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经笔记之阴阳基本内容条文集解1-1》

 野之老 2016-07-25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1.《黄帝内经太素》曰: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注曰:地之浊气上升,与阳气合为云;天之清气上降,与阴气合为雨也。曰:雨出地,气出天,注曰:雨是地之阴气,上升得阳为雨;气是天之阳气,下降得阴为气。,雾。编者按:此二句《素问》、《甲乙经》均作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注“雾”字后,疑脱“也”字。
2.《类经-阴阳类-一》曰: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注曰:此下言阴阳精气之升降,以见天人一理也。天地者,阴阳之形体也。云雨者,天地之精气也。阴在下者为精,精者水也,精升则化为气,云因雨而出也;阳在上者为气,气者云也,气降则化为精,雨由云而生也。自下而上者,地交于天也,故地气上为云,又曰云出天气;自上而下者,天交于地也,故天气下为雨,又曰雨出地气。六微旨大论:“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可见天地之升降者,谓之云雨;人身之升降者,谓之精气。天人一理,此其为最也。气水同类详义,有按在后第四章,所当参阅。

3.《素问注证发微-卷一》注曰:故积阳为天,则阳气之至清者为天也;积阴为地,则阴气之至浊者为地也。然地虽在下,而阴中之阳者升,故其上也为云,(《张子正蒙》云:阴为阳得,则飘扬为云而升。)天虽在上,而阳中之阴者降,故其下也为雨(《正蒙》云:阳为阴素,则相持为雨而降。)由云而后有雨,则雨虽天降,而实本之地气所升之云也,故雨出地气。由雨之降,而后有云之升,则云虽地升,而实本之天气所降之雨也,故云出天气。夫阴阳升降,唯一气以为合一之妙者如此。

4.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二》曰: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注曰:此承上文而言,阴阳之位,各有上下。而阴阳之气,上下相交,然后云行雨施而化生万物也。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虽在下,而地气上升为云;天虽在上,而天气下降为雨。夫由云而后有雨,是雨虽天降,而实本地气所升之云,故雨出地气;由雨之降,而后有云之升,是云虽地升,而实本天气所降之雨,故云出天气。此阴阳交互之道也,而人亦应之。此篇言天地之阴阳。与人之阴阳相合。是以一节言天地阴阳水火。一节言清浊脏腑精形。以天人相间而言也。

5.《列子-天瑞篇》云:“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易纬-乾凿度》同);《淮南子-天文训》曰:“清阳者薄靡(若尘埃飞扬之类)而为天,浊阴者凝滞而为地。”

5.今解:“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即上文“积阳为天,积阴为地”;这里的天气和地气,也就是阴阳之气。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本句以自然云雨变化这一“阴阳升降”的现象为例,来说明阴阳的对立互根、升降消长及在运动中相互转化,以促使事物发展变化的道理。地面的水气因天空阳气的蒸发而上腾为云,故称“云出天气”;云在天气的作用下成为雨,但它还是地面水气上升之后进一步演变而来的,所以说“雨出地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