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做饭的人就是全家人的“营养师”,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一些做饭时的习惯,竟是危害我们身体健康的源头! 甚至一些习惯性的节约行为,会让癌症找上全家人!接下来让我们多了解,并将这些不健康的习惯,都改一改吧。 食盐中的氯化钠,会让肉的蛋白质凝固,过早的放盐,不仅影响口感,还对人体对蛋白质的摄取。因此正确的放盐时间非常重要! 国家高级烹调技师张政、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营养系主任彭景,教你正确的放盐时间: 清蒸菜先放盐; 炒菜在烹调中放盐;炖菜7、8分熟时放盐; 凉菜和汤,在食用前放盐。 二、不刷锅就炒 这个习惯是很多人的通用生活习惯之一。刚炒过青菜,没啥油,锅也是干净的,接着再放点油接着炒其他的菜,这样既省钱也省油,一举两得。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夏朋滨营养师指出,看似干净的锅表面会附着油脂和食物残渣,再次高温加热时,可能产生苯并芘等致癌物。 而且在不刷锅再接着炒菜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本在锅里残余的菜很容易烧焦,这也存在一定的致癌隐患。 应对方法 勤刷锅,不偷懒。建议大家不要舍掉刷锅这一步骤,不管是为了健康还是菜色! 油锅冒烟的时候,油温往往已经达到200℃以上,此时才把菜下锅的话,产生的致癌物会增加患癌风险。 这种条件下,蔬菜中的很多营养素被破坏,而且油本身所含有的脂溶性维生素也受到破坏,降低了油的营养价值。 营养师建议 在烹饪过程中,最好是热锅冷油,油在高温状态下产生的反式脂肪酸对人体是有害的。 ★ 面 ★:裹层面糊再煎炸 炸丸子、炸鱼、煎牛排等,煎炸这类食物时,肉类的蛋白质经过高温可产生致癌物。 想减少致癌物产生,可在原料外裹一层厚度适中的面糊(可用淀粉、蛋清混合)再下油锅煎炸。 面糊可起到隔离作用,不让肉类直接在高温的油里加热,最大程度减少致癌物产生。 ★ 醋 ★:多放醋 在烹饪过程减少致癌因素,还要尽量保存食物中的维生素C,达到这个一举两得的目的,应该怎么做呢? 建议您在炒菜时,多加点醋,因为醋可避免蔬菜中维生素C丢失;而维生素C可阻断亚硝基化合物(一种可导致消化道癌症的物质)的形成。 另外,减少食物中维生素C丢失,最好别倒掉炒菜时的菜汁。 ★ 蒜 ★:出锅前拌蒜泥 蒜泥中的硫化物和大蒜素有很好的抗癌抗氧化作用,但是不耐高温,所以出锅前放才有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