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经典背诵班《伤寒论》第二十天?

 为什么73 2016-08-07



《伤寒论》第十九天





痞证

149、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1],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词解】

 [1]蒸蒸而振:蒸蒸,指正气由内向外之势。振,指周身振动,即战汗的具体表现


【提要】辨小柴胡汤证误下后的三种转归及治疗


【解析】本条论病入少阳误用下法的三种转归而引出半夏泻心汤证,并将其与结胸证相对比,论述此种痞证的辨治。伤寒五六日,出现了“呕而发热”者,是外邪已入少阳,属小柴胡汤的适应证。医者不识,以他药误下,可出现以下三种转归:

第一、“柴胡证仍在者......却复发热汗出而解”。虽经误下,但病情未变,小柴胡汤证仍在。此说明少阳之邪,未因误下而生变,故仍可与小柴胡汤。只因先前误下有所伤正,药后正气的药力之助,奋起与邪交争激烈,可出现蒸蒸发热、振栗作汗的情况,其病邪可随战汗而解。

第二、“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是误下后,邪热内陷,邪热与痰水互结,则形成心下满而硬痛的大结胸证,治以大陷胸汤。

第三、“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若邪陷心下,胃气呆滞,湿浊壅聚,则形成痞证。治当辛开苦降,和胃消痞,治以半夏泻心汤。


【方义】半夏泻心汤为临床常用方,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开结消痞,为方中主药。芩连寒而泻热燥湿,味苦降泻。干姜温中暖脾化饮,味辛而散。干姜与芩、连为伍,辛开苦降,宣降结气,以泻心消痞,体现舍性取用的配伍特点。人参、大枣、甘草补益脾胃而味甘,助其复脾升胃降之职。本方以气味合论之则辛开苦降甘调;以药性而论之则寒温并用;以功效而论则温脾阳散寒散饮,清胃热化湿化痰,且又健脾以助其恢复功能。本方既要泻心下之邪,又要扶脾胃之气,故辛苦甘合用,寒温并用,是为和剂。


【辨治要点】

病机:寒热错杂,中焦痞塞,升降失常

主症:心下痞满而不痛,呕恶,肠鸣下利,舌红苔腻

治法:和胃降逆,消痞散结

方药: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芩、黄连、干姜、人参、炙甘草、大枣)

 

 

151、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1],但气痞[2]耳。


【词解】

 [1]濡:同软

 [2]气痞:相对痞硬而言,按之濡软,指无形之邪结滞为病。


【提要】论述痞证的成因


【解析】“脉浮而紧”,浮主表,紧主寒,是太阳伤寒的脉象,本应辛温发汗,使邪从汗解。若误用下法,则使正气受挫,表邪乘虚内陷于里,从而导致气机痞塞,进而形成痞证。“紧反入里”,即邪气由表入里之意。气痞证的特点,是患者自觉心下痞塞满闷,然按之柔软无物,不硬不痛。此属无形之邪气壅滞心下,故又称“气痞”。

“按之自濡,但气痞耳”,即描述了痞证的临床特点,又点明了痞证的基本病机,而且指出了痞证与结胸鉴别的关键。一般而言,水热结胸和寒实结胸均表现为心下硬满疼痛,按之石硬,小结胸病亦见心下按之则痛,而痞证只是但满不痛、按之自濡,两者对比鲜明。但应指出,痞证“按之自濡”而不痛,仅是相对于结胸证疼痛拒按而言,不是说痞证丝毫不痛。临床观察表明,痞证亦可见心下疼痛,只是其痛较轻;痞证心下多软,但亦可见心下硬满的情况。

此外,本条从太阳病误下致痞来考虑痞证的成因和特点,但并非所有痞证均由表证误下产生,临床上内伤杂病的痞证多无误下经过,如饮食不节,劳倦所伤等因素,只要引起脾胃升降失常,气机痞结中焦,均可导致痞证的出现。故不应受“误下”限制。

 


154、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提要】论热痞的证治。


【解析】此条论热痞的证治。“心下痞”是本证的病位及主症,病人自觉胃脘部有堵闷痞塞之感,按之柔软不痛,乃气机痞塞所致,而非痰水实邪结胸;按之濡,是气痞的辨证要点;其脉关上浮,关候中焦,浮主气热,说明无形之热邪壅聚心下。本条述症精炼,既是热邪为病,应兼有心烦、口渴、舌红、苔黄等表现。既属邪热壅聚,治当以泄热消痞之法,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方义】大黄黄连泻心汤是治疗火热邪气痞结于心下而致热痞的一张名方。方中大黄、黄连均苦寒,寒则清泻热邪,苦则泻心消痞,二药合用,热自泄,气得畅,痞自消。


【辨治要点】

病机:中焦有热,痞塞不通

主症:心下痞,按之濡,心烦,口渴,舌红苔黄,关脉浮

治法:泻热消痞

方药: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黄连)

 


155、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提要】论热痞兼表阳虚的证治


【解析】心下痞亦属气痞。恶寒汗出,是表阳虚。阳虚失温则恶寒,卫外不固则汗出。本条恶寒汗出,类似表证未解,但表证的恶寒,多伴发热一症。现仅恶寒而无发热,且与汗出并见,并且承接上条热痞论治,已无表证可言,故恶寒汗出属卫阳之虚无疑。治当泻热消痞,扶阳固表,附子泻心汤主之。


【方义】方中大黄、黄连、黄芩泄热消痞;附子扶阳固表。本方仍渍三黄,取气之轻清以泻心消痞。而附子则另煮取汁,取其辛热厚味以扶助阳气。


【辨治要点】

病机:中焦有热,气机痞塞,兼卫阳不足

主症:心下痞,恶寒汗出

治法:泻热消痞,扶阳固表

方药:附子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炮附子)

 


157、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1],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2]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词解】

 [1]干噫食臭:噫,同嗳。即嗳气带有伤食气味

 [2]腹中雷鸣:即肠鸣,形容腹中有辘辘作响的声音


【提要】胃虚不化水气致痞的证治


【解析】本条所论之痞,因素体脾胃气弱,汗后表邪虽解,但胃气呆滞,脾不运化,湿浊壅聚,形成痞硬之证。因按之不痛,故仍与结胸有别。饮食不消则作腐,胃气不降则上逆,故见“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既言病机,提示本证有水饮内停中焦;又言症候,即胃脘两侧之胁下有水气相搏之辘辘作响,故见“腹中雷鸣”。脾胃虚弱,清气不升,加之水走大肠,则见“下利”。由于本证水气过重,故治在和胃泻心消痞的基础上,兼宣散水气,以生姜泻心汤主之。


【方义】本方由半夏泻心汤加生姜四两、减干姜二两组成。生姜量大为君,开结散水。半夏泻心汤诸药仍和胃消痞。加生姜减干姜,是防寒热药性有所偏重。


【辨治要点】

病机:胃虚水停,气机痞塞

主症: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

治法:和胃降逆,散水消痞

方药:生姜泻心汤(生姜、炙甘草、人参、干姜、黄芩、半夏、黄连、大枣)

 

 

158、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1],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词解】

 [1]客气上逆:客气,指邪气,即胃虚气逆之意


【提要】脾胃气虚痞利俱甚的证治


【解析】伤寒或中风,病结在表,本当以汗法,“医反下之”,强调下伤脾胃,以致脾胃气虚,湿浊中阻,气机痞塞,升降失常,而见心下痞硬、呕吐、下利、心烦等症。“其人下利日数十行”且“谷不化”,是本证的重点,说明脾胃气虚的程度很重。本条又强调心下痞硬,非邪热与有形之邪相结,故曰“此非热结,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若误用攻下,势必更伤脾胃之气。脾愈虚则气愈滞,所以“其痞亦甚”。总之,本证的特点是因脾胃虚甚,下利急迫,治当在泻心消痞的基础上,补中和胃,缓急止痢,甘草泻心汤主之。

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三证均以心下痞硬为主症,均可兼见呕吐、下利、肠鸣等症,均以脾胃受损,水湿中阻,升降失职,气机痞塞为病机。半夏泻心汤证以胃气上逆为主,故以心下痞、呕逆为主要表现。生姜泻心汤证以夹有水饮食滞为主,故以心下痞硬,干噫食臭为主要表现;甘草泻心汤以脾胃虚弱为主,故以心下痞硬,下利急迫,水谷不化为主要表现。三者病机、证候大体相似,但侧重不同,其治法均以寒温并用,辛开苦降,和胃消痞为主。半夏泻心汤是其代表方,生姜泻心汤重在散水,甘草泻心汤重在补中和胃,当仔细鉴别。


【方义】本方即半夏泻心汤加炙甘草一两而成。炙甘草补益脾胃,又能缓急,因本证脾虚下利频繁急迫,故重用之以缓急;又以人参、大枣,增益其补益之力;干姜、半夏温中散寒、降逆止呕,黄芩、黄连苦寒清胃中邪热。诸药相合,使得虚以得补,急利得缓,热得以清,寒得以温,脾胃健而中州运,阴阳调而升降复。其痞、利、干呕诸症可除。


【辨治要点】

病机:脾胃气虚,痞利俱甚

主症: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谷不化,下利日数十行

治法:和胃补中,消痞止痢

方药:甘草泻心汤(炙甘草、黄芩、干姜、半夏、大枣、黄连、人参)

 


164、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提要】论热痞兼表的治法


【解析】外感表证误用下法,虽经发汗,不但表邪未解,又致表邪入里化热,结于心下,形成热痞兼表证。本条举“恶寒”一症为例,说明表邪陷而未尽,当知尚可有发热、头痛等。如此表里同病,按仲景表兼里实宜先表后里之治则,治宜先解表后治痞,因已经汗下,故不可峻汗,宜与桂枝汤。表解后,复与大黄黄连泻心汤治其热痞。

 

 

脏结证

129、何谓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提要】本条论脏结的脉证及预后


【解析】脏结是指邪结在脏,因其有心下硬满疼痛的症状,故应与结胸证相区别。脏结证多因脏气虚衰,元阳不振,阴寒凝结,气血阻滞所致,属本虚标实之证,与结胸证属正盛邪实证有别。由于寒结在脏,不在腑,胃腑无实邪阻滞,尚能受纳,故“饮食如故”,但因脾肾阳衰,阴寒凝聚,水湿下渗大肠,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必浮而无力,主阳虚于上,关脉小细沉紧,小细主气血不足,沉紧主阴寒内盛,凝结不化。若见舌苔白滑,为阳衰阴盛之脉象。本证属正虚邪实之证,补虚则助邪,祛邪则伤正,故攻补两难,曰“难治”。

 

 

130、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提要】续论脏结的证候及治禁


【解析】“无阳证”揭示了本证的病变性质,因此应无发热或往来寒热、心烦、口渴等阳热证候。脏结证有心下硬满疼痛等症状与少阳胸满胁痛有相似之处,但“不往来寒热”排除了少阳证。“其人反静”是指病人相对安静无躁动之象,因本证属阴,正气虚弱,无力与阴邪相争的表现。舌上苔滑乃是阳气衰微,阴寒凝结所致。对于本证正虚邪实,不能单纯攻伐,故曰“不可攻也”。



编辑:杨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