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求助:关于QRS波群终末部顿挫

 str08 2016-07-26
请问 如图 多导联QRS波群,尤其是终末部 顿挫 有意义吗?
患者年轻女性,心肌炎?
邀请讨论
有料回复(2)

shanyangchen

铁杆站友

,专家体检科

该图的QRS时间应该没有0.12秒,室壁激动时间也没有大于0.05秒,完全似乎不够条件。其终末部分顿挫,但无明显增宽,不符合右束支阻滞,应该考虑终末传导延缓。具体是左或右束支阻滞,还是终末传导延缓(向量图诊断),有待进行向量图诊断。
有关终末传导延缓知识:以往在心电图诊断时,出现各导联QRS终末相对增宽,时限大于0.04秒,就认为是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这是不准确的,部分患者是属于终末传导延缓的范畴。其次,终末传导延缓也可以合并在心室肥大或束支传导的心电图中,单从心电图无法鉴别。
终末传导延缓的向量-诊断要点:1、三个平面QRS环终末部泪点密集(传导延缓),持续30-40mS,一般出现在除极50到60ms以后,指向右后上或右后下,QRS时限、振幅均在正常范围。但复极的T向量与终末传导延缓向量方向相反。2、额面QRS环呈三角形或蝶形,终末部泪点密集持续30-40ms,指向右上者(右上型),QRS环呈逆钟向运行及假性电轴左偏,指向右下者(右下型),呈顺钟向转运行及假性电轴右偏。
终末传导延缓的意义:终末传导延缓,系指基底部传导速度减慢。正常状态下,心室基底部是心室最后除极的部分,而肺动脉圆錐部又是心底部最后除极部位。一些人该处除极延缓,除与该部位蒲氏纤维分布稀少外,还可能与局部心肌细胞生理性退化、纤维化有关,随着年龄增长而明显。终末传导延缓原则上属于传导障碍的范畴,但由于心室基底部机械收缩本身对心室的血流动力学并无重要价值,所以终末传导延缓本身无特殊意义!
  • 2010-01-14

doubter

铁杆站友

,消化内科

心电图是个左束支阻滞,各种束支阻滞的QRS波都有可能出现顿挫,这也算是诊断阻滞的一个标准。其它方面,则这个学问很大,呵呵,记得JONSEFSEN的一篇宽QRS心动过速诊断的文章里就提到某些顿挫对诊断某些室速的特异性很大。
记得老板当时问过我个问题,呵呵,就是顿挫,切迹,缺蚀有啥区别,嘻嘻,自己搞不懂还翻了书,你也自己去翻哈嘛,呵呵。
  • 2010-01-13
全部回复(12)按投票 | 按时间

doubter

铁杆站友

,消化内科

心电图是个左束支阻滞,各种束支阻滞的QRS波都有可能出现顿挫,这也算是诊断阻滞的一个标准。其它方面,则这个学问很大,呵呵,记得JONSEFSEN的一篇宽QRS心动过速诊断的文章里就提到某些顿挫对诊断某些室速的特异性很大。
记得老板当时问过我个问题,呵呵,就是顿挫,切迹,缺蚀有啥区别,嘻嘻,自己搞不懂还翻了书,你也自己去翻哈嘛,呵呵。
  • 2010-01-13

shanyangchen

铁杆站友

,专家体检科

该图的QRS时间应该没有0.12秒,室壁激动时间也没有大于0.05秒,完全似乎不够条件。其终末部分顿挫,但无明显增宽,不符合右束支阻滞,应该考虑终末传导延缓。具体是左或右束支阻滞,还是终末传导延缓(向量图诊断),有待进行向量图诊断。
有关终末传导延缓知识:以往在心电图诊断时,出现各导联QRS终末相对增宽,时限大于0.04秒,就认为是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这是不准确的,部分患者是属于终末传导延缓的范畴。其次,终末传导延缓也可以合并在心室肥大或束支传导的心电图中,单从心电图无法鉴别。
终末传导延缓的向量-诊断要点:1、三个平面QRS环终末部泪点密集(传导延缓),持续30-40mS,一般出现在除极50到60ms以后,指向右后上或右后下,QRS时限、振幅均在正常范围。但复极的T向量与终末传导延缓向量方向相反。2、额面QRS环呈三角形或蝶形,终末部泪点密集持续30-40ms,指向右上者(右上型),QRS环呈逆钟向运行及假性电轴左偏,指向右下者(右下型),呈顺钟向转运行及假性电轴右偏。
终末传导延缓的意义:终末传导延缓,系指基底部传导速度减慢。正常状态下,心室基底部是心室最后除极的部分,而肺动脉圆錐部又是心底部最后除极部位。一些人该处除极延缓,除与该部位蒲氏纤维分布稀少外,还可能与局部心肌细胞生理性退化、纤维化有关,随着年龄增长而明显。终末传导延缓原则上属于传导障碍的范畴,但由于心室基底部机械收缩本身对心室的血流动力学并无重要价值,所以终末传导延缓本身无特殊意义!
  • 2010-01-14

Eisenmenger

铁杆站友

缺血型J波?
  • 2010-01-15

一生无忌

丁香园荣誉版主

昨晚遇到阳光,就这份心电图向阳光请教了一下,呵呵,没能达成一致意见。下边我简单说一下我的看法。

这份心电图在QRS波的终末部确实能看见一个切迹,但左或右束支阻滞都算不上,至于终末部传导延缓,也算不上。我个人意见是以上三者都不考虑。

Eisenmenger和阳光都考虑到了J波的问题。对于J波我一般理解为振幅要大于0.2mv,时间要长于20ms,所以,这里它也算不上。最多可以算个J点吧。

既然说到振幅,就不能不说到基线。这幅图给我的印象是所有导联的PR段及ST段的起始部分都压低,尤其以PR段明显,更尤其是P波振幅较高的导联明显,比如III导,avF导联,V1导联(因为正常情况下V1的P波振幅较低,所以此图中V1P波振幅还算是偏高的),V4-V6导联,压低的PR段与ST段构成了一个较为光滑的弧形。如果我们将TP段做为基线延长,我们会发现那个切迹正好在TP段的延长线上(有特例,后边再说),尤其以III,avF明显。

如图,我取的是avF导联,红线为基线,绿箭所指为切点,基线以下的蓝圈部分我考虑为Ta波,也即为心房复极波。我个人意见认为是心房复极波向量使基线整体偏移,致使PR段压低,QRS波整体下移(如右胸导联出现 r 波但却未能高过基线),ST段起始部下移(ST段的起始向量也参与了蓝圈的后半部分向量)。正是Ta波与QRS波的向量方向相反,构成了那个切迹,它应该看作是从PR段到后边的ST段整体压低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单独的顿挫。

Ta波一般在P波较高的导联明显,这一点此图也符合。Ta波一般多出现于平板运动实验中,此时心率较快,P波振幅也常有所增加,Ta波也较突出。这份心电图处于什么情况没有告诉,但注意到她的心率已经接近150次/分了,也就是说生理上的情况与运动实验已经颇为相似了。

有关Ta波各种专著都语焉不详,包括黄宛老前辈的《临床心电图学》和郭大侠的《心电图学》,都只有那么短短的一段话。

最后,阳光质疑既然P波较高的导联Ta波也较明显,那么II和III导联P波差不多,但III导联的那个切迹却尤为突出,如果是Ta波,为什么差别那么大?为什么II导联的切迹要低于TP段的延长线?我也回答不出,所以以上仅为个人推测。
  • 2010-01-24

XUEXI12345

铁杆站友

,功能检查科

心率增快时,心房复极Ta向量增大,可延伸至ST段,形成J点型ST段下移。PR段向下延伸和ST段、T波升肢相连形成假想的抛物线。如下图示:蓝色曲线,自认为是很漂亮的盆状曲线,呵呵。心率快,PR下移,支持Ta波。
又见图示:红色箭头示J点上抬,似乎不符合Ta波的诊断。
J点某些情况下,如早期复极综合征时,V3、V4可以出现J点后ST段凹面向上抬高;洋地黄作用或中毒时,可见J点后ST段下移,J点偏移基线的情况还见于心包炎、心肌炎急性期、心肌缺血、束支阻滞等。
对J波的理解,虽然其大小、时间尚无定论。个人支持无忌版主的意见。
J波的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频率依赖性,频率越慢J波越明显,运动后原来明显的J波可以变低或消失。

个人考虑J点可能性大
建议心律慢时再录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查
下图左图摘自郭大侠的心概念心电图,右图是我截取的楼主所给图的aVF导联
  • 2010-01-24

1dingxiang

入门站友

上图:
  • 2010-01-25

1dingxiang

入门站友

另外,心律慢了,但顿挫似乎减轻了,但位置并无明显变化。

这样,顿挫处该算J点?J波?还是QRS的一部分?算早期复极?但似乎没有st段的抬高啊
  • 2010-01-28

doubter

铁杆站友

,消化内科

前面的自己说错了 嘻嘻
P波高,2,3,avf正avr负,v1双向,还是窦性心动过速可能
qrs波115ms左右 最后的25-30ms为顿挫 最后激动的向量为向后向下(靠3导),还是考虑心室传导延迟,最后的激动有些许延迟。
J波,由Ito离子流(外向整入钾离子流)导致,为复极,故应在QRS波后,如果考虑,则1导s波(最后30ms)应为ST段,这个有些牵强,J波为J点后,即ST段的穹窿改变,这个还是有些不太像。另外,如上述,心率慢可以鉴别。
心房复极波,心电图形态上好像多是影响ST段,而非QRS波,室上速时,P波也隐在QRS内不可见,没有影响QRS波,故P波的复极波理应不影响到QRS。

肯能因以往心肌却有些损伤,造成室内传导延缓,故出现。
  • 2010-01-29

1dingxiang

入门站友

那和 碎裂QRS波群(fragmented QRS complex,fQRS) 指的是一回事吗?有区别吗?
  • 2010-02-0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