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课堂】IUVS/OCT:隐藏在病变深处的秘密(上)

 我属龙的 2016-07-21


本公共号由协和医学院博士创建,与志同道合青年医生共同打造!旨在普及医学知识,传播健康理念!追求卓越,铸造精品



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都很高,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约350万人,约占总死亡原因的43%。主要疾病死因中“心血管病”超过肿瘤,居各种疾病之首。我国每天心血管病死亡9590人,估计每小时心血管病死亡400人,每10秒钟心血管病死亡1人(也就是说当你看完这一段的时候,会有1个人因心血管病离开人世)。

临床工作中可以看到很多人对心血管疾病认识存在诸多误区,以至于耽误治疗遗憾终生,甚至失去生命,令人心痛。关注健康,关爱家人,首先要走出认识的误区。
常见的心血管病认识和治疗的致命误区主要包括以下十个方面。

一、只有老年人才得心血管病  

错!我国心血管病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目前年轻人中高血压患者普遍增多,甚至还有十几岁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同时30岁左右青年人突发肌梗死的报道并不罕见,这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的重视(详情可点击文末视频母子俩先后突发心肌梗死)。这与现代社会节奏的快、生活压力大密切相关;还有很多中青年人体重增加、运动少、饮酒、吸烟、熬夜、高盐高脂肪食物摄入等均不同程度提高了心血管病的发病率

另外,年轻人猝死率也有增高趋势,年轻人猝死绝大多数都是心源性猝死,其中最被年轻人忽视就是感冒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具体细节另外详谈)。过度劳累是诱发因素。要记住没有心脏病史并不意味着不会得心脏病。
二、没有症状就不用治疗
大错特错!首先要明确人体出现症状是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警告性信号,在提醒你身体出现了“异样”,需要你要采取措施消灭这个“异样”。

就像痛觉,它是机体的一种用来保护自己的防御反应,如果没有痛觉,后果难以想象。同样道理,如果高血压平时没有任何症状,而对其不管不问,后果极其严重;长期血压偏高会导致脑出血、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重要器官损害。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无症状不治疗”而最后出现严重心肾并发症的患者,其中很多中青年人,确实令人惋惜。所以高血压又被称为“无形的杀手”。
大约50%的早期高血压病人没有任何症状,这是由于个体差异性造成的,有的人对高血压不敏感。所以规律体检,按照医嘱治疗很关键。
三、急性心肌梗死保守治疗好


之所以存在这个观点,一方面是老年人认识上有局限性,另一方面患者或其家属很大程度上受网络谣言的影响;曾经一篇《可怕的心脏支架,让我们重新认识缺德手术》在朋友圈疯传,相信很多人对此都有印象,现在原文链接已经打不开了,别的转载还能打开,但被微信标记为“谣言”。遗憾的是仍有很多人对此“谣言”深信不疑!



长期以来,国内国际的各种指南都明确了微创介入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不可撼动的地位。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我们认为治疗的最佳手段,还是让一些患者“心存疑虑”,他们认为医生们越是强烈建议,越是表明医生有 “不可告人”的目的!急性心肌梗死时,在最短的时间内打通血管减少心肌坏死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病人将来生活质量,正可谓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PS:最新的研究发现在某些情况下心肌细胞可再生,但目前仅处于研究阶段,临床中很难实现。
可是总有一些患者或家属,无论我们如何苦口婆心的劝说,他们都是如此的冷静和固执的坚持“保守治疗”,有的为此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很大程度上就是认识的误区和谣言导致的悲剧!
他们宁可相信偏方治疗癌症,也不相信支架能救命!值得深思!
四、 放上支架就万事大吉


绝大部分的患者支架手术后症状迅速消失,甚至恢复了体力活动。很多人认为放上支架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这是极其错误的认识,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是局限的,支架仅仅是解决了狭窄最重的血管或者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犯罪血管”,其他部位的冠状动脉硬化、狭窄同样存在,病变有可能会继续发展,而且停用药物增加支架内血栓、再狭窄的风险!所以良好的生活的习惯和药物治疗是所有冠心病治疗的基石。


冠心病的系统治疗是全方位的,它还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的治疗。所以放上支架仍然需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规律的服药。
需要额外强调的是,国人在疾病的认识上存在“重治疗,轻预防”的误区,很多医生也不例外,造就了现在的“重治轻防,越治越忙”的状态!健康生活方式是一切药物治疗的基础,也是预防疾病的重中之重。减少疾病发生的最佳方式就是预防,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调查显示,要达到同样健康标准,所需的预防投入与治疗费、抢救费比例为 1:8.5:100也就是说如果再预防上投入1元,治疗就可少花8.5元,并节约100元抢救费!更何况改变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不需要任何费用的!
五、血压控制的目标值是低于140/90毫米汞柱  


对于大部分些患者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是合适的,但对于患有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患者,血压水平应低于130/80毫米汞柱。当然这还要考虑年龄的因素,有研究认为对于高龄高血压患者而言,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个体因素、所患疾病、各个器官的功能情况,一般降压标准可放宽到150/90mmHg以下。所以具体数值要遵医嘱,不能一概而论。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权威推荐

心梗微电影----母子俩先后突发心肌梗死


视频中解放军总医院的英雄们

感谢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区中医医院心内科张军主任对本文的指导,感谢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章明医生提供素材,感谢火箭总医院心内科靳志涛主治医师、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黄丽红主治医师的帮助和大力支持!



大医精诚           悬壶济世



有感于网络上良莠不齐的医学知识,害人不浅的健康谣言,一群志同道合的、满腔热血的青年医生们聚在一起创建此公共号,旨在普及医学知识,传播健康理念。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因公共号留言的特殊性和局限性,不能有效反馈留言;应很多“粉丝”强烈要求,试运行“良医济世之心血管群”,范围主要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常见病、多发病咨询。

郑重提醒:
1.此群不定期发布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权威、专业健康知识,免受谣言所困、所害,同时提供免费健康咨询,但不负责预约挂号。
2.医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特殊性,网络咨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任何网络健康咨询都无法替代正规医院的系统诊疗!
3.我们多是利用自己的零散时间或休息时间义务为大家回答问题,所以可能不能马上答复,请见谅;

4.请不要在群内闲聊,禁止一切网络推销和广告,一经发现,一律踢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