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术部门设置好了,产品质量也就有保障了

 博奥99 2016-07-22

      “管理有常理、无常法”,企业的产品、规模、生产方式等方面的条件不同技术部门设置的模式也不一样,不存在一个最好的、固定的模式。


  一、技术部门的设置原则:


  技术部门的设置虽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也应注意以下一些原则。


  1.因事设职与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

  1)组织设立首先应考虑“事事有人做”,而不是“人人有事做”。多余的人员要清除。

  2)组织设立在保证“事事有人做”的同时,还要保证“有能力的人有机会去做他真正胜任的工作”。


  2.责、权、利一致的原则

  责、权、利必须一致,否则会出现以下问题:

  1)权小责大,管理者不能完成职责,不能发挥其创意。

  2)权大责小,造成权力的滥用。

  3)责大利小,不能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

  4)责小利大,意味着风险小,收益大,势必造成员工对企业的工作挑三拣四。


  3.一个上级的原则

  一个员工的直接上司必须只有一人,不可一人要向好几个上司直接负责。不允许“多头领导”现象。

  正常情况下不允许越级命令,但允许越级检查。


  4.既无重叠,又无空白的原则

  1)职能部门的职能互不重叠(无重叠)。

  “一事无二管”主要指时间上不重叠和范围上不重叠。

  “政出多门”是管理的大忌。

  2)职能部门的职能互相衔接(无空自)。

  企业运转所需要的一切职能都有相应的部门负责,不能留下任何空自。

  3)企业内不能有两个职能相同或类似的部门。

  将同性质或联系紧密的工作合在一起,并确保职能部门的负荷要适当。

  4)有关部门之间职能的衔接需要清楚地界定。


  5.执行部门与监督部门分离的原则

  品管部应具有一定独立性,不应成为生产部门的直接下属单位。


  6.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适当的原则

  (1)管理层次

  管理层次是指逐层委托而形成的从最高主管到底层工作人员之间的层次。

  公司负责人与基层管理部门之间的管理层数应该保持在最少程度。

  最影响利润、声誉的部门经理应该直接向公司负责人报告。

  一个中型工厂,管理层次通常以6一8层较为常见。


  (2)管理幅度

  管理幅度是指直接有效地指挥、监督下属的人数。

  管理幅度小则3一6人,大则10一50人。

  一般情况下,高层的管理幅度约3一6人,中层约5一9人,低层约7-巧人。

  在作业复杂的车间,一个组长对巧个左右的人员保持控制。在作业简单的车间,一个组长能控制50个人或更多的人。


  二、几种技术部门的设置形式


  1.按职能划分部门

  按职能划分部门是一种普遍的组织形式,比较适合于产品品种少或规模不

  大的企业,如图1-1、图1-2所示

图1-1 较大企业技术部门的设置形式


图1-2 较小企业技术部门的设置形式


  2.按产品划分部门

  对于产品品种较多的企业来说,可以采用按产品划分部门的形式。很多情况下,可以综合使用各种划分部门的形式,如图1-3所示。

图1-3 技术部门设置形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