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一)浅谈站桩中的平衡和贯通
站桩时要细心体察自身的不平衡之处,体察自己的不足。人在一般情况下是前重后轻,右重左轻,上重下轻。站桩时要不断调整这些轻重的差异,使之逐渐趋于达到周身内外的平衡均整,使气感和力感平衡,身体各部位相乘相逆,相对和谐平衡。那么应该怎样调整才能更好的趋于平衡呢?一是轻重的调整,重的地方要放松,轻的地方要加意。二是在调整平衡中要处理好平和正的关系,有时身形偏(不正)会影响左右平衡,左右的不平衡又会影响正的要求,所以,处理好平和正的关系甚为重要。三是身体五弓的伸长量不同是影响平衡的重要因素,在全身肌肉放松的状态下要体察四弓是否伸长,张力是否相同,要通过意念和形体的调整使身体左右平衡,前后和上下平衡,周身内外平衡均整。
下面再谈谈站桩中的贯通。通则不痛,通则百病不生,为筋骨血脉的通畅。贯为相互产生联系,为一动无有不动。站桩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对筋骨的锻炼,筋为柔则刚练,骨为刚则柔练,筋之伸缩则增力,骨之重者则骨髓满,经过长时间正确站桩的训练,使筋腱都有一定程度的拉伸,这种拉伸是拳术中所需要的,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功力。经过站桩锻炼后,使筋膜变厚变宽,使筋络打通,形成筋络和经络两条通道,两者相互影响申不通的经络也自然打通,病灶自然消除。对于拳术练习者来说,全身整体贯通后,就能做到一动无有不动,周身一家,具备一触即发的整体劲力,为以后的技击实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站桩,人体就会逐渐打通经络,平衡气血,增加劲力。每一个意拳爱好者均需日日不间断练习,持之以恒,方能强身健体,利国利己。
(二)意拳的松紧
松紧是意拳的核心训练内容,在意拳桩法训练中,由紧练松,由松进而练习紧,达到松紧的协调统一。松紧层次的深浅直接决定着一个拳家功夫的高低。在练功的不同阶段,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松紧,但二者应该相互协调统一。
筋需要牵拉伸长,伸长量即为松量,未伸长量即为紧,伸长量到一定程度时即为意拳的松量、柔力,是自然的、全天候的内力。松紧即可随时转换,迖到刚柔并用,高度协调统一。
伸筋的过程即为松紧的训练过程,筋长则松,筋短则紧,随着筋的抻拉,各关节松开了,这时筋相对又显得短了。筋在伸长,各关节在不断松开,反复地抻拉放松。松紧的过程就是反复抻拉放长的过程。在松紧过程中,肌肉要整体放松,达到肌肉与骨骼之间产生摩擦而产生热能,排除身体肌肉层内的淡湿水液,使身体的筋络通畅,达到健身的目的。松紧锻炼是筋骨的锻炼,怎样才能使筋迖到有效的放长,需要在长期站桩中细心体会摸索。在松紧锻炼中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按照站桩二十四法及相关理论,校正桩架使桩架撑抱互为,达到高度平衡协调;二是要明白练法、演法、打法的不同要求,处理好练和养、打和练的关系;三是要处理好桩法、试力和发力的关系。一个人的功夫有高有低,筋骨的松紧程度有深有浅,要做到循序渐进,练到一步再练下一步,顺序不能颠倒,否则将会影响练功的效果。当松紧达到高度协调统一时,松即是紧,紧即是松。
(三)意拳的力量与速度
通过长期的站桩训练,可以求得意拳的力量与速度。这种力量是自然的,是可以应感而发的。要想练就意拳的高级功夫,就要增加人的整体力量和速度。人体力量和速度是筋骨之力的体现,筋之伸缩则增力,筋之平衡则増速,何为筋之伸缩,通过站桩,使筋经过长时间的伸缩锻炼,使筋增长、增粗,筋膜增厚,筋之伸长量越大,增力就越大,何为筋之平衡(筋力),经过长时间的站桩锻炼,使五弓之筋的伸长相互平衡协调,则对外力承受的敏感度增加,使人体的反应速度增加。经过长时间正确的站桩,使筋的伸长量越大,人体的平衡度越高,速度就越快,这种力量和速度就是意拳所要求的。
筋为柔,则刚练,骨为刚则柔练,筋力为柔若柔练,则筋不长,筋膜不生,则筋无弹力。骨为刚若刚练,则骨将丧失韧性而易折。经过长时间的正确练习,生成的筋力曲折弹射,骨力八面支撑,二者相互配合,各尽其责,达到刚柔相济,最终达到骨骼八面支撑。
筋络整体牵拉,肌肉整体放松,使体内体外整体平衡均整。意拳的力量与速度是通过站桩的筋骨锻炼而获取的。
==========喜欢就分享吧============
看完有什么想说的
来自: 小蚂蚁u8mmxg13 > 《意拳》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大成拳要旨_(王芗斋)
力之运用。筋骨:力生于骨,而达于筋,筋长力大,骨重筋灵,筋伸则骨节缩,筋骨则力实,伸筋腕挺(手足四腕与脖颈),则浑身之筋络开展,两肱横撑至平有挽抱开合伸缩之力,两腿有提夹扒缩趟崩拧裹之力...
拳学初探
拳学初探 一、论哲理之作用 王芗斋先生曾言:“习拳不接受其哲理,无异于按石卵而盼司晨,终无所成。”又言:“诚与老庄佛释无为而有为,万法皆空即为实象,一切学理多称谨似。”可见哲理对于练...
筋骨训练就是不传之秘
筋骨训练就是不传之秘。筋骨训练就是不传之秘,“锻炼筋骨”都来自传统拳学。王芗斋先生《意拳正轨中》有“锻炼筋骨”一节,《象形拳法...
《意拳正轨》中桩法换劲的思考与感悟
《意拳正轨》中桩法换劲的思考与感悟。夫桩法之学,最忌身心用力,用力则气滞,气滞则意停,意停则神断,神断则受愚。头宜顶,闾骨宜直、气宜下沉,心宜静思,手足指尖稍微用力,牙齿似闭非闭,舌卷似顶非顶,浑...
李荣玉先生三篇有关大成拳的文章
神、形、意、力、气是大成拳主要锻炼的内容,它贯穿大成拳练习的始终,也可以说它是大成拳的拳筋,失去拳筋的拳将是一无是处、一团糟。关于"力"与"气"的关系,王老先生说气是力之...
学会放松
比如,我们最初站托抱桩时的两手拉细丝,这细丝原本是没有的,是我们通过假借和设想得到来的,这细丝很细很细但有一点弹性,我们两手十...
今天讲一讲“松”与“紧“的问题
才能出整体力的,没有紧的筋骨是没有办法整合身体的,如果我们可以“由紧入松”,通过“撑筋拔骨”达到关节的“开”,“骨缝”轻松开合...
《易筋经》名意考究
《易筋经》名意考究。《易筋经》这套功法的名称本身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仅对《易筋经》书名的意义进行溯源,探求《易筋经》的真...
解密:你不知道的内家拳撑筋拔骨,不仅练筋骨,更练内功
在我们公开的尚云祥形意拳体系中,撑筋拔骨是入门首练的功法,随手可得,还不花一分钱,皆以为平常而忽视,其实撑筋拔骨一词,乍听是拉筋压腿,而实际上在形意拳的体系中并非如此,而是完全依据形意拳...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