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在中国画里很少看到海 ?

 pgl147258 2016-07-23

在中国画的历程中很少涉及到海的题材,而反观西方国家,对于大海有相当多的描绘,而且对海的刻画也较为细腻,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山水画在这方面区别于于其它国家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文化的传承不足。中国古代沿海地区文化不发达,而内陆文人又很难有机会看到大海,所以大海入画的很少。其实何止山水画,细心的人可以发现:除了像曹操这种借大海来表达心中抱负外的少数政治家,你甚至看到关于海的古诗词就寥寥甚微。哪怕到现代,好多内陆省份的人还没看见过大海?在海禁到连大航海时代都错过的我大天朝,自有大好的山河等你来画,又怎么会想起大海来呢?

为何在中国画里很少看到海

第二:文化的表达方式不同。如果让古人画海,他会有两个问题:“那有啥好画?”和“你让我怎么画?”。《林泉高致》中提到山水的格局: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中国山水画多取意,而非画景。讲究的是曲径通幽、小桥人家、轻罗小扇的情感表达,空荡荡的海有什么好画的?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是一个”适意“的生活,我又没有一统天下的理想,只想过过休闲的生活罢了。此外中国画以表现线条为主, 而不擅长表现丰富的色彩,因为国画颜料不支持复杂精准的调色, 大海的美在于丰富的色彩, 所以我们能在西方油画中经常看到海的题材。

为何在中国画里很少看到海

第三:文化的捆绑载体不同。西方画海就是,光影之精妙,人物之生动。中国画讲究“留白”,大面积带颜色的都直接空着不画。不光海,你随便找几张中国画,很少有整个画面都被图满颜色的,比如画湖水、画池塘,会通过鱼、荷花、小船以大面积的留白来体现水面。山水画材料和技术所限,更擅表现静淡雅,越少笔墨越干净。对于寥寥几笔还表现不出的东西,用四个字形容就是“越描越黑”。用通常山水画的技法是很难画好海的。更重要的是传统国画是个画法与题材捆绑固定的画种, 山水 、人物 、 花鸟与大海都不太沾边,就如同你将一条小舟搬到大海中是多么的不协调一样。所以也没有形成固定的画法,所以画的人少。

如是我们在中国的山水画中看到的是这种情况:

董源的水是这样的:

为何在中国画里很少看到海

巨然的水是这样的

为何在中国画里很少看到海

马远的画

为何在中国画里很少看到海

西人风景,纯粹写生,画法之精, 真实写照

古人山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天人合一

不知各种看官又怎么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