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大千《夏山欲雨图》

 雨林修养馆 2016-08-03



张大千 夏山欲雨图 纽约苏富比2013 成交价82.1万美元

20世纪50年代末,张大千与毕加索会晤后,坚定了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创新的理念,开始大面积运用积墨、破墨、积色、破色等方法,将传统山水中没骨、泼墨和大、小青绿山水的技法综合运用,并吸收了西方抽象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元素,开创了化线为面、墨色相融、工写兼施、没骨写意的泼墨泼彩。这种中西结合的全新画风,使山水作品之画面趋向苍浑渊穆、气势磅礴而宏大雄奇,极大地丰富并拓展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风格特点和审美格局,成功开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泼墨泼彩方法。
虽然张大千多次坦言,其泼墨泼彩源于中国古法,对人们臆测其受西方抽象派影响予以否定。但张大千早期留学日本,初步掌握色彩规律及运用,深受日本的浮世绘版画的影响。侨居海外30余年,游历欧美,赴罗马观摩西方画作,并与大师毕加索会晤交流,客观上接触了大量的西画。其作品所呈现的抽象、半抽象之美,有来自域外绘画因素的影响。张大千曾说,“作画根本无中西之分”,“中西绘画理论上是相通的……中画与西画应无太大的距离与分别。”众所周知,中西绘画在造型语言上的不同主要在于中国绘画以水墨线条为主,而西画以色彩块面为主。一个墨,一个色,一个线,一个面,这也是张大千泼墨泼彩前后的最大区别。不管张大千有意或无意,色彩块面这种造型语言不可避免地在他的意识中形成一种印象,而这种印象在张大千构思自己的艺术风貌时,必然产生作用。而20世纪60年代是张大千的泼墨泼彩最极致的时候,也是西方抽象艺术迈向“最低极限主义”的时候,艺术风气的感染,同样不可能不产生作用。加之大千先生海外侨居时,频繁地在世界各地开办画展,广泛了解现代抽象艺术,亲身接触各国艺术的特色。此外,海外的绘画市场,对他的创作也起着重要的导航作用,促使他形成具时代感的自我风格。尽管张大千民族传统观念深厚,但文学艺术作品本来就有潜移默化的神力。所以,在张大千的泼墨泼彩画里,就自觉不自觉地融入了“西方的韵味”。
款识:乙巳(1965)之夏,爰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