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起初也找事,后来没事了(三)------- 赵文竹

 西有必去 2016-07-21

孔子起初也找事,后来没事了(三)------- 赵文竹

孔子自己讲,他是五十知天命的,知天命有两层意思,就世间人的理解,那就是知道自己究竟是个干什么的了,用一个好听的词是知道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就孔子的境界看,他讲的肯定不限于这个层面。第二个层面就深了,那是要完成真正生命的超越,证悟到自我和万法一体不二,我命即是天命,证到天人合一。只有证到天人合一的人才能被称为圣人,否则充其量是个怪人——加了竖心的圣人。圣人是无心人,圣人以百姓心为心,以万法万物为心。这个天人合一的天命,是否真正证到也还大有讲究,有究竟位和相似位的区别。究竟位要证到空性才行,八识都转了,才能决定无伪地了知万法皆空、万法心生、心境不二、天人合一的生命真相。老子还在第七识上打转,还没有认识真正的空性,还在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的境界中,如果第八识也打破了,才能证入本来无一物的境界,恍兮惚兮也没有了。本来无一物的见地,还不算真正的明心见性,这一点要弄清楚,不能混淆,也不能人云亦云。罗汉证到了本来无一物,但只是小乘极果,不算圆满的觉悟。那么孔子的悟是在哪个层面呢?他还在第六意识的层面,所以他讲教化。道家讲点化,佛家讲度化,不一样的。释迦牟尼讲,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有差别的,尽管很微细,但毕竟有差别。都说见性,孔子说的是人性,老子说的是神性,罗汉说的是无性,释迦说的是佛性,不一样的。有人说啦,不是佛说诸佛圣人乃至众生此性相同吗?你赵文竹怎么说不同呢?告诉你吧,尽管圣人和凡夫此性平等,这个平等的佛性只有佛才能证到悟到的,我们凡夫只是学说而已,不同果位的圣贤证悟到的是不同的层面。就我们时下逐名逐利混吃混喝的芸芸众生来说,很多人连人性的概念也很模糊的,他们更多的是鬼性甚至兽性,否则人们就不会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了。听起来难听,事实是这样。孔子是讲人性的,因此,三字经才说性相近,没说性相同。孔子为什么要讲人性,就是由于很多人把人性都忘了。儒家讲做人,说教就可以了;道家讲升天,光说教就不行了,还要修炼;佛家要出离三界轮回,光靠说教肯定不行,非死心塌地真修实证不可。

孔子是世间的圣人,还不是出世间的圣人。他的法适合在世间应用,对其它五道众生就管不着了,他也不想管。人问他死后如何,他说不知生焉知死,你就好好做人吧,别问这些事,人做好了,死也死不到坏处去。于是有人就说孔子大概是个唯物主义者吧,净瞎猜,孔子不是唯物主义者,也不是唯心主义者,他立足于人间,却又对天地神明无比地敬畏,他讲敬神如神在。不语怪力乱神,并不是否认怪力乱神的现象,在他眼里,那些怪力——奇奇怪怪的特异功能、乱神——莫名其妙神神道道的灵异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更不值得崇拜迷信,因此他置若罔闻,闭口不谈,孔子这一点是很高明的,崇拜怪力乱神,必堕落于魔鬼妖狐之道,下一辈子人是做不成了。可孔子主张事死如事生,尤其对先祖亡灵那是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怠慢欺瞒的,可见孔子不是唯物主义者。

有人要设问啦,你老赵说孔子是世间圣人,只重说教不重修证,不见得吧?你看儒家经典《大学》开宗明义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有得”,这不是强调修证是什么?和佛法打坐修行有什么区别?别着急,听老赵慢慢说。和前边说的性和性有区别一个道理,这个止,止到什么程度;这个定,定到什么层面;这个静,静到什么境界;这个安,安到什么状态;这个虑,虑到什么深度;这个得,得到什么果位,这里有差别的。为什么孔子的说法和佛教的说法很相似呢?这不奇怪,佛法是后来翻译过来的,有些词汇借用了儒家的词汇,意思相近但还是不一样。佛法是出世法,更彻底,就说这打坐修定吧,佛家的禅定境界还有两个字很微妙,一个是寻,一个是伺,这个寻有寻找的意思,是比较浅的定,是一种细致微妙的观察和推究,思维活动并没有完全止息,也可以叫思维修,如理地思维。由这种轻清的思维过渡到更深的定境,这就是伺——呆着,待着,照着,但不起思维,不加任何分别,却又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无明昏沉,惺惺寂寂,寂寂惺惺。用参话头来比较,这个寻就相当于参话头,这个能念的是谁?能观的是谁?能疼的是谁?还有细微的念头活动,这个伺则是进入看话头的层面,看着,照着,明明历历却又不起一念。孔子的定显然还是世间定,没有超越寻的层面,那个定也只是一种初禅轻安的境界,静虑,静静地思虑,细致地观察,然后——噢!又明白了一个道理,这就是孔子的得。这是一种专注,世间的大专家,大学者,大哲学家都是用的这个功夫,思辨的功夫。这种思辨功夫是突不破世间限制的,因为它是六根的作用,不离第六意识境界。


孔子弘扬的是世间法。出世间法是永恒不变的,世间法是要随时流变的,是权宜之教。就拿孔子最重要的孝道来说,在孔子这里没有六道轮回和前生后世之说,是他没有悟到还是故意不说暂且不论,总之孔子是只注重今生的,在他的眼里,生命的延续是通过子孙的延续来达成的,没有子孙就意味着命绝了,因此他后来的儒学提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这个提法有一个很大的弊病,他生活的那个时代还好办,反正人口很稀,可以多娶房室,多多生育,这个样子还生不出男孩只能惭愧自己没有德行了。可如今就很不好办,如果还这样提倡,这个世界人口就成灾了。如今我国讲计划生育,这样一来很多人好像都没法达成孝道了,这是很让人困惑和悲观的事情。如果人们一定要生儿子,那就必然和国家政策产生冲突,也和儒家忠君的理念相违背了。而在这个问题上释迦牟尼的法就没有任何弊病,佛说众生一体不二,在无始的生死轮回中,任何一个生命都曾做过你的父母,也都曾做过你的子孙,于是只要你把一切先生于你的众生都视作自己的父母,平等恭敬,把一切后生于你的众生都视作自己的子孙,平等呵护,那这个孝就行的无量无边了,这个慈也行的无量无边了,与你自己是否有子孙没有关系。不管社会怎么变化,这都不会成为问题。

当然了,自古圣意难解,圣人设教,有权有实,就孔子的行径言论,若按佛家来划分,是典型的权教菩萨,随众生机,宣方便法。这就像一位博导,面对一大批孩子,他能讲相对论么?极高明而道中庸,最玄妙而显平常,这是大圣人的风范。小老赵之所以在这里斗胆品头论足,说长道短,也是借此彰显一些道理,申明一种见地,毕竟这世上还有一些上根利智的人,要舍权究实,超越人生,成佛做祖,有些道理掰不清还是不行的。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