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西于是便形如竖琴:桑巴民族穿越500年的诗歌之旅

 茂林之家 2016-08-07

我的先辈去寻找白银

白银却变成印第安人。

我的先辈去寻找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却变成黄金。

我的先辈去寻找黄金

黄金却变成土地。

我的先辈去寻找土地

土地却变成边界。

我的先辈颇感好奇,

就去勾画边界:

巴西于是便形如竖琴。

——《变态》卡西亚诺·里卡尔多·莱·特

这首短诗就是巴西人口中的祖国形成过程,略过了苦难却依然沉重,命途多舛又充满轻盈的诗性。似乎也可以作为巴西性格的代表。

明天一早,里约奥运会就要开幕啦~虽然目前的巴西似乎被闹剧缠身,丢钥匙啊马桶堵了啊都不算事儿,当街枪战和抢劫、盗窃也层出不穷,奥运之旅变成了一场“里约大冒险”。然而这一切都不能打倒生来乐天的桑巴民族,他们还是乐呵呵地准备好了烟花、火炬,盛大的夜趴以及盖住嘘声的音乐。对难民和变性人的关注,让我们这些等着看笑话的围观者自惭形秽。

正如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迪亚斯所说的那样:

深夜里我独自一人苦思冥想,

欲寻得更多快乐是在故乡,

我的故乡有棕榈,

歌鸫鸟在林中歌唱。

一群热爱家乡的可爱的人们,总不会让我们失望的,世界杯是这样,奥运会也会是这样吧。在此之前,凤凰文化想带你穿越500年,一起回顾桑巴民族的诗歌之旅。

巴西于是便形如竖琴:桑巴民族穿越500年的诗歌之旅

巴西诗歌起源

1500年,一只由13艘船只组成的葡萄牙船队,奉命远航。一个月后,船员们发现了一片陆地,他们在此停留考察,并与当地土著人进行初次接触。自此巴西沦为葡萄牙殖民地。

随着一批批葡萄牙殖民者的涌入,耶稣会传教士也开始来到巴西。为了向葡萄牙殖民者和土著印第安人传播教义,他们创办教会学校,进行宗教宣传,写出了许多布道词和带有传教色彩的诗歌与戏剧。这些便成为巴西文学的起源。

巴西于是便形如竖琴:桑巴民族穿越500年的诗歌之旅

巴西的第一次弥撒(1500)

巴罗克时期

1581年至1640年,葡萄牙作家贡戈拉夸饰主义文风的影响,巴罗克-贡戈拉派诗歌在葡萄牙文坛上风靡一时。这种文风自然也波及到作为葡萄牙殖民地的巴西。1601年,出生于伯南布哥州的本托特谢拉(1561?—1618?)所创作的史诗《拟声》一书在葡萄牙里斯本出版,标志着巴西文学进入巴罗克时期。

这一时期最重要的诗人当属格雷戈里奥·德·马托斯·格拉。马托斯写过一些优秀的爱情诗和抒情诗,晚年也写过一些宗教诗,然而其成就最高的作品是讽刺诗。他目光锐利,且不肯趋炎附势,所写的讽刺诗充满战斗性,犹如一把把匕首,无情地刺向当时的社会,诗人因此而被称为“地狱的嘴巴”。

《对那时巴伊亚市的描绘》

每个地方总有一位高官,

想要管辖我们的茅屋和葡萄园;

他们不会管理自家的厨房,

却居然能治理整个天下。

每家门口总有一个耳目经常光顾,

对男女邻居的生活进行

询问、偷听、窥视、打探,

目的在于带他们去广场受难。

许多不知羞耻的黑白混血儿

被带到大人先生们的脚前,

一切无赖的勾当都握在他们手里边。

市场上盘剥重利令人吃惊,

凡逃脱不开的人都极为贫穷,

这就是巴伊亚市的情景。

这一时期的另一位代表诗人是曼努埃尔·贝特略·德·奥里维拉(1636-1711)。他最优秀的创作是一些描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在这些作品中,人们已经可以看到正在形成的美洲本土主义的某些色彩。

巴西于是便形如竖琴:桑巴民族穿越500年的诗歌之旅

巴西图皮南巴人(16世纪)

阿卡迪亚时期

18世纪,一些在葡萄牙接受高等教育的殷实人家子弟,受欧洲及葡萄牙的阿卡迪亚派(亦称新古典主义)诗歌的影响,对希腊和罗马的古典文学以及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极为推崇。

他们主张诗歌要简洁明快和通畅流利,反对17世纪流行于巴西宫廷的巴罗克一贡戈拉夸饰主义诗歌。这些被称为“米纳斯吉拉斯州派”的诗人在接受欧洲及葡萄牙文学影响的同时,又把土著印第安人和巴西的自然景色作为题材写进他们的作品,在以神话为题材的诗歌和田园诗中染上了美洲本土主义色彩,从而使巴西文学出现了独立倾向,巴西民族文学自此开始破土萌生。

克拉乌迪奥·曼努埃尔·达·科斯塔(1929-1789)是“米纳斯吉拉斯州派”最富有才华的诗人之一,是把阿卡迪亚派诗歌引入巴西的第一位。他是由巴罗克风格转向阿卡迪亚派诗歌的一位诗人。下面是他的一首警告岩石爱情是不可抗拒的十四行诗:

高耸的岩石筑成大自然,

那便是我出生的摇篮。

在如此坚石中间成长的人,

却生就一个脆弱的胸膛,一颗温柔的心!

爱情战胜了猛虎,

随之又将我俘获,

向我的心灵宣告一场罕见的战争,

而我的城堡却不够坚固。

尽管我深知危害所在,

却缘于我意志欠坚,

从而无法逃脱盲目的欺骗。

你们,炫耀自己坚硬的岩石,

害怕吧!发抖吧!因为哪里抵抗越甚,

专制的爱情就越向哪里进攻。

巴西于是便形如竖琴:桑巴民族穿越500年的诗歌之旅

托马斯·安东尼奥·贡萨加 画像

托马斯·安东尼奥·贡萨加(1744-1810)也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代表诗人。在他年逾40岁时爱上了17岁的少女玛丽娅·多罗特拉,热恋的激情使他开始写起爱情抒情诗来:

我的心上人呀,

你的美丽要胜过那

洁白的百合

绽开的玫瑰。

正当二人要结婚时,贡萨加被捕入狱。在此期间,他继续从事诗歌创作。后分别于1792年和1799年出版了抒情长诗《迪尔塞乌的玛丽莉娅》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玛丽莉娅,你不会看到成群的俘虏

或从湍急河流内的圩田内,

或从埋有矿藏的大山里,

挖取碎石和肥沃的土壤。

你不会看到那灵巧的黑人

把粗沙从沉重的矿石上剥离,

在淘金器的底部

金粒已经闪烁出光辉。

你不会看到他们砍倒原始的荆棘丛,

烧毁那依然幼嫩的树林,

用肥沃的灰烬当作肥料,

把谷粒撒进坑中。

你不会看到他们把芳香的干烟叶

卷成黑色的圆捆,

也不会看到他们在转动的齿轮中

榨出甘甜的蔗汁。

你看到的会是宽大的书桌上

高高堆满的一份份诉讼卷宗,

你会看到我翻阅一本本厚书

对一个个案件作出裁定。

在我查找资料的时候

你高兴地将我陪伴,

阅读着睿智的历史

还有那诗句中的歌。

你会高声朗诵那美丽的形象,

看到你给予的公正赞美

我会重新埋头阅读

那令人乏味的卷宗。

假如你看到有个美女受到赞颂,

玛丽莉娅,你不必嫉妒她的好运,

因为也有人永远

把你的美丽记在心间

巴西于是便形如竖琴:桑巴民族穿越500年的诗歌之旅

巴西利奥·达·加马(1741-1795)不仅是“米纳斯吉拉斯州派”最优秀的诗人之一,而且也是整个18世纪巴西最杰出的一位诗人。给他带来最大声誉的乃是1769年他在里斯本完成的史诗《乌拉圭》。

《乌拉圭》一书记述了乌拉圭战争,讴歌了葡萄牙人戈麦斯·德·安德拉德的业绩,同时也讴歌了印第安武士的英雄气概,把讥讽的矛头指向耶稣会教士,将他们视为葡萄牙的敌人和蒙蔽印第安人的骗子。

巴西于是便形如竖琴:桑巴民族穿越500年的诗歌之旅

乌拉圭战争油画

该诗第二章对战争场面有着具体描写:蒙得维的亚总督开枪打伤了印第安武士塞佩,然后策马飞驰到他的身边,诗人接着写道:

总督高喊“:不投降就让你死亡。”

高傲的印第安人没有作声,

却弯弓将箭射出

想结束总督的性命。

因为失手箭儿稍有偏离,

紧擦着总督的面颊飞速而去。

西班牙人不想拖延最后的胜利,

怒气冲冲地将枪举起

朝着对方胸膛扣动了扳机。

距离太近,子弹可怕地毁坏了

那已解除了武装的身躯。

可以看到,断裂的肋骨里面

内脏在不停抽搐。塞佩三次

想从地面上站起,又三次倒地,

冰冷的死神在他双目中游动

阴影和沉重的困倦遮盖了他的眼睛

巴西利奥·达·加马有着抒情诗人的气质和丰富的想像力,优美而感人的诗句在这部作品中俯拾即是,其中最为动人的一节是对林多娅之死的描写。

爱神曾栖息过的眼睛

而今却笼罩着死亡的阴影,

她的嘴巴,多少次面对无情的风和天空

讲述过她许许多多的不幸

而今却默不作声,

苍白的面孔依然保留着

难以名状的痛苦和悲戚,

纵然是铁石心肠也会动情,

死亡在她的脸上竟是这等美丽!

巴西于是便形如竖琴:桑巴民族穿越500年的诗歌之旅

巴西独立运动

浪漫主义时期

巴西浪漫主义诗歌经历了三个阶段,产生了三代具有不同特点的浪漫主义诗人。

第一代主要的浪漫主义诗人

巴西独立初期,其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激烈动荡。无论是巴西浪漫主义诗歌的开拓者贡萨尔维斯·德·马加良埃斯的宗教诗歌,还是巴西第一代浪漫主义最杰出的诗人安东尼奥·贡萨尔维斯·迪亚斯(1823-1864) 歌颂美洲大陆和以印第安人为题材的诗歌,都带有反葡爱国的色彩,体现了巴西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

在迪亚斯的诗歌里洋溢着对祖国深沉的爱,特别是当他远离故土时,这种感情就更为强烈,1843年他在旅居葡萄牙时所创作的脍炙人口的名篇《流放之歌》就是一个明证:

我的故乡有棕榈,

歌鸫鸟在林中歌唱,

这里婉转啼鸣的小鸟,

与我故乡的鸟儿唱得两样。

我们的天空星星更密,

我们的田野鲜花更多,

我们的森林更具有生命,

我们的生活更富有爱情。

我的故乡美丽无比,

这种美丽在此地难以寻觅,

上帝啊请不要让我在这里死去,

使我不能返回我的故乡,

不能享受在这里的土地上

我无法寻觅到的无穷乐趣,

也看不到有歌鸫鸟欢歌的

那一片片的棕榈。

巴西于是便形如竖琴:桑巴民族穿越500年的诗歌之旅

贡萨尔维斯·迪亚斯

贡萨尔维斯·迪亚斯遭遇过许多不幸,贫困辍学,疾病缠身,爱情失意。爱情的失意与不幸,使他的爱情抒情诗中不乏抱憾与绝望的色彩。《再道一声再见》被誉为用葡萄牙语创作的最优秀的爱情抒情诗之一,共有18个小节,全诗是这样开头的:

我终于见到了你! 我终于可以

拜倒在你的脚下,对你说,

我从未停止过对你的爱恋,

虽然因此我不知忍受了多少痛苦的磨难。

我曾对生活产生过厌倦之情,

听到过死神的脚步响声,

几乎就在死神来临的最后一刻

当希望已最终弯下身来

我的记忆中闯进了你的身影,

我要活下去,我保留了自己的生命。

诉说完自己忍受的痛苦之后,诗人却在意中人的脸上发现了

惊异的神情:

你怎么了?难道不认识我?

面对着我你竟背过了脸?

难道痛苦能够如此

改变了我的容颜?

我知道忧伤无所不能,

我知道它可以损毁一个人的外型,

而我从未有过幸福的人生??

仔细看一看,是我呀!

然而,他的意中人却永远地另有所属,诗人只能与她再道一声

再见。全诗是这样结束的:

将来有一天你会读到

我那发自心灵深处和

满含痛苦泪水的诗句,

它们用鲜血写成,

因此我深信会令你感动,

你对我的痛苦将产生共鸣,

你会伤心落泪,不是出于怀念,

不是出于爱恋,而是出于同情。

第二代主要的浪漫主义诗人

在那个曾被戏谑地称为“香蕉与诗歌是巴西两大主要产品”的时代,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深受英国诗人拜伦的生活方式及其作品影响,强调表现主观世界以抒发强烈的个人情感,所以他们也被称为“拜伦派”。第二代浪漫主义诗歌历时十年左右,主要代表人物有以下几位诗人。

阿尔瓦雷斯·德·阿塞维多的诗歌创作深受拜伦的影响,成为巴西第二代最典型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对传统和现实生活感到不满,对人生感到悲观:

我抛弃生活犹如抛弃厌倦,

恰似一个灰尘满身的行人离开荒原。

诗人企图以不加节制的放荡的生活方式来逃避现实,这位“疲惫不堪的年轻人”的作法是:

向恶习请求毒品的亲吻,

喜欢酗酒、赌博、恣意狂欢

以及在妓女的怀抱中痉挛。

对人生的疑虑和精神上的忧郁使他过早地感到衰老,于是死亡将至的预感便成了他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题材:

在浓浓的黑雾之中,

心底的生命已经冰冷,

不治之症使我预感到死亡的进攻。

……

我——过去曾经生活过!——现在感到

心已经死去,眼睛也已经死去。

巴西于是便形如竖琴:桑巴民族穿越500年的诗歌之旅

在他后期的作品中,我们也能看到诗人对生活的憧憬,写出了《假如我明天死去》这样脍灸人口的佳作:

假如我明天死去,至少会有

我悲伤的姐姐来为我合上眼皮;

我母亲想念我会想念得要死,

假如我明天死去!

我预感到我的未来无尚光荣,

我的前程似锦仿佛曙光初升!

我会为失去这些荣耀而哭泣,

假如我明天死去!

多么美好的太阳,多么湛蓝的天空,多么甜美的黎明

牢牢记住这绚丽多彩的大自然!

胸中强烈的爱情将不会如此奔腾,

假如我明天死去!

然而生活的痛苦吞食着

对荣耀的渴望和难耐的努力??

胸中的痛苦至少默不作声

假如我明天死去!

卡济米罗·德·阿布雷乌(1839-1860)诗歌的题材较为狭窄,主要是抒发他对家人、童年以及故乡的怀念之情,因此被称为“怀念诗人”。他在流传甚广的《我的岁童年》一诗中这样写道:

啊,我是多么怀念

我生命的曙光,

我可爱的童年

已经一去不再复返!

温煦的黄昏中

在香蕉树的阴凉里,

在柑桔树的树影下,

有多少爱恋、梦想和鲜花!

生命初始的年华

是何等的美丽!

心灵呼吸着纯真

仿佛花儿一样芳香,

大海是宁静的湖泊,

天空是湛蓝的斗篷,

世界是金色的梦幻,

生活是爱情的欢歌!

啊,我那童年的岁月,

啊,我那春天的天空!

在那充满微笑的早晨

生活是多么甜美!

与现在的忧愁相反,

在那美好的时光里

妈妈给我以抚爱,

姐姐给我以亲吻!

远离祖国使他对故土充满怀念之情:

生为巴西人

我一定也死为巴西人。

一个属于丛林的儿子

热爱那目睹他出生的天空。

巴西于是便形如竖琴:桑巴民族穿越500年的诗歌之旅

19世纪巴西老照片

路易斯·若泽·戒克拉·弗雷雷(1832-1855)虽然远离“拜伦派”诗歌最风行的圣保罗市,却同样染上了“世纪病”。和同时代诗人相比,他的作品更着力表现自我,更注重表现个人内心世界,痛苦和绝望的色彩也更为浓重。在《若昂·达斯·梅尔塞斯·拉莫斯教士的信仰》一诗中他写道:

我同样曾对生活的恬静

充满美丽的想像,

我同样曾希望贫乏的修道院

是个幸福的藏身地方。

我同样曾满怀难以形容的欢乐

跪倒在祭台脚下,

我同样曾以强而有力的语调

立下过可怕的誓言。

然而,他的幻想最后却破灭了:

所有的人都充满幻想!

憧憬着一个永恒的天堂;

我们热切地迎上前去,

遇到的却是一所地狱!

幻影中美丽的纯真少女

显得多么真实!

当手快要触摸到的时候

她却走开,她却消失。

路易斯·尼科拉乌·法贡德斯·瓦雷拉(1841-1875)写给夭折儿子的《十字架小山的赞歌》。被誉为巴西最好的一首挽歌下:

活着时,你是一只受宠的鸽子

在痛苦的大海上驾驭着

一叶希望扁舟。你是一颗星星

在冬日的云雾中闪烁

为牧人指引路程。

你是金秋的成果。

你是崇高爱情的牧歌。

你是光荣 灵感 祖国,

你父亲的未来!啊,可是,小鸽子,

命运之箭射中了你!

小星星,北方的风暴把你吞食!

小豆豆,你倒下了!你已不在人世!

我听到钟声单调的悲鸣,

每一声似乎都在讲述

随你而去的已经凋谢的幻梦!

嘈杂的声音里

充满幼稚和愚蠢的话语

从中我听到人们在剪裁裹尸布

用来包裹你的身躯!我看到

蔓延而开的永恒思念,我闻到

教堂里散发出的烟香,我听到

上帝的使者一再向我重复

你已不再属于大地!??我徒劳地哭泣。

不,你是安睡在造物主

那无限的怀抱之中!

通过风声,通过鸟儿的悲鸣,

也许通过哀怨叹息的声波

把话儿讲给我听!

你正从天上望着我,谁知道呢,

透过一颗星星孤独的身影。

是你的光芒激发了我的灵感!

那么请你向我指明道路在何处转弯!

请你在天蓝色的幕布上发光闪烁,

但不要在西方的云涛上

洒下夜间的泪水!

发光吧!闪烁吧!当冰冷的死神

飞临我的头顶,抖动翅膀的灰尘,

你的光芒将成为雅各的梯子,

飞快地沿梯而上的乃是我的灵魂。

巴西于是便形如竖琴:桑巴民族穿越500年的诗歌之旅

十字架小山

第三代主要的浪漫主义诗人

第三代浪漫主义诗人渐渐摆脱了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的“世纪病”的影响,逐步从主观的“自我”中解脱出来。他们面对现实,关心社会,以诗歌为武器,志在唤起和鼓舞人民为争取民主与自由而斗争。他们自称“山鹰派”。

安东尼奥·德·卡斯特罗·阿尔维斯(1847-1871)不仅是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而且也是巴西文学史上最优秀的诗人之一。在巴西,他的名字几乎是家喻户晓,是巴西人民最喜爱和最崇拜的一位诗人。

他以诗歌为武器,猛烈抨击黑人奴隶制度的罪恶,在《黑奴船》一诗中,诗人如实地描绘了贩奴船上的凄惨情景:

像一场《神曲》中的恶梦……后甲板上

点点红色灯光闪烁,

到处都是片片血泊。

镣铐声声作响……皮鞭阵阵呼啸……

一群群夜色般的黑人男子

恐怖地跳着舞蹈……

黑人妇女怀里抱着

瘦弱的婴儿,他们用黑色的嘴巴

吮吸着母亲的血汁。

其中还有姑娘……赤露着身体,充满恐惧,

被拖进这幽灵般的人群,

徒然地痛苦与焦虑。

诗人把沦为奴隶后黑人的处境与他们从前的自由生活加以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奴隶制度的罪恶:

昨天在塞拉勒窝内,

作战,猎狮,

在宽大的帐篷下面

随心所欲地酣睡……

今天又黑又深的船舱,

恶臭、拥挤、肮脏,

瘟疫像美洲豹一样逞狂……

临终者最后的一声喘息,

尸体扔进大海的声响,

一刻不停地闯进人们的梦乡。

昨天完全自由自在

想干什么任凭自己作主……

今天却吃尽苦头,

甚至没有……死的自由!……

一根锁链把他们拴在一起,

像一条铁蛇令人恐惧。

奴役的枷锁缠绕着身躯,

就这样他们被带往死亡之地,

目睹黑人奴隶的悲惨遭遇,诗人发出了愤怒的质问:

不幸的救世主啊!

圣明的上帝!请你告诉我,

这是事实……还是我在梦呓,

如此可怕的事情竟然发生在你的眼底……

大海啊,为什么你不拿一片

用浪涛制成的海绵

擦去你外套上的这块污迹?

星宿啊!黑夜啊!暴风雨啊!

从无垠的太空中转出来吧!

飓风啊,快把茫茫大海清洗……

巴西于是便形如竖琴:桑巴民族穿越500年的诗歌之旅

巴西奴隶主与非洲黑奴

卡斯特罗·阿尔维斯不仅是一位充满战斗精神的伟大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爱情抒情诗人,留下了许多交口称誉的传世佳作,《睡美人》便是其中的一首:

一天夜里,我记得……她已进入睡乡……

柔软地倚躺在吊床上……

睡衣几乎敞开…头发披散,

一只脚露在短短的毛毯外边。

窗户洞开。大地上的蔷薇散发出

阵阵田野的芳香……

远方,在一处地平线上

可以看到宁静而神圣的夜光。

一丛茉莉的枝条弯下身

冒失地伸进客厅,

随着微风轻轻摇曳,

在她的面颊上往来颤动,把她亲吻。

这是一幅天堂般的画面!对每一下爱抚

梦中的姑娘都微微震颤……

她刚平静下来,花儿又把她亲吻……

她正想亲吻花儿,花儿却又躲开……

在那甜美的时刻里

仿佛两个天真的稚童正在嬉戏……

和风摇曳着绿色的叶子,

把她那乌黑的发辫波浪般吹起!

枝条时而靠近时而远离……

看到她快要醒来时

为不惹她生气,便欢快地抖动

在她的胸上洒落一阵阵花雨……

我,注视着这一场面,

在这疲倦而伤感的夜晚,不停地说:

“啊,花儿,你是原野的童贞少女!

啊,童贞少女,你是我生命的鲜花!……”

巴西于是便形如竖琴:桑巴民族穿越500年的诗歌之旅

现实主义时期

天才诗人卡斯特罗·阿尔维斯去世之后,巴西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开始衰落。在卡斯特罗·阿尔维斯反对奴隶制度的战斗诗篇中现实主义已初见端倪。

19世纪60年代,法国诗歌产生了一个新的流派,即帕尔纳斯派诗歌。帕尔纳斯派诗人反对把表达“自我”的个人感情作为诗歌的主要任务,主张诗歌创作要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特别喜爱描写外部世界。

受法国帕尔纳斯派和葡萄牙反对浪漫主义的“七十年代派”的影响,巴西诗歌从19世纪70年代起,开始由浪漫主义转向帕尔纳斯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如下几位。

奥拉沃·布拉斯·马丁斯·多斯·吉马朗埃斯·比拉克(1865-1918)不仅在帕尔纳斯派诗歌盛行时期,而且至今仍然是拥有读者最多的巴西诗人之一。

巴西于是便形如竖琴:桑巴民族穿越500年的诗歌之旅

《老树》

请看株株老树,

比小树壮丽、慈祥。

战胜了岁月和暴风雨,

越老越漂亮。

在它们的荫护下,

人、野兽和昆虫消除了疲劳与饥饿;

在它们的枝桠上,

饶舌的鸟儿歌喉呖啭,卿卿我我。

朋友,切莫悲叹青春已过。

以笑靥迎接苍老吧,

像老树一样健壮、快活。

为欢乐和善良而自豪,

把枝叶奉献给鸟儿,

把阴凉和慰藉送给苦难的人们!

赖蒙多·达·莫塔·阿塞维多·科雷亚(1860-1911)是位精雕细刻的诗人,十分讲究诗歌的用词与韵律。

《群鸽》

第一只鸽子醒了,飞出窝……

又一只……又一只……共有

几十只鸽子飞向天空,展翅在

血红和清爽的黎明……

傍晚,凛烈的北风吹过,

它们神态安详,成群结队,

展开翅膀,抖动羽毛,

盘旋着返回鸽窝……

萌芽于心中的梦,

也快速地飞了出来,一个接着一个……

像群鸽飞出窝。

在青春的蓝天展翅,

消失……群鸽返回鸽巢,

梦却没有返回心窝……

维森特·阿乌古斯托·德·卡尔瓦略(1866-1924)作为帕尔纳斯派诗人,他力求诗歌形式的完美和语言的精确,写下了大量优秀的十四行诗,其中《旧题重谈》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首:

整整一生,只有轻微的希望

给生活的苦难披上一层伪装,

归根结底,人生不过是

一个沦为泡影的巨大幻想。

被放逐的心灵的永恒梦幻,

为心灵带来渴望与欢忭,

这是个幸福时刻,却总是一再拖延,

整个一生都永远不会露面。

我们想像的这种幸福,

我们梦幻的神奇之树

那金黄色的果实缀满枝头。

幸福的确存在,而我们却无法把它抓住,

因为它总在我们将它安放在的那个地方

而我们却从未把它安放在伸手可得之处。

巴西于是便形如竖琴:桑巴民族穿越500年的诗歌之旅

安东尼奥·马里亚诺·阿尔贝尔托·德·奥里维拉

安东尼奥·马里亚诺·阿尔贝尔托·德·奥里维拉(1859-1937)的作品比任何其他同时代的帕尔纳斯派诗人都更加忠实于这一诗派的创作原则,“为艺术而艺术”的色彩更为明显。下面是他的一首题为《墙壁》的著名的十四行诗:

这是一堵旧墙,到处都是缝隙,

破败且乌黑,岁月留给它的礼物

是一株开着血红色花朵的仙人掌,

每个缝隙里还都有苔藓少许。

很久以前,它用来围挡一座宅院,

看守和护卫住宅是它的责任,

也许它明白自己的这一使命,

总是在它的岗位上坚定挺立。

死寂的时刻,月亮解开了面纱,

发出了全部光亮,荒漠上繁星闪烁,

到处都泛起一片银光。

而这堵旧墙,这堵光秃秃的高墙,

在月光的吻与泪水中,

环视着四周,窥视着阴影,在夜间守卫。

象征主义诗歌

19世纪末期,象征主义诗歌作为一种流派首先在法国兴起。象征主义派诗人反对帕尔纳斯派片面地追求诗歌形式的完美,不满意帕尔纳斯派诗歌的那种无动于衷的客观描写,希望开辟出一条新路取而代之。

受法国象征主义派诗歌影响, 1893年若昂·达·克鲁斯·伊·索萨(1861-1898)出版了诗集《盾》和散文诗集《弥撒书》,开创了巴西象征主义诗歌的先河。

这位被称为“黑天鹅”的诗人一生中饱尝了种族歧视和压迫之苦。他力求改变自己低下的社会地位,然而却又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只好通过诗歌来排遣自己内心的压抑,补偿自己的种种不幸,希望在神秘的幻想中寻求解脱,十四行诗《卓尔超群》就体现了诗人的这种想往:

你是不朽的疯狂的狂人,

最高尚的疯狂的狂人,

大地总是你的黑色镣铐,

极度的不幸把你捆绑在它的上面。

然而正是这痛苦的镣铐,

然而正是这极度的不幸,

使你的心灵渴望着发芽

萌生出无数柔情的星星。

你是个诗人,卓尔不群,

把个渺无人烟的世界

一点点地布满永恒的美丽。

在神奇而富饶的大自然中

精神焕发出的全部勇气

都证明了你那狂人的不朽惊奇。

种族偏见和种族歧视等社会不公正现象是其诗歌的主要题材,诗人通过他的诗歌创作,成了在奴隶制度的桎梏下受尽奴役和苦难的黑人种族的代言人。

巴西于是便形如竖琴:桑巴民族穿越500年的诗歌之旅

《囚禁灵魂的监狱》

啊,整个灵魂都被囚禁在监狱,

在黑暗中哭泣,透过铁栅

从地牢里观望无垠的苍穹,

大海,黄昏,自然,群星。

万物都具有同样的宏伟

当被镣铐锁着的灵魂

幻想着自由,不朽划破

洁净的太空而得到永生。

囚禁着的灵魂默默无语地被关进

巨大的和被遗弃的狱房,

在残忍悲哀的地牢里痛苦万状!

在这孤独沉痛的静默之中,

那掌管天国钥匙的人

能否为你打开那神秘的大门?!

除上文提及的克鲁斯·伊·索萨外,巴西另一位重要的象征主义派诗人是阿尔蓬苏斯·德·吉马拉恩斯(1870-1921)他的一些作品已经成为巴西流传最为广泛的诗作,例如脍炙人口的题为《伊斯玛莉娅》的诗歌,几乎连巴西儿童也都熟知并能背诵:

伊斯玛莉娅发了疯,

在塔楼上面做起了梦……

她看到天上有一轮月亮,

她看到海里有一轮月亮。

她沉浸在梦境中,

全身沐浴着月光……

她要升上天空,

她要下到海洋……

她神志恍惚错乱,

在塔楼上面唱起了歌……

她靠近了天空,

她远离了海洋……

她犹如一位天使,

展开双翅飞翔……

她要得到天上的月亮,

她要得到海里的月亮……

上帝赐给她的一对翅膀,

羽毛洞开阵阵作响……

她的灵魂升上天空,

她的躯体落入海洋……

20世纪巴西现代文学

巴西现代主义第一阶段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主要的代表作家有如下几位。

马里奥·拉乌尔·德·莫赖斯·安德拉德(1893-1945)是巴西现代主义第一阶段最富有天才的作家之一,也是巴西文学史上创作形式最为多样化的作家之一。简洁的归纳、平衡、创新、令人惊奇、直接影像、题材与现代生活相联系,是其诗歌的特点。

巴西于是便形如竖琴:桑巴民族穿越500年的诗歌之旅

《许诺》

谁知道

是否有一天

电梯将把

你的爱情

一直带到

这里

《摇把音乐》

请在留声机前坐下

忘却生活的沉浮变化。

在每天艰辛的劳作中

任何一个自爱的人都不该

忽视心灵的欢乐。

各种不同价格的唱片应有尽有。

曼努埃尔·班德拉是现代主义第一阶段的杰出诗人,也是巴西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之一。在现代主义第一阶段的作家中,他的作品流传得最为广泛。、他提倡自由体诗,不再去追求诗歌形式上的韵律,而是强调诗歌的内在节奏。

巴西于是便形如竖琴:桑巴民族穿越500年的诗歌之旅

曼努埃尔·班德拉

《诗学》

我讨厌四平八稳的抒情诗

一本正经的抒情诗

它像手持考勤簿的职员

向上司点头哈腰献上笑脸

我讨厌那种抒情诗,它走走停停

就只为在字典中查到一个词的正确发音

有语言纯正癖的人见鬼去吧

我讨厌谈情说爱的抒情诗

政治性的抒情诗

患佝偻病的抒情诗

染上梅毒的抒情诗

一切向脱离自我的愿望

投降的抒情诗

这些都不是抒情诗

我宁可要疯子写的抒情诗

醉鬼写的抒情诗

醉鬼写的难懂而令人痛心的抒情诗

莎士比亚丑角的抒情诗

我不再想读到不意味着解放的抒情诗

同时他主张革新诗的语言,把大众化的日常口语引进诗歌,力求使诗歌的语言简单、直接、自发和流畅。

《巴西悲剧》

米萨埃尔,财政部职员63岁,

在拉帕区结识了玛丽娅埃维拉染有性病、手指患有

皮炎、结婚戒指被典卖且牙齿要进行医治的妓女。

米萨埃尔将玛丽娅埃维拉接出妓院,把她安置在埃斯塔

西奥区一座住处,为她请来医生、牙科大夫、指甲修剪师……

给了她所想要得到的一切。

玛丽娅埃维拉得到一切之后,立刻找了一个情人。

米萨埃尔不想闹出丑闻。本来他可以打她一顿,给她一

枪,砍她一刀,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搬了家。

他们就这样一起生活了年。

每当玛丽娅埃维拉找到一个情人,米萨埃尔就搬一次家。

他们住过的地方有埃斯塔西奥、罗沙、卡特特、佩德罗将

军街、奥拉里亚、拉莫斯、邦苏塞索、维拉伊萨贝尔、马尔克斯

德萨普卡伊街、尼特罗伊、安坎塔多、克拉帕街,又回到埃斯

塔西奥、托多斯奥斯桑托斯、卡顿比、拉维拉迪奥、博卡多马

托、因瓦利多斯……

最后他们搬到了宪法大街,米萨埃尔失去了理智,开了

枪将她杀死。警察赶来时,发现玛丽娅埃维拉已经倒卧在

地,身上穿着蓝色的薄纱服。

吉列尔莫·德·安德拉德·伊·阿尔梅达(1890-1969)1959年被评选为“巴西诗坛王子”。

《我的十字架!》

在我蓝色星斗的十字架上面有一个由三条路组成的交叉

路口

三条路 一条白色,一条绿色,一条黑色 交织成大

十字架的三条架身

白色的来自北方,绿色的来自大地,黑色的来自东方

它们联结为一体,在顶峰上熔化,演变成一条新路,使十

字架完完整整

在河流陡峭的堤岸上,三只臂膀一致地弯曲,在荆棘丛中

推下

第一个季风时节的第一只独木舟,同时高高地飘扬起第

一面旗帜!

巴西于是便形如竖琴:桑巴民族穿越500年的诗歌之旅

卡西亚诺·里卡尔多·莱·特(1895-1974)的后期作品中,多是以巴西本土为题材,努力在民间文学和历史中寻找创作源泉,反映巴西形成过程的《变态》就是一首这样的诗作:

现代主义第二阶段

在激烈的论战中,现代主义第一阶段的诗人突破了旧的传统诗歌的束缚,并力图创作出新的现代诗歌作品。到了20世纪30年代,现代诗歌已逐渐成熟,又有一批新的诗人开始登上巴西诗坛。

卡洛斯·德罗蒙德·德·安德拉德(1902-1987)被公认是 世纪巴西最杰出的一位诗人,是巴西文学史上最优秀的诗人之一。这位被尊为大师的诗人,巴西的任何一家报纸和文学杂志都在头版至少刊登过他的一首诗或是诗评,以招徕读者,其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巴西于是便形如竖琴:桑巴民族穿越500年的诗歌之旅

卡洛斯·德罗蒙德·德·安德拉德

诗人常以平凡的生活为题材,探索人生与世界。然而生活在世态炎凉、尔虞我诈的资本主义社会,这种探索只能使他怀疑和否定人生与世界,产生一种悲观情绪。他的一首在巴西广为流传几乎尽人皆知的名篇《若泽》可说是这类诗歌的代表作:

现在怎么办,若泽?

晚会已经结束,

灯火已经熄灭,

人群已经消失,

夜色已经寒凉。

没有情侣做伴,

没人与你交谈,

没人给你温暖,

你已没有酒喝,

你已没有烟吸,

甚至无处泄愤,

深夜已经寒凉,

白昼没有降临,

欢笑没有降临,

电车没有降临,

欢笑没有降临,

乌托邦没有降临,

而一切都已结束,

一切都已逃散,

一切都已霉烂,

若泽,现在怎么办?

手里握着钥匙,

想去把门开启,

但是没有房间;

想去投海自尽,

海水却已枯干;

想去前往矿山,

矿山已然不见。

若泽,现在怎么办?

向前走,若泽!

可你走向何方?

据说,一名囚犯曾在法庭上慷慨激昂地朗诵了这首诗,使这首诗立即风靡全国。

《新诗集》一书问世起,他的作品开始显示出注重思考和探索哲理的倾向,风格更趋于朴素淡泊。

《海滩上的安慰》

噢,请你不要哭泣......

童年已经消失,

青春已经消失,

但生命没有消失。

第一次爱情已经逝去,

第二次爱情已经逝去,

第三次爱情已经逝去,

但心脏的跳动还在继续。

你失去了最好的朋友

你没有外出做任何旅行,

你没有房子、游船、土地,

但还有一只狗。

那些刻薄的话语

口气虽婉转却刺伤了你的心,

你的心在淌血而不能结疤,

为什么你不能将它们视为闲言?

在这错误百出的世界上,

不公正的事情司空见惯,

如果你谨慎地提出一点抗议,

便会遇到无休无止的麻烦。

忘掉这一切吧,

投身到大海中去,

在海滩上接受阳光和风的洗礼,

朋友,睡上一觉,然后重新奋起。

巴西于是便形如竖琴:桑巴民族穿越500年的诗歌之旅

穆里洛·门德斯(1901-1975)是30年代的重要诗人之。他力图发掘词汇的潜在意义,让读者开动脑筋,去解开其中之谜。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显得扑朔迷离,通常难以为一般的读者所理解。

《全景》

一个弹性的形体在空中摇动翅膀

把懒惰渗入我的体内,把爱情渗入我的梦中。

大地某个角落的一位金发女郎

自缢身亡然后登上了报纸。

一位隆胸细臀的少女

离开海底

离开那沉没的船只变成了一条美人鱼。

邻居最年轻的女儿

躺卧在棺木中

停放在有风景画的客厅,

弥漫着一种作呕的纯洁无瑕的气味与我的感觉。

一切都位于自己的地方

我的情侣独自立在窗前

梦幻在男人的脑海里沉睡

男人在上帝的脑海里走动

我的母亲在天上欣喜若狂。

我呆在我自己的躯体里。

若热·德·利马(1895-1953)是位多才多艺的作家,写过长篇小说,并擅长绘画,但其主要成就是在诗歌创作方面。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一首名为《那个黑女人富洛》的诗作。这首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风格清新,情节感人,通俗流畅,节奏感强,在巴西全国广为流传,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从以下所引的其中几节诗中不难看到全诗的风格特色。

有一天人们发现

(那是在很久以前)

我爷爷家里来了

一个漂亮的黑女人

名字就叫黑女人富洛。

那个黑女人富洛!

那个黑女人富洛!

富洛!富洛!

(这是太太的叫声)

来给我铺床,

来给我梳头,

过来帮我

脱掉衣服,富洛!

那个黑女人富洛!

年轻的黑女人富洛

很快成为贴身女奴,

她要照料太太,

给老爷浆洗衣服。

来帮帮我,富洛,

来给我打扇

因为我在出汗,富洛!

来给我抓痒,

来给我挠挠头皮,

来给我摇摇吊床,

来给我讲个故事,

因为我困了,富洛!

那个黑女人富洛!

太太的香水不见了,断定是被富洛偷去,于是富洛受到惩罚:

黑女人要挨管家皮鞭

老爷走过来一旁观看。

黑女人脱去衣衫

老爷不禁失声赞叹:富洛!

(他的贪婪目光

黑得像富洛皮肤一般。)

巴西于是便形如竖琴:桑巴民族穿越500年的诗歌之旅

维尼休斯·德·莫赖斯(1913-1980)是30年代重要的现代主义诗人之一。他写过大量的爱情抒情诗,以“爱情诗人”而著称。

《至爱》

我如此爱你,我的心上人......请不要

更加纯真地把世人的心灵赞誉 ......

我爱你如同朋友也如同情人

尽管现实总是不断地发生变易。

我对你的爱沉静又一往情深,

缱绻的情思中常把你相忆。

我对你的爱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在永恒之中也在瞬息之际。

我爱你如同一个动物,仅此而已,

我的爱既非崇高也不神秘,

一个欲望实实在在且永不停息。

我的爱如此炽烈又如此频繁,

总有一天我会偎依着你的肉体

因为爱得过度而溘然死去。

塞西莉娅·梅雷莱斯(1960-1964)是迄今为止巴西最杰出的一位女诗人。她的作品带有一定的宗教神秘色彩,悲观、忧愁、痛苦但又并不绝望,有时则表现出一种坚韧的耐性。她在一首名为《原因》的诗中这样写道:

我歌唱因为瞬间永存

而我的生命却业已完成。

我既不快乐也不伤心:

我是位诗人。

人生短暂,只有时间是永恒的。时间不停地运动,给人带来思念,带来幻想,也带来失望与痛苦。《放歌集》中有一节诗这样描写了时间的流逝给诗人带来的忧愁与悲伤:

当我把自己的容颜端详,

镜子被摔碎扔到了一旁,

我感叹时光的匆匆流逝,

而我的不悦却一如既往。

在这痛苦的生命田野上,

播种者有一副残忍心肠,

不因愤恨而死去的人们

会不会因悲伤恹恹而亡?

30年代应该提及的诗人还有奥古斯托·弗雷德里多·施密特,这位出生于里约热内卢市的宗教诗人对世界和人生持否定看法,他的诗歌题材多围绕着死亡、孤独、痛苦和隐遁等内容,具有浓厚的悲观主义色彩,在一首题名为《铅色的晨曦》的诗作中他这样写道:

在我身上,死亡之花

结出了成熟的果实

我正告别

这个大地的王国,

它充满了神秘与惊奇。

我整个心身已然宁静

我感到安睡将十分美好。

巴西于是便形如竖琴:桑巴民族穿越500年的诗歌之旅

现代主义第三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巴西诗坛出现了一个新的流派,即“45年代派”。这一流派否定1922年以后出现的现代主义诗歌,主张在现代主义诗歌之外寻找一条新的道路。

“45年代派”中最有成就的诗人当属若昂卡布拉尔·德·梅洛·内托(1920- ),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登上巴西诗坛的声望最高的一位诗人,被公认为葡萄牙语世界中健在的最杰出的诗人。

《工程师》

光线,太阳,自由的空气

环绕着工程师的梦。

工程师梦见的是明快的事情:

表层,网球,一杯水。

铅笔,三角板,纸张;

草图,设计方案,数字:

工程师设想着合理的世界,

那里没有任何面纱遮掩。

(有几个下午我们登上

那座建筑物,日复一日的城市

如同所有人阅读的一份报纸,

赢得了一张水泥和玻璃构成的肺叶。)

巴西于是便形如竖琴:桑巴民族穿越500年的诗歌之旅

50年代以后的巴西文坛

50年代以后,巴西的诗歌大都晦涩难懂,作品数量虽然不少,但却少有深孚众望的诗人脱颖而出。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具体派诗歌在年代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出现了一个高潮时期。

具体派诗人认为,诗歌并不表现什么题材,具体诗本身就是一种现实。他们把诗歌与雕塑、音乐等联系在一起,认为诗歌是由语言构成的物体,竭力追求诗歌的空间、视觉和听觉效果。

1

假 如

死 生

死 生 死

再 生 再 死 再 生

再 死 再 生

再 死

不 生

不 死 不 生

不死 不生 不 死

生 死 生

死 生

假如

2

水晶

水晶

饥饿

形式的饥饿

饥饿的形式

形式

以上文字摘自孙成敖的《巴西文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