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生代太极名家的干货分享,收藏着边练边悟吧!

 宗放 2016-07-13


导读



太极拳的前景


1

太极拳适合全国推广


随着生活经济等各方面条件越来越好,健康在农村也越来越受重视。而太极拳作为一种古老的独具魅力的有氧运动,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都格外受欢迎。太极拳是雅俗共赏的运动,既是阳春白雪,也很接地气,适合在全国各地推广。


2 

太极拳可以很时尚


大多数城市人,在家坐沙发,上楼坐电梯,出门离不开车,上班总坐在电脑前,或者沉迷手机,这样的机械式生活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身心,使许多人年纪轻轻就遭遇健康危机。如今亚健康状态普遍存在于都市青年男女中。太极拳作为一种修养身心的运动,既古老,又时尚。如今在健身房内兴起的太极热,也说明太极拳早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未来前景广阔。


3

练太极,是一种生活方式


太极拳简单易学、运动柔缓、无需特定器材、练拳场地几乎不受限制,特别适合中老年人练习。不仅如此,也有助于建立中老年人的社交圈。年轻人追韩剧、看好莱坞大片,许多老人却根本看不懂,他们喜欢的是像《地道战》、《木兰从军》等之类的传统作品,这些构成了老一辈人的精神世界,太极拳也是如此。现在有不少独生子女家庭,因为家里老人多,子女负担很重,另一方面老人们由于缺少陪伴也很孤独,而太极拳可以给予他们一种集养生与娱乐为一体的生活方式。


4

太极拳,谁练谁享福


太极拳是老少皆宜的运动。享清福不只是老人的特权,孩子们常为过重的学业叫苦不迭,年轻人的工作压力几乎无处不在,中青年人大多上有老下有小,都需要充满正能量的娱乐放松,而这正是太极拳可以带来的。


太极是万象


练的是拳,静的是心,

悟的是理,养的是气;


1

练的是拳


拳是武术,技击是其灵魂。太极拳发明之初还处于冷兵器时代,武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是旧社会武人谋生和扬名立万的重要手段。加之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因此需要太极拳这样高超的防身术。而到今天,除了少数专业太极人士,太极拳的技击功能,更多成为辅助人们养生的重要手段。


2

悟的是理


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阴阳平衡贯穿于一切事物。既是运动中前后、上下、左右、内外的平衡,也是日常饮食作息的平衡。在企业管理中也讲究阴阳平衡,很多智慧的企业家都懂得软硬兼施,刚柔并济。


3

静的是心


现在社会压力大,像在北京,车贵房贵生活贵,多数人总为生存焦虑不停,安静的环境又很少。高楼大厦间,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挤挤攘攘;工作中随时需要谨慎处理好各种各样的关系;家庭中需要承担各种责任。在纷繁社会中,很多人都想静心思虑,却很少有人能深入思考。几乎人人都会遭受浮躁的侵袭。而内外双修的太极,则是这个社会正需要的一剂镇定剂。


4

养的是气


中医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练太极,可以增强免疫力,疏通经络,使周身气血畅行无阻。由于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对包括炎症、骨质疏松等三十多种慢性病都具有很好的康复作用。太极拳的医学功能,已为现代临床医学实验所证实。不过要想具有理想的辅治效果,正确练习是关键。



练拳的三种动机


1

求功夫


这一点多为年轻人所追求。追求功夫有追求功夫的练法,与纯粹的养生运动有所不同。

2

为养生


养生更多是中老年人的追求,不过现在许多80后、90后受亚健康困扰,养生生活越来越年轻化。太极养生讲究养气,养气讲究周身上下的通畅。上工治未病,不仅中老年人,年轻人也要保养。平时应特别注意练养结合。


3

满足好奇心


这类人很聪明,对太极拳是什么很感兴趣,非要刨根问题,具有学术精神。但容易患上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的毛病


对号入座,你主要属于哪一类练习者?


太极拳的傻练与悟练


太极拳最好是悟练,一天傻练二三十遍是笨办法,不但可能练不好,还可能适得其反,练出毛病。练太极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没必要给自己设限,应像欣赏风景一样,看着心旷神怡,自发的想要打一趟,这样既轻松愉悦,效果也很好。


打拳到一定阶段,原来的那些招法就不重要了,这是境界提高了。


练太极自然是第一守则


师爷陈小旺说练太极第一守则是自然。


何为自然,就是化为本能的东西,就是返归人的天性。想想一年四季自然的变迁,你夏天穿羽绒服,频频熬夜,这就是违反自然。练太极就是让你培养新的自然习惯,这需要时间。我们可以不假思索使用筷子吃饭,没使用过的老外却很不习惯,等他们长期拿筷子吃饭,也就会习惯成自然。

太极拳的自然有一个看似纠结的要求,即一方面要从矛盾中寻找自然,另一方面又从自然中寻找矛盾。

从矛盾中寻找自然,是要从看似对立的状态中找到一种适宜的舒适状态,既不丢也不顶,既不紧张也不松懈,做人也是这个道理。从自然中寻找矛盾同样必不可少。发现身上的矛盾,也是在寻找自身存在的错误和不自然状态,正如从成功中寻找不足之处,从失败中寻找经验教训一样。


学拳三段论


太极运动,非圆即弧。初学者应先划大圈,继而中圈,最后则归于无圈,这是太极拳的高阶,技击上具有达到打人只在呼吸之间的效果,正符合拳谚讲“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的追求。这一口气就是内家拳的高等境界,也是太极养生的根本所在。但为了达到这种境界,需要合乎循序渐进的自然之道。具体可分三阶段:


1

学规矩


太极拳的手眼身法步是基本的规矩,比如虚灵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沉胯,圆档扣膝、五指贴地等。这是盘架子的阶段,相当于拳论上讲的“招熟”阶段。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练好太极,绝对少不了这一条。


2

守规矩


这个阶段要把太极拳的规矩方圆融化在筋骨血肉里,使新的运动习惯成为自然,就好像是肌肉自己记住似的。一般能达到这个阶段就很不错了,浮躁的现代人往往没有时间大量练习,也吃不了这个苦,所以完全合乎太极规矩的人很少。从养生角度看,也不是完全必要的。


3

破规矩


当能够随心所欲地运用规矩练拳时,就不用刻意遵循原来的规矩了。就像陈式太极大师陈发科,练到最后自己创编了新架一路二路。而创编拳的基础仍然不脱离太极拳的本质,这相当于拳论讲的“神乎规矩”,这时规矩还是那个规矩,但已能运用自如,超越原来的条条框框。在精神上,则已达到孔子“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高超境界。


身心平衡自养生


太极拳强调随遇平衡,养生的核心也在平衡。修身,其实就是身心的安稳和平衡。技击最厉害的是散手,也就是散打。塔戈学校里的学生天天练这种功夫,你真想学技击,这样的地方很适合你。但这种艰辛的练法对人体是一种损伤,尤其对于练习者的后半生。而太极拳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以静制动、先礼后兵,这是一个太极者基本的武德。它追求无过不及,从容中道,是儒道文化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载体。这是一种强调身心大局观的养生,起初通过具体招法来强身健体,最终则能达到以德润身的目的,此时内外仍不离乎“平衡”二字。


周身无处不缠丝


不要把太极拳缠丝劲想得太复杂。缠丝劲是一种螺旋上升运动,就像钻头一样旋转,劲力很大,双手根本握不住。缠丝又分为顺缠和逆缠,运动时遵循顺合逆开的规律。这种螺旋运动最终导向“一静无有不静,一动无有不动”的整体运动。这也是太极养生的显著特点,不仅是对诸如脊柱、腰、内脏等人体重要部位的锻炼,也使身体的细小部位得到锻炼。


练太极,修炼身体的自控能力


人身上有206块骨头,有肩、肘、膝等七大关节。不练太极时,我们往往自以为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比如要喝水,你伸手去拿杯子就可以了,哪想到还有什么讲究。然而当你开始练太极后,你会发现,你原来的用力方式是笨拙的,费劲的。你本来想松,却松不下来。特别是人体七大关节,它们就像野兽一样,没有一番严厉的训练,不会乖乖听你的话。所以练太极,也是一个对身体进行驯化,让其服从心灵支配的过程。要达到驯化身体的目的,意念特别重要。无论太极拳哪一个动作,都贯穿着一个理念,即意在动先。当意念对于身体的运动已经达到不用任何思考,自然而然就能做到时,也就可以做到意气力相合了,进而有助于实现天人合一的彻悟阶段。


千招易得,一劲难求


太极拳要练出劲可说是最难的一个阶段。正所谓千招易得,一劲难求。这是太极操与太极拳本质区别。而太极劲也分很多种,最基本的有八种劲法,分别是掤劲、捋劲、挤劲、按劲、采劲、挒劲、肘劲、靠劲。它们形式虽有差别,但都在建立在整劲(也称内劲)的基础上。练太极者无不希望自己能够练出内劲,但实际上出劲的人并不多,出现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基本功不够。而在基本功扎实后,还要娴熟掌握套路动作,后期才会练出弹抖劲来。


太极拳的核心在丹田


练拳以腰为轴,以丹田为核心。气沉丹田,松腰很关键,命门后撑则是松腰的基本方法要点。而腰要松透,还离不开松胯。太极拳腰胯是不分家的。



练拳伤膝盖的四种原因注意了!


1

没有热身


练拳前没有热身或热身不够。练拳前一般应热身5~15分钟。


2

凉水擦膝盖


打拳后长期用凉水擦洗膝盖,使得毛细血孔张大,湿气进入膝盖内,易患上风湿病,此外,打拳过程中,不应开空调,否则也容易患上风湿病,


3

方向不对


膝盖没有对准脚尖,上下骨节是拧着的,长期磨损,不伤才怪;这是练习者常犯的错误,所以练拳应将膝盖与脚尖调至同一个方向。


4

跪膝


跪膝,也就是膝盖出脚尖,使得膝盖承受上身重量过大而受损。打拳时要注意,膝关节受力不能大于胯关节。

松、静、沉、稳各有别


静不静在于心(心如镜湖,致虚极守静笃!);

松不松在于意(大脑中枢神经意念放松);

沉不沉在于气(胸气下沉,避免横气填胸。将姿势动作做到位了,就能沉心静气);

稳不稳在于跟(找力沉脚跟的感觉,同时做到五指贴地,脚掌不外翻也不内卷。注意五脚趾和脚踝的放松)。




高中低架,哪架好?


拳走低架很上镜,观赏性强,对增强下盘力量很有效,但不可急于走低架。否则,把握不好,不仅不利于上半身的放松,还容易伤膝盖。初学者应从高架着手,等下盘力量足够后,可进而走中架,最后才是低架。如果是年轻人,多练些低架也无妨,中老年人则应多练中高架。


其实,无论是高架、中架、低架,都不是最重要的。练拳最重要的是放松和自然,初学者应牢记这点。


点睛说明


太极拳是前辈先贤的经验总结,与生活紧密相关,本身并不玄乎,也没有那么复杂。不过学拳路上,难免出错,毕竟谁没犯过错?即使是大师,也未必都对,因此练拳也要有质疑精神。明师的意义,在于向你指出正确的打拳方式,而关键还是要你自己去体悟。

任明明老师精彩视频


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