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卦拳转掌浅谈

 隐士的书屋 2016-07-17

八卦拳转掌浅谈

孙氏八卦拳乃武学拳艺中极精妙之学,其学极深,其用极妙,技击至高之艺也。闻之我辈中唯董岳山、陈垣、驼五爷能得其大要宏旨。以我所亲身接触者,同辈中唯黄万祥师兄之身法略得其要。

孙氏八卦拳最基本的式子即转掌,亦称太极式,以后由此式演化为两仪式,即单换掌,四象式,即双换掌,及八卦八形即:狮、麟、蛇、鹞、龙、熊、凤、猴八形八掌,为八卦正掌,即定掌也,以后依易理相互演化,成为变掌,最后再以穿掌神而化之。孙剑云老师说,此拳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人在其中以感天地之道,故能得天地运行演化之理,即太极也,亦即八卦演化之理也。

所谓上合于天,天体为圆,运行不息,伸缩鼓荡,变化莫测,故以走圈为基本形式,以合其天,但其步法非转圈一种形式,于走圈中其运行轨迹又有无穷之变化,如天罡步、飞九宫等,亦皆对应于天体演化之相互关系,手法、身法、周身之劲有一气伸缩鼓荡之变化,然皆要合乎八卦变化之理,方能感于天、入于神化。

所谓下合于地,地实为方,两足关系要符合勾股三角、弧矢铉切之理,形意拳三体式之义含于其中,圆中寓方,动中求静,动静合一,天地人相合。周身整劲起钻落翻如钢丝弹簧球合于步式,并将72暗腿以及擒拿、点穴、摔法等融入其中。其相互联络演化皆与易理相合,故能层出不穷,应变自然。

入门之径即八卦拳之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即八形),以后练变掌、穿掌等皆以先后天八卦相合之理身体力行逐步深入,于内修,得八卦拳之真劲,于外用,得八卦拳变化精微之道。孙禄堂先生指出八卦拳属天,即变化莫测之意也。此变化莫测并非仅仅是指步法、身法、技法等,包括劲势,其劲变化莫测,其势倏忽万端,犹如天网恢恢,常未接触对手,即令对手屈服之。诚如孙存周先生所云:此拳极变化之能事,有莫测其由之慨。此为孙氏八卦拳之性质。然其基础,乃无极式和太极式(即转掌)。所以,孙氏八卦拳要练出其味道,必须在无极式和太极式(转掌)上下足功夫。

如何转掌?孙禄堂先生在《八卦拳学》中有详细要求。这里无须赘述。

今天的人习拳多不能甘于简朴,对于基础的功夫不能深入。其结果如张烈师兄所说,如看书之翻目录。一式之义都没有真正掌握。

昔日前人习拳,仅太极一式(转掌),一练数月,每日至少转两个时辰。转到周身如电,才算功成。张兆麒师兄讲,孙振川先生从你身边一过,相互并未接触,甚至双方四目未接,已使对手精神悚然而不能敌。此乃转掌功深所致。张兆麒师兄自己就体会过,亦见有试艺者如此拜倒在孙振川先生脚下。当年擂台骄子曹晏海先生与孙振川先生试艺时,亦曾如此拜服于孙振川先生。同样齐公博先生亦曾以转掌令天津众拳师惊服而放弃比试。

反观今日习八卦掌者,转掌时毫无劲势可言,甚至摇摇晃晃,自我陶醉,其实已远离正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