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 艾青松医生:小柴胡汤加味治疗经期感冒伴头痛

 陈鑫医生图书馆 2016-07-14


患者:刘某

性别:

年龄:41岁

主诉:感冒头痛,反复低热三月余。

患者自述三月前偶遇风寒,出现鼻塞,流清涕,发热等症状,在医院经输液治疗好转。但过几天又出现头痛、纳差、乏力。又在外输液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有好转,但总觉不适,遇经期加重。后断续发作,断续治疗三月余。自觉身体每况愈下,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刻诊:双寸脉略浮数,尺脉沉细,舌质淡,舌苔薄,水滑略腻,体温37.9度,两侧头痛明显,鼻塞流涕,乏力,咽红,病容貌。经问诊,三个月前那次感冒正值月经期。

辨证:少阳本经症

处方:小柴胡汤加味

方组:柴胡4包  大枣1包  半夏2包

   生姜2包  党参2包  炙甘草2包

   黄芩2包  天麻1包  川穹1包

 生石膏3包

剂量:5剂

服法:每日一剂,分三次温服。

效果:十天后复诊,眉开眼笑,一扫阴霾。自述效果很好,所有症状全部消失,好久没有这么开心了。又上方去天麻、川穹、生石膏,开小柴胡汤原方5剂巩固。

医生感悟:经期感冒,法不对方,缠绵难愈。不可下,不可攻,只可和。静脉输液更是寒上加寒。明其理,法简单。遵古训,为今用。大道简,仲景方。


小柴胡汤:

方歌:柴胡八两少阳凭,枣十二枚夏半升,三两姜参芩与草,去渣重煎有奇能。胸烦不呕除夏参,蒌实一枚应加煮;若渴除夏加人参,合前四两五钱与,蒌根清热且生津,再加四两功更钜。腹中痛者除黄芩,芍加三两对君语;胁下痞硬大枣除,牡蛎四两应生杵;心下若悸尿不长,除芩加茯四两侣;外有微热除人参,加桂三两汗休阻;咳除参枣并生姜,加入干姜二两许,五味半升法宜加,温肺散寒力莫御。

相关条文:(1)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2)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3)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4)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5)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6)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7)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8)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

(9)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10)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11)伤寒差已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

                   


通   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