当于什么,快步如飞的误入歧途,你虽然也很精进,但这种精进只能让你快步如飞的误入歧途,它不会给你带来一个正确的结果。

       下面,问:夫修根本,以何法修?以何法修,修根本。根本是什么?思维的根本状态,在这个地方是思维的根本状态。
       答:惟坐禅,禅定即得。同样是要坐的,咱们强调的也是一定要坐,一定要打坐的,通过打坐,然后你才能内观,自观自在。在不打坐的时候,在运动中,你的心都是向外看的,你走路的时候看路怎么样,然后呢你要拐歪啊,看到前面有大石头啊,大石头你要躲开这个石头啊,前面过来一个汽车你要躲开这个汽车啊......你觉得你也一直在观的,但是心里其实那种逻辑思维在不断的展开。所以这个就是必须坐禅。有的人认为禅宗是不坐禅的,这是后来的禅宗,后来的狂人们是这样,过去的一流的大师们都是这样坐的。所以这个“惟坐禅,禅定即得”。

       《禅门经》云:求佛圣智,要即禅定;若无禅定,念想喧动,坏其善根。
       “念想喧动”也就是心向外。所以这个是一定要严格的按照经典的说法,按照大师们的这种言论去实证,一定要坐。

       问:云何为禅?云何为定?这个牵扯到佛界禅宗的禅和定,它和一般的平时说的那个禅定又不一样。
       妄念不生为禅,那么一般的禅定它指的是住于一景,那么这些景其实也是妄念,那么和这里的禅定就不一回事。这是禅宗的禅定,禅宗的禅定指的是“妄念不生为禅”,所以禅宗的禅定指的是如来藏,如来藏状态为禅。
       妄念不生,并不是说念头之间的距离。在定中的人看到念头之间的距离,这个时候念头也不起,好像这个时候没有妄念的。这个不是的,这个是心当时住于其中一个观念,住于哪一个观念呢?他住于“我要住于念头之间,没念头,念头之间的距离”,住于这样一个观念,不让其它念头起,他住于这一点。所以这个就是,也是一个妄念。那么其他粗的念头,就作为一个杂念,插进来,生起就是插进来。所以这就是,在禅定中,无非是一个微细念和一个粗重的杂念的问题。在禅定中的人他往往住于这种微细念,也就是说,住于念头之间的距离,住于这个我执。但是呢,他加了一个观念,就是排除其它念头,不让其它念头起,“不让其它念头起”这也是一个妄念,它是一个愿力而起,是一个微细的念头,从思维本体产生的念头。所以在这个地方,妄念不生,这个是真正的断掉这种妄念。
       坐见本性为定。这也就是本性,如来藏状态。

       本性者,是汝无生心。
       就是在这个地方,什么是无生?就是不生这妄念。再一个就是,这个妄念产生的根本是执着心,也就是说执着心不起,就是不生这种杂念,是汝无生心。
   
       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
       那么一般的人去实证的时候他怎么样,他入于静中,他发现自己对境起心了,马上说:“我不起心,现在不起心。”他这个是压抑的。那么后面的“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是和前面的那句是汝(此时录音有中断)情况就错的很远,看似是在修行,其实是基本没有太大意义的。所以这个是一定,如果真的想学佛,那就一定要努力的实证,这是最关键的。

       现在咱们看,若得如是定者,虽是凡夫,即入佛位。何以故?《菩萨戒经》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
       这个是指发心,发心这样的话,发心回归。就像一个在外面玩耍的孩子,他玩耍够了,他觉得要回家了,那么就这一念,就足以让他成佛。因为这一念起了一个决定意义,也就是说,他打算回家了。那么这个就是,在这里指的什么,这种发心,这种发心就可以让他回归。因为众生刚开始都是从如来藏进入这种状态的,众生现在处的这种状态,都是如来藏的一种妙用。所以呢,众生统统将来都要回归如来藏的。所以就是,有的人暂时呢没有接受佛法,暂时虽然接受佛法也不很精进,这无非是比较顽皮而已,等到玩耍到一定程度了,他自然就要回来。

       下面咱们看,得如是者,即名解脱,亦名达彼岸、超六度、越三界、大力菩萨、无量力尊,是大丈夫。
       这个“得如是者”,“如是”,这个呢一定是达到如来藏状态,然后才能解脱,达彼岸。

       下面咱们再看一句,非常关键的,问:心住何处即住?
       “心住何处即住”,这里心住思维衍生状态即住,因为思维衍生状态心是一定有所住的,无论你住于何处,统统是有所住。
       下面是,看他的答的,答:住无住处即住。
       这个是更高的一个层次的,这个不是一般人能去谈的,这个牵扯到第二步了。“住无住处即住”,也就是你认为诸佛就一直就住于我们认为的那个境界了,就认为他不起这样的心啊,这样的心起不来啊,不是这样。因为在思维的根本状态也就是在如来藏状态,我们是怎么回事,当时是怎么回事,就是自观自在的,他不对任何境的。思维根本状态就是这样,自观自在的,他不对任何境的。那么下一步接下来其中又一步,要突破另一步就怎么样,就是以这种自观自在的心应对生活,达到什么呢,烦恼即菩提,完成八地的任务无出入。能应对生活,在生活中这样,生活中也能够达到这样的心根本不会起。所以他不存在始终住于自观自在的状态,他要完成一个无出入的状态,所以就住“无住处”,“无住”,就是如来藏状态。“住无住处即住”,这个是指的是住于如来藏状态。
       前面的“心住何处即住”,和后面他答的是正好的相反。所以呢,为什么他不能够去答“住思维的衍生状态即住”,为什么他不能这样答?因为思维的衍生状态统统都是幻化,这些地方住,那么如果说住在这个地方,那他是住于一种幻化,幻化本身就不住,又没法住,但他确实又住于这种作用,所以他是一对矛盾。那么反过来他现在提“住无住处”,那么指的是一个实性,也就是真实,住于一种真实。所以这个回答就直接呢撇开了前面的那个问题,然后从这一个角度解决了那个问题。所以这个就是,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这就是一流的大师,如果没证到这种程度的时候,像这样的话是一般是谈不出来的。所以这个就是,实证是非常关键的。

       下面咱们再看,晓月刚刚的“于外相求,虽经却数,终不能成”,有点迷茫,我们平时树立了一个念头去观住,岂不是也是外?
       对,刚开始就是这样的。你直接去观这些念头,然后排除这些念头,排除念头是一个观念。然后你达到定中了,这是在一般情况下用功,你是注意力放在念头上,排除念头,那么这是一个观念,你住于哪个观念?住于排除念头这个观念,同样是在外相上求的。那么呢,到(欲界)定中之后,念头之间前一个念头下去,后一个念头出来,这个时候念头是自生自灭,不用你加入任何观念,它自生自灭,所以这个时候并不存在排除念头的问题。这个是非常关键的。并不存在“我排除念头”的问题,而是一个“我住于念头之间没距离,念头之间没念头出的这个距离”,这是一个非常微细的一种差别。将来到了定中,你自然会体验到这一点,它和你平时用功的那种侧重点不一样,稍稍有一点不同,所以这种差别有时候很微细的,将来你到定中再仔细的体会一下吧。
       所以这个就是,平时这个修行就是这样,在没见道之前,修行也是很用功啊,也是怎么怎么样,那都是相似修,有时候是错不知道错在哪里。所以这个就是,实证有时候确实是这个正知正见是非常非常关键的。

       (某同修问)思维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思维你指的是念头啊还是真的思维?如来藏的思维不存在产生的原因不原因的,没有任何原因的,它是独悬的,也就是不以任何条件而存在的。那么你指的是念头的话,那么这个念头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是执着心,因为执着心才产生的。所以咱们平时人就把思维和念头,如来藏状态的思维和平时人的念头搅在一起谈的。所以这个就是,如果你指的是思维的根本状态,那么那是不依任何条件而存在的,它是独悬的,独条件的,是常乐我净的,是恒常的,不存在产生和灭亡,没有这回事。那么念头呢它是可以产生可以灭亡的,念头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执着心,执着心的原因。这个咱们就简单谈这一点。大家还有哪些问题就继续谈。

       下面看晓月的:老师刚刚解释的时候说,于外相求,非得禅定,也是一般的禅定,不得开悟,那么是不是也就是说,我们将来也不好开悟了?
       这是一个渐修的问题,这个上次咱们谈那个《永嘉大师证道歌》的时候,就谈过这一个,渐修和顿悟的问题。于外相求,你饶了一个圈子,达到定中,高级定中,不断地向上走,到高级的定中,高级定中之后仍然是不可能开悟的。但是这时候有个好处是什么,在平时他就和一般人不一样,他不像一般人那样对任何事物感兴趣啊,然后要放下啊,没有这回事的,他对任何事物都不会这样感兴趣的,他平时就是住于自观自在的,住于哪个地方呢,住于念头生起那个地方。也就是一个经常入定的人,他是住在念头生起的地方的,那个念头产生了没产生,他根本不会随着这个外境走,外境喜欢啊还是厌恶,没这回事的,他都是住在念头之间的距离。这就是一个入定的人的习惯,他习惯这样了,经常住于这样的境界,那么这就决定了他平时,就会怎么样,住于那个自观自在的状态,他在平时的动中就住于自观自在的状态,这就为他打下了一个开悟的基础,那么遇到合适的因缘自然就开悟,在动中开悟,这是一个很明显在动中开悟。
       那么直接在欲界定顿悟的人,直接在欲界定这个地方开悟呢,他一定是在坐中的,因为他没有达到高级禅定,他不可能进行到动中定那个状态,也就是定的无出入,他不会达到这种状态,所以他一定是在坐中开悟的。那么在高级禅定中绕回来的,那个渐修的人往往是在动中开悟的,这是他们二者的区别。
       所以就是,你说的这个是不是一般就,也就是说不好开悟了,这个是一定的,他将来还要绕回来,绕回来之后才能够开悟。所以这就是咱们前面谈了一句话,就是“《禅门经》云:于内觉观,如一念倾,即怔菩提。”于一念倾,也就是很容易开悟,如果于内觉观,就是自观自在,很容易开悟。不自观自在的,“虽经劫数,终不能成”,也就是说,很不容易,很难成的,除非将来他重新回归,回归之后又是于内觉观的,回归到平时状态,他就怎么样,自观自在,回到这种状态了,然后他才能够去开悟的,也就是于内觉观,回到于内觉观。
       所以这个佛教就是科学,在思维的衍生状态你的心住于哪种境界,那么将来你破,只能破你心的所住。你的心根本没有住于那种境界,他就不可能破那种境界。你的心住于我所执,也就是说,定啊、静啊、梦中啊、逻辑思维啊,等等等等,包括你平时的走神啊等等,这些统统都是心住于我所执,所以将来打破的时候就打破这种我所执。比如那个学生,他在看老师讲课的,他现在走神了,他住于走神的这个境界,那么老师看见他走神了,拿着一支粉笔然后啪扔过去,扔过去之后打到了这个学生的头上,这个学生一愣神,他马上就回来。这就是这个老师扔了一个粉笔,打破了他那个走神,细昏沉的走神,打破了他的走神。因为这个学生住于走神,所以这个老师粉笔扔过去的时候,打破了走神。如果这个学生是住于其它的境界,那他就不可能打破的。比如说他没有住于走神,他是住于睡眠,那你只能打破睡眠,你不可能打破那个走神。你住于哪种境界就打破哪种境界。那么我们住于我所执的时候,他就打破我所执,打破了执着对象;当你住于我执的时候他才能打破我执,你没有住于我执,他是一定不可能打破我执的。也就是说你没有住于睡眠,他不可能打破睡眠;你没有住于那个走神,他不可能打破走神。这个是非常非常关键的,这个决大多数人的错误是在这个地方错的。所以这个一定要看当时自己的心究竟处在哪里,然后才能确定你究竟是开悟不开悟,这个是根本的。那么在思维的衍生状态,只有在欲界定这个地方是住于思维的本体,其它所有的地方统统是住于思维的观察对象,思维的这种实际作用对象。所以这个是最关键的。

       下面咱们看,(某同修问)“于内觉观,如一念倾,即证菩提。”那么这句话说的应该是顿修法门了吧?
       其实它不存在顿修与渐修的问题,而是一个正知正见的问题。认识不到问题在哪里,这个比如说达到高级禅定中,然后拐回来的人,他的开悟往往是碰的,不指定哪一天碰上了就开悟了,平时碰上了就开悟了,他不知道这个理论究竟怎么回事,所以他的实证就是碰的。那么那个顿修的人,因为经过长时间的前人这样熏陶啊,无数人的证实啊,然后他知道这个地方是开悟的关键。所以你看那个禅宗的人用功的方法,全部是在那个关键的地方用功的,在哪个地方用功?统统都是在那个念头起处,逻辑思维那个地方斩断念头,在那个地方用功,他用很多方法斩断,然后呢在打坐中也是住于自观自在,不让心展开,住于自观自在的那个境界。就是以前那个空静自然证到那个地方,你可以看得到,把他那个调出来看一下,念头出来了,自然灭了,出来了自然灭了,不用加入任何观念,就这样观就行。那么这个就是住于思维的本体,然后观这些起起伏伏的念头,如果你要加入一个观念的话,你马上就会进入一种境界,那么就是定境。你加入一个念头“我要排除这些念头”,加入这样一个观念,你就马上进入定中了,他就错过了那个开悟的最佳的机会。所以这个是非常关键的,实证在这个地方已经达到了非常关键的一个点。

       下面再看,问:云何是无住处?答:不住一切处,即是住无住处。
       这个是指的,明显指的是什么?如来藏状态。无住处,在如来藏状态这个地方,一切的平时的那种观念它不会发起现行,所以他是无住。就像咱们以前说的,他同样是能知道平时的人那种生气啊,鬼道的人那种贪婪啊等等,但是呢他发不起这样的心,所以这个就是无住。什么叫无住?就是不能发起现行,不住一切处,反过来一句话就是,于一切处不能发起现行。也就是说在鬼道,和鬼道的人交往的时候,鬼道的人都是贪婪的,那么他就不会发起这个贪婪;阿修罗道的人都是很生绝,很勇猛善战的,但是他不会发起这样的心,和他们相处的时候不会发起这样的心。这就是住无住处,无所住。                           

       云何是不住一切处?答:不住一切处者,不住善恶、
       并不是他不知道善恶,和咱们平时修行的人那种观念是根本不一样的,咱们平时的人在修行中他认为,诸佛就不知道善恶,没善恶这回事。诸佛又不是傻瓜啊,他怎么不知道这,他只是不能发起现行。经典一句话说“能善分别诸法相”,诸法相就是所有的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不动就是不发起现行,于第一义就是住于如来藏状态而不动,也就是不会发起那种现行。所以不存在说诸佛像傻瓜一样,到了那个地方,就愣在那里什么都不知道,对一切境界,不知道什么善与恶啊,不是那样的。
       将来你会见诸佛报身相的,诸佛的报身相是世间任何的男人都没法比的,非常的聪明,非常的,可以说用咱们平时说的,平时说那种,有哪些词形容,有的词形容的时候虽然也是,“精明啊”等等还不行,那还有点世俗,非常的聪明,充满了大智慧,双目炯炯有神,不是一般人可比的,就根本不是那傻瓜一样。所以这个一定要了解一点。不能用平时那种观念去修行,平时的观念就是,善来了,“没善这回事”;恶来了,“诸佛境界没有恶这回事”,好像诸佛对这些都不知道。诸佛对这些都清清楚楚的,照样知道善与恶,仅仅是不发起现行。
       下面是,不住善恶、有无、内外、中间,不住空、亦不住不空,不住定、亦不住不定;
       这个“不住定”,定指一般的定。“亦不住不定”,指的是散乱,不发起这样的现行。因为一般的定它是排除散乱,建立在什么,建立在执着心的基础上,所以他不会住于一般的那种定,他住于如来藏的这种愣严大定。所以这里边的定和一般说的那个观念又不一样。
       这就是说,同样一种语言,如果你不证的话,你怎么知道他语言的含义究竟是什么。那同样的一个字一个词,他在经典上讲的时候用的是另一个概念,而你去看的时候,你没证到那个概念,没证到那种程度,你只能按照你现在的这种情况去理解,那就一定是错误的,结果就会导致错误。所以看经典一定要结合实证,没结合实证的时候呢,经典就是往往容易理解错。
       下面是,只个不住一切处,即是住处也。
       不住一切住即是住处也,住哪里?住于那种不动,愣严大定,不动的状态,于第一义而不动,于一切境如如。
       下面,得如是者,即名无住心也,无住心者,佛心也。
       这个就是位不退这个地方,“得如是者”,也就是一切境,他必须达到另一个阶段,就是无出入,八地的时候无出入,一切境没有这样的执着,没有这样的染着。八地之前还不行,八地之前还是有一个出入的,只不过在那种情况下呢,平时的状态是如来藏状态的妙用,他的修行和一般人不一样,但他还必须完成这个过程。所以八地之前还是有一个修行的过程,只不过和一般人的修行又不一样了。

       下面(某同修问)以平常心观念头不迎不拒,这样可以吗?
       平常心也是一种执着心,只要你没有破除那个我执,还有这种能观所观,还有这个念头,比如说这个念头来了,它为什么来了?那是因为执着心的原因。不迎不拒,这个地方其实已经是一个有迎有拒,在欲界定之前你是不可能不迎不拒的。你首先觉知这个念头来了,但你为什么不迎?你认为这个念头就是,干扰啦,或者说是“我不该迎,我不应该迎”,所以你提前有这样的知见,所以你己加入了一个“不迎不拒”这样的观念,这也是一种观念。而不是在欲界定那个地方,它念头是自然生灭的,你想迎想拒都是不可能的,它自然而灭的,而在这个地方它是不可能自然灭的,所以你一定会加入一个观念,“我要不迎不拒”,“它来了我不去想”,但事实上你已经开始动念去想了,(此处录音有缺失),要想,那你马上就打破这种相续性。所以这个地方是,像这样的修行也有好处,它能够让你的心不随着外界的境界走,它为你将来的打坐打下基础。但是这个是一个助缘,它是为打坐服务的,平时可以这样用功,但一定要结合打坐,如果不打坐,始终这样用功的话,那么就落入了一种静的境界,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静。所以这个是要注意这一点。

       晓月曾经一直飘泊,心也在飘泊,后来有了家,随着感情的积累,心也有了家的感觉,这是不是也算心有所住了?如果要想无所住,是否需要断情?
       无所住不存在断与不断的,因为他根本就无所住,就无住,那就不存在断这回事,有断那是因为有住。至于说你现在说的那个断情是离家了,然后是说解脱你现在这种感情的纠缠,解脱家了,那是在相上的,相上这样解决的,但是并不能在根本上解决。在佛陀时期也是这样的,有的修行人也是平时一不小心就怎么样,堕入这样的情执,被世俗的事情拉走了,所以佛陀就说了一句话,说修行人要常住二禅,二禅的快乐是世间的快乐所不可能比拟的,所以常住二禅。二禅又是稳定的,但一禅还没有达到二禅的稳定,一禅是刚从散乱心出来,还带着那种散乱心的习惯,习惯性的思维状态,所以他很容易产生干扰。二禅就不存在这回事,非常稳定的,所以要常住二禅,但是二禅也不是说不退失的,所以也有一个退失的过程,仅仅是二禅能让你产生那种向往,所以他摆脱了平时的那种向往,他用新的一种境界去战胜了另一种境界,用一种妄念去战胜了另一种妄念,以一种虚妄去对治另一种虚妄,所以这还是不行的。你要想彻底的斩断,那就是怎么样,就是彻底证入如来藏状态,回归如来藏状态。回归如来藏状态,即使你现在有这样的家室,那么你始终住于如来藏状态,那么呢一切就行同摆设。维摩诘大士......就去看这一个就可以。

       下面咱们看,问:其心似何物?这里的心指真心,如来藏状态。
       答:其心不青不黄、不赤不白、不长不短、不去不来、非垢非净、不生不灭,湛然常寂,此是本心形相也,亦是本身。本身者,即佛身也。
       这是讲如来藏状态的,如来藏状态在时间、物质、空间等等这些方面,它是即相而离相,一切相都是它,但一切相又同时不是它,因为一切相都是幻相,但一切幻相皆因真心起。所以这个就是...但是谈这一个又没多大意义了,因为这个,它是讲那个状态,达到那个状态你自然知道,不达到那个状态...现在咱们重点谈实证,达到那个状态你自然清楚,要不然直接谈这个也没多大意义。

       问:身心以何为见?是眼见、耳见、鼻见及身见等见?答:见无如许种见。
       这个你看一下,“身心以何为见”,这是因为有能所的,平时的人,有能见和所见,能见和所见的。“见无如许种见”,也就是没有这种见,这些种见是什么见呢?就是能所的见。而那个见是无能所的见,那个见也是清清楚楚的,指的是这样的状态,清清楚楚的。也就是山河大地都是自己,山也是自己,水也是自己等等,一切的境界都是自己,一切境界如如,但是呢,他没有这个能观与所观的,没有这个对立,他是一体,一体的境界,没这种对立。而前面那种见呢,还有一个沾染,一个执着在;后面这个见,同时没这种执着,没这种见。所以这两种见是不一样的,这是语言的问题,这个不理解很正常,这个是语言文字的问题。
       这个语言文字根本就不可能描述如来藏状态的那种情况,语言文字统统是我们现在这种思维状态所发明出来的一种工具,它是用来表述我们现在这种思维状态的一些特征的,所以当用语言这种东西来描述思维根本状态,描述如来藏的时候,统统都是隔靴搔痒,很容易出错。也就是说,第一它表述的不会恰如其分;第二,同样这种概念,见啊,前面的那种其它那些,它都是同时赋予另一种含义的,那种含义只有过来人才会清清楚楚的,平时的人他都是用现在这种含义去理解的,所以就是很容易出错的。所以这个语言就是,一定要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上,要不然这些最容易浑来浑去、搅来搅去的。咱们在许多群里都可以看到,很多人就是在这个语言上绕啊绕啊。

       下面咱们看,问:既无如许种见,复何见?
       你看,他这一个问题的时候还是在这个地方绕的。
       答:是自性见。
       就是什么,如来藏状态的那种见。这个和平时理解的又不一回事。
       何以故?为自性本来清净,湛然空寂,
       这个空寂也不是咱们理解的那个空寂,而是不沾染,自性本来清净。
       即于空寂体中,能生此见。
       这个就是破什么,破一般人那种错误的观念的。湛然空寂,一般人认为,这个空啊是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所以他就不存在见什么的。
       “即于空寂体中,能生此见。”也就是说,不发起作用,这里的空寂不发起作用,和那种一般的高级定中住于一种空的观念的,也是不一回事的,这个仅仅是不发起作用而已,于第一义而不动。“能生此见”,也就是说,即相而离相,这是其中一点,咱们用经典的话来说就是,“能善分别诸法相”,对一切的法相都清清楚楚,但同时又湛然而不动,这就是一个空寂。所以这个也是容易混淆的一个关键。平时人谈空寂的时候,“哎呀,空了,空了什么都没有了”;要么是寂,寂寞、寂静,静悄悄的,没思维了,就愣在那里,也容易这样理解,这个都是错误的。所以语言这些地方啊,不了解、不明白,看不明白就不用去思考,继续就这样,简单看一下就行,将来去证,证到这个地方一下子就了解了。

       咱们这样谈就是谈它对咱们将来实证有意义的最关键的地方,像上面这些东西咱们谈一下,纠正一下,防止这个依文解义。不能够依文解义,一定要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上。

       下面咱们看,问:只如清净体尚不可得,此见从何而有?
       你看前面的,“只如清净体尚不可得”,你看它问题在哪里?他认为那个不可得是什么?断灭见,因为这个本体也不存在,说它断灭见。“此见从何而有?”既然断灭见,从何而有?所以他理解的空就是什么都没有,这是断灭见的,他认为那个不可得,和你诸佛证得的那个不可得又不一回事,所以这个不可得也不是一般理解的那一个,无所得,也不是一般所理解的。
       答:喻如明鉴,中虽无像,能见一切像。
       这个指什么?喻如明鉴,就是如来藏状态是清清明明的,非常活泼的,所以非常灵敏的,清清明明的,喻如明鉴。喻如明鉴,比一般人的那种清明更加的灵敏。中虽无像,无像指的是什么?没有那种相想,他发不起那样的相想,没有一般人那些思维,这个地方指的是如来藏状态的思维状态,活泼的思维状态。能见一切像也就是能现一切像,也就是对一切像清清楚楚。
       下面,何以故?为明鉴无心故。
       前面“明鉴”是指如来藏,后面“无心”指什么,并不是断灭见无心,而是指什么?不发起平时人的心,也就是没有那种染着的心,执着的心,不发起现行,所以没有一般人的心。
       学人若心无所染,这就是不发起现行。心无所染,用咱们现在话说,不发起现行。
       妄心不生,我所心灭,有能观与所观的心灭。
       自然清净;以清净故,能生此见。
       你看“以清净故,能生此见”,按咱们平时人说,既然能清净了,还会生这些见吗,生这些妄念吗?不是这回事,诸佛的境界是非常的灵敏,对一切的事物都清清楚楚,所以能生此见。所以这就是谈到了非常非常关键的地方。

       《法句经》云: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是善知识也。
       你看这个经典多么厉害,毕竟空,按一般人的理解就是什么都没有,一切空什么都没有,空无一物,什么都没有。“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那建立什么,好像有一个物。不是这回事。在毕竟空中对任何境界清清楚楚,任何境界清清楚楚,而并不是说他有那个能力去建立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由众生业力使来的,不是诸佛现在去建立这一个的,而是这个世界众生本然他就存在,众生的业力,众生的愿力,建立在愿力基础上的业力,以它为存在的。所以毕竟空中炽然建立,他对于众生的这些境界清清楚楚,但他同时又是毕竟空,那么这个毕竟空就是不染着,以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所以“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是善知识也。”所以这个就是绕来绕去的,谈的再多也是那样,咱们现在就谈最后一段吧,再谈一下今天就不再谈了。了解一下就行。

       下面咱们看,问:《涅槃经经刚身品》:不可见,前面的不可见是什么?平时人的那种有见所见,建立在执着心上的那种见,能见和所见。不可见,那么在如来藏状态是不可见,又不是平时人的那种不可见,什么都不见了,因为他就是一切境界都是自己,它不存在能见所见,是不可见,指的是这一个的。
       下面是,了了见,一切境界都是自己的,同时又非常清明,了了见,非常清明的,了了,一切了了。也就是将来你有一个境界,就是石头也是你,你明显知道石头也是你,你就是石头,但是又清清楚楚的,比你现在还要清楚的。我们做人的时候,人这个身体是有很大问题的,它有时候上火了,头蒙了,昏昏沉沉了,睡眠不足了,还存在这些问题的。等将来你是石头,石头的境界,那比现在要灵敏的多,高度高度的清明,非常非常的灵敏,比现在清明的多。所以一个真正开悟的人,他是根本就不存在这个身体怎么怎么样,他一点都不会稀罕这个身体的。所以这个就是不可见,了了见。不可见,没有能所,自识自体,就像咱们现在身体一样。
       然后,无有知者,无不知者,无有知者,能知所知,这个知还知道是染着。比如说,他知道那种愤怒,如果一般人的知,我知道的愤怒,那是当时不知道愤怒是一样的,是染着的,有这种情绪在。“无有知者”,因为他不起这样的心,但“无不知者”,为什么无不知?那是因为他知道这种境界。前面的无有知是不能发起这种现行,后面的无不知者,是“能善分别诸法相”,前面就是“于第一义而不动”。
       所以这个就是,你看这个语言,你从上面咱们谈的这些你可以看得到,这个语言是多么笨的一个东西。语言是咱们交流的一个工具,但是正是这个工具束缚着我们,非常非常笨的一个工具,这个工具障碍了咱们的实证,出现很多问题。所以这个语言就是,有时候诸佛也是无可奈何的借用,这样借用的话,反而也出了很多问题,出很多问题就是一般人就执着语言文字相,就成为了一种障道因缘,知识越多越障碍实证,绕来绕去的饶不出去。反过来那些没知识的人,文盲,什么都不知道,但是就按照方法去证啊证啊,一下子就开悟,马上就理解。所以呢,这个就是,语言文字本身就是这样的问题。
       下面,云何?答,不可见者,为自性体无形。
这个“无形”又指什么?就是那种无相,也就是没那种相想。自性体,也就是我们自性是指什么,自性指的是什么?就是思维的根本状态,就是那种活泼的思维,那种活泼的思维无形。这个无形指的是什么?就是指那种平时开天目的人他看不到这个形象,也就是没有相想。
       所以自性体无形,不可得故,不可得就是怎么样,没有那种执着心,平时那种执着心,你不可能用平时执着心去证得。

       是名不可见也。然见不可得者,体寂湛然,无有去来,不离世流。
       不离世流,你看,世流,不能流,不离世流,也就是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并不是说诸佛现在脱离我们这个世间,有另一个多么多么高明的世界可得,没这回事的。一切烦恼的世界,诸佛的眼里统统都是妙菩提,都是湛然的佛的净土,没有离开我们的世界他另外还有很多很多净土,很多很多的净土如果你执着它也就不是净土了,你执着心很强的时候它就不是净土了。
       现在咱们看,世流不能流,也就是说,世间的喜、怒、忧、思、悲、空、惊等等这些情绪,不能流,就是不能发起现行。
       坦然自在,于这些境界不住,不住不是咱们平时人说的“我不去住于这样的境界”,没这回事的,而根本不会发起这样的心,他想住也根本发不起个心,而不是说他压着不发这个心,而是根本就没这个心,所以就坦然自在。
       即是了了见也。这里还有一个境界就是什么呢?即相而离相。咱们前人说的,哪怕发现山河大地石头树木都是自己,证到这个境界,一般人在这种境界的时候呢,定中的时候呢,他在这种境界呢,他会怎么样?认为这些境界就是自己的身体啊,他会执着于这一点,也就是说他是即相而住相的。那么诸佛也证到这个境界,但这些境界又束缚不了他,他随时都可以摆脱这种境界。咱们用身体来作比喻,咱们这个身体,咱们也是有专注心的——咱们一般人都有这种专注的,因为建立在逻辑思维上的专注也是专注——因为这是一种执着,所以他就认为这个身体是自己,他是即相而住相,跟刚才他认为石头是自己的一样,他会认为那石头就是自己,然后住于那个石头,别人把那石头踢一脚,他马上就发起嗔恨心。和我们现在住于这个身体一样,别人是把我们的身体打了一耳光,别人把我们的身体打了一下,他马上就会说,你怎么打我?他认为这个身体是自己。别人打一耳光,马上就会反弹,像跳蚤一样马上就跳起来了。所以这个就是......

       咱们还说刚才那一个吧,就是那个了了见,也就是说即相而离相。就像这个身体一样,一般人是执着于身体是自己,他和他的身体也是能所双亡的,但是呢,他不可能很轻松摆脱这个身体。而诸佛的那种境界,他不使用这个身体的时候,瞬间的,他用而无用,他用不是我们平时人那种用,不一个概念。

       下面是,无有知者,为自性无形,指的是相想,没那种相想。
       然后,本无分别,本无分别不能认为他不知道,他知道那种境界,知道那种善恶的境界,但是呢他不会发起那种喜欢的心、厌恶的心。比如说你恭维他,你对诸佛说,“哎呀,我信你啊,我虔诚的信你啊”,诸佛不会因为说你信他,所以他就高兴啊。你给他戴高帽子他就高兴,他就特别的关照你,没有这回事的。也不会因为那个人把佛像砸了,把佛像烧了,那个人拿着佛像去,冬天冷了去烤火,然后他就升起嗔恨心,没这回事的,同样是没这回事。但他并不是不知道这种相,他知道这种相,但他不会发起这样的心,所以是名无有知者。
       下面是,无不知者,无不知就是什么?“能善分别诸法相”,于一切境界清清楚楚。
       于无分别体中,于无分别体是什么?如来藏状态。
       具有恒沙之用,也就是一切的妙用。
       能分别一切,也就是对一切的境界清清楚楚,你恭维他他也知道,你把像烧了他也知道。
       即无事不知,是名无不知者。也就是对这一切都知道,是名无不知者,你看这话说的。

       咱们再仔细看一下,“无有知者,为自性无形,本无分别”,本无分别,这里的分别指什么?就是平时那种分别见,就是平时那种沾染,喜欢啦厌恶啦等等沾染。“是名无有知者;”不知本无分别,住于这种境界,所以,无有知,这个知就是沾染,所以无有知。“无不知者”,一切境界都知道,无不知者。“于无分别体中”,就是湛然的住于如来藏状态,“具有恒沙之用”,对一切境界清清楚楚。“能分别一切,即无事不知,是名无不知者。”也就是说,能善分别出法相,前面的那一个是于第一义而不动。所以你看这样的话说得是非常的好。

       般若无知,般若无知,不是说傻瓜一样不知道,而是怎么样,不发起现行。
       无事不知;一切都清清楚楚,无事不知,就是能善分别诸法相。
       般若无见,这个见指什么?能见与所见,也就是同样能发起现行,能见和所见,对立的见。
       无事不见。一切清清楚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