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必吃!香港十大街头小吃

 真友书屋 2016-07-18


香港注册有3420间小食店或小吃摊,供应的绝顶美食怕是世界上其他地方找不到的。


这么多的摊位和小食,这10种一定要吃!




1、老婆饼

老婆饼是圆形的,外层是一层酥皮,里面有冬瓜制成的馅料。老婆饼的由来有一些有趣的故事:相传有一对夫妻非常恩爱,但是生活贫困。丈夫的父亲患病无钱医治,于是妻子就卖身为奴筹钱给公公治病。丈夫为了挣钱赎回妻子就发明了这种饼,并以妻子命名。



钵仔糕。图:shumei_there / flickr

 

2.钵仔糕

这是一种巴掌大小的布丁甜品,相当于香港的纸杯蛋糕。由于经常盛放在小瓷碗里,因而得名“钵仔”。钵仔糕是由大米、红豆,加白糖或红糖蒸制而成,口感黏糯有嚼劲。



白糖糕。图:Wikicommons

 

3. 白糖糕

白糖糕由白糖和糯米粉制成。这种传统小吃可追溯到明朝,当时一个商贩原本想制作松糕,结果偶然制成了这种颜色清亮、口感滋润、质地松软的糕点。与常见的圆形糕点不同,这种糕点通常制作成方形或三角形售卖。



糖葱饼。图:karendotcom127 / flickr

 

4. 糖葱饼

街头小贩将糖葱饼装在透明的金属盒子里现做现卖:油煎薄饼里裹上糖片、椰子碎、麦芽糖和芝麻。一口咬下去,椰子的味道喷薄而出,口感强烈。



芝麻卷。图:Wikicommons

 

5. 芝麻卷

不难猜到,芝麻卷是将黑芝麻糊制成薄片烤干再冷冻而成。芝麻片卷成芝麻卷,很像摄影的菲林。这种凉爽的美食非常适合夏季享用。



街头小贩售卖叮叮糖。图:Wikicommons

 

6.叮叮糖

这种糖起源于香港。街头小贩把坚硬的麦芽糖打碎成小块卖给客人,敲麦芽糖的时候发出“叮叮”的声音,这种糖由此而得名。传统的叮叮糖有芝麻味和姜糖味。如今,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口味,增添了如草莓、巧克力等新口味。



煎酿三宝。图:David Bote? Estrada / flickr

 

7.煎酿三宝

煎酿三宝常与鱼丸、烧卖一起售卖,隔着一个街区都能闻到这种油炸食品的味道。三宝指的是菜椒、茄子和豆腐,里面塞上鱼肉然后油炸。饥肠辘辘的食客还可以挑选蘑菇、苦瓜、香肠。


8.生菜鱼肉

您大概听说过碗仔翅,但是您尝过碗仔翅的姐妹款吗?这款小吃于六十到八十年代常见于香港街头,它的做法简单:生菜切碎,鱼肉切片做汤,加芝麻油和胡椒粉调味。碗仔翅和生菜鱼肉不知道吃哪个好?那就混合进食。许多小摊都将这两种汤羹混合在一起,卖给想同时品尝两种美食的食客们。



炸大肠。图:David Bote? Estrada / flickr


9.炸大肠

请注意:猪大肠实际上是中国菜系中一种常见的食材。所以,如果您想说“恶心”的话,一定要慎重哟,免得遭人白眼。在香港,经常能看到有人从小吃摊买了一串炸大肠拿在手里。当然,猪大肠在油炸之前一定会清洗干净的,炸大肠外面酥脆,里面软嫩多汁。



香港的小吃摊售卖猪生肠。图:Xavier Ng

 

10.生肠

有没有在街头见过像猪大肠一样的卷曲橘色的东西?想知道那是什么吗?这种色泽明亮的小吃实际上是猪子宫以及输卵管(倒吸一口凉气吧)。生肠通常在卤水中腌制,然后配芥末、海鲜酱食用,有嚼劲。


这么多小食,一定要一样一样慢慢吃个遍!




本文章由HK Magazine授权转载,特此鸣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