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躲过十年里的22万件食安事件?!

 育儿百科大全 2016-07-15


最近发布的《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5)》指出,从2005年至2014年十年间,在我国一共发生了227386件食品安全事件,在2011年达到了历史峰值,那一年一共发生了38513起,算起来每天要发生100多起!这个数据即便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国家来说也是太巨大了!

在这份报告中指出,肉与肉制品、蔬菜与蔬菜制品、酒类、水果与水果制品、饮料是发生食安事件最多的地方。国家面对这种状况,近年来虽然加大了各种监管的力度,但是作为普通百姓来说,如何能够在食安事件的泥沼中独善其身,不成为或减少成为受害者的一员呢?

作为一个学习食品工程专业出身,曾经在食品加工行业里面从事质量管理的人来说,分享一些心得给大家。

第一,对于原材料而言,尽量购买当地产的应季食物,使之成为食谱的主角。

从健康和营养的角度来说,当地的应季食物最适合身体的需求,但是现在社会物流特别发达,种植技术逐步提高,使得南北食物、不同季节的食物经常混淆上市,虽然丰富了人们的餐桌,使得北方人可以在冬天吃上香蕉、樱桃和草莓,但是这种食材里面人为的因素,大于自然的因素,蕴含着巨大的种植、生产、物流风险,你多掏出去的银子,或许买来的不是健康,而是更大的风险。据统计,在食安事件中,31.24%是因为不规范食用添加剂引发的。 所以,减少反季食材、减少购买外地食材是,降低食安事件出现的关键,当然并不意味着一点也不可以吃,一个月偶尔吃一次,量也不大,既可以调节口味,也可以满足欲望。 

第二,对于城市消费者来说,畜禽肉,尽量选择大厂家、大商超。



城市中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挤压了周边种养殖的土地,也会污染更多的土地、河流环境, 所以通常畜禽肉的养殖和加工都是集中有若干个大型食品加工厂来说进行,相对来说,原料来源、加工、物流、分销过程,有据可循,有法可依,生产过程无论从软件管理,还是基础设施来说都是非常完备的,几乎所有大型食品生产厂的基础设施和基础设施,乃至管理过程,都是按照出口食品的标准来进行的,生产环境的干净程度,与药物生产环境相媲美,安全性相对于农户散养的来说,要高一些。



当然,对于现在流行的农夫集市这种类型,我也是比较推崇的,因为在这类的市场中,人们能够活下去完全凭借的是个人的诚信 。

第三,  不能绝对依赖政府、厂家和商家。

虽然我推荐大家去正规的商超购买食材,尽量选购大品牌的食材,但是并不意味着我真的决定完全依赖他们。

原因有两条,第一,现代社会中,食物的流通范围扩大,加工制品的数量增多,因此加工环节增多,流通链条较长, 不能够保证所有人、每个环节、每件食材都存在绝对的安全, 据统计,60.16%的食安事件发生在食品生产与加工环节。通常产品在出厂前,只有金属检验这个环节是必须每件食物必做,除此之外的理化检验指标都是抽检,超市作为进货的一方来说,向厂商索要的检验报告也是以每批的抽检报告作为备案的,并不具备事前的检验能力。

第二,国内的质量控制在产前,企业食安事件的违规成本较低 。其实我国政府对于食品生产厂从建设到监管,不能说是不严格,基本上所以的大型生产厂从图纸到建成,运营,都是围绕着食品安全进行的,即便是生产高标准的出口商品也是可以的,但是很多时候,质量控制的标准会因为出口商品和内销商品的不同而出现不同,通常出口商品的标准很高,而内销食品的价格会降低些,这里固然会有产品售价的因素在其中,更重要的是一旦出口的商品出现问题,企业会面临严重的索赔,影响今后的销售,而国内监管的力度相对来说不足,企业犯错的成本较低,企业从员工到管理层面对的精神压力也不同,所以出错的概率就会更高,举个极端的例子来说,一旦企业发现有一批食物虽然过了保质期,但是 不影响食用,那么一旦领导下令更改包装,重新打印生产日期,继续上市销售,这个环节除了厂家自己,国家是丝毫不会察觉的,除非国家在这个厂家的库房安装了24小时的摄像头,安排专人进行监看,但是这个的管理成本奇大无比,目前根本不可能实施。

但是我之所以推荐正规厂家和商超,最无奈的原因就是,一旦出了问题,索赔相对容易,能够找到人来赔偿损失,好比三鹿事件,虽然你遭受了伤害,起码国家会介入,要知道还有很多人喝了不知名的小厂家奶粉,还是索赔无门。

第四,贵的不一定绝对安全,但是便宜的却风险陡增。



从中国整体的消费环境来说,价格仍然是决定购买行为的最重要的因素,但是质量控制是依赖于高成本的,从原料采购、加工、分销,都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加之几乎所有原料成本都在攀升, 同行业竞争特别激烈,企业的生存空间都在逐渐压缩。拿最简单的啤酒来说,原料啤酒花的价格从2012年到2013年,价格从每吨两万余元,涨到将近十万元,而啤酒价格谁见过增长了5倍呢?!只能通过略微涨价,加之降低每瓶的容量,来求得一席生存的空间。所以奉劝那些以价格便宜为唯一衡量标准的人来说,衣服买个高仿不会危及生命,或许会起到很好的性价比效果,但是对于入口的食物来说,面对诱人的价格一定要谨慎!

第五,选购预包装食品其实选择的是诚信



食品标签上会标记配料、营养成分,这标签是企业制作,国家进行监管。曾经有武汉某县的工商局对市面上的食品标签进行抽检,不合格的占50%以上,存在添加了某种添加剂,但是标签并未标识的现象。

抽检的监管方法显然不能解决全部的食安问题,我个人认为,口碑也是一种方法。除了人们之间的口耳相传,类似网购的评价机制也是不错的选择,虽然也有雇水军做假评论的现象,但是评论多看看也能看出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虽然政府监管和人们的口碑可以为我们选择食物做出一定的安全保障,但是究其根源,在如此商业流通的大时代里面,企业管理的行业自律是决定食安事件的根源所在。

第六,提高个人甄别食品好坏的能力

靠人不如靠自己,网络的发达,使得我们了解了更多食安事件,也学习了更多的食品知识,加上我们之前在食安的吃亏经历,都会帮助我们在今后的柴米油盐日子中,快速、准确地找到安全的食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