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肌骨篇(贰) 3 骨组织的形成基本过程1)骨形成的两种方式: A.膜内成骨:由间充质细胞先分化为胚性结缔组织膜,再在此膜内形成骨。 顶骨、额骨、锁骨等扁骨由此方式成骨。 B.软骨内成骨:由间充质细胞先分化为透明软骨雏形,随着人体不断生长发育,软骨逐渐被骨组织取代。四肢骨、躯干骨、颅底骨由此方式成骨。 2)骨组织: 由大量钙化的细胞外基质、骨原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组成。骨细胞最多,位于骨基质内,余3种细胞位于骨组织边缘。 3)骨基质: A.有机成分:类骨质:占35%,主要是胶原纤维,以及少量无定形基质。 钙化后转变为坚硬的骨基质。 B.无机成分:占65%,主要为羟磷灰石结晶。 4)骨结构:包括骨外膜、骨内膜、骨板、骨单位; A.骨外膜:分内外两层,均为结缔组织,外层致密,胶原纤维粗大而致密;内层疏松,含有骨原细胞,小血管和神经丰富。 B.骨内膜:薄层结缔组织,附于骨髓腔面、骨小梁表面、中央管,穿通管内面。 骨膜的功能:营养、保护骨组织,并参与骨的正常生长、改建和修复。 C.骨板:由胶原纤维平行排列成层,并与骨盐及无定形基质粘合而成,是骨基质的结构形式。分内环骨板、外环骨板和间骨板。 D.骨单位:即哈佛斯系统,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中轴为纵行中央管(哈佛管),周围为中心圆排列的多层环状骨板(哈佛骨板),内有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