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睡早起,最好的修行,最美的福报!

 宗放 2016-08-09

 



早睡早起,道家的修行


道是宇宙的根本。道家修行,道家养生,最关键的是天人合一。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养生能懂得顺其自然,也就真正开始接近了天地万物,才能够做到天人合一。


简单的说,就是「跟着太阳走」,因为万物都是顺乎太阳的。太阳是热的,发光的,明亮的,温暖的,运动的。就好比中医里讲的人体的阳气,太阳就是万物的阳气。只有我们顺从太阳的时间,人体的阳气才能充盈。人体的阳气充盈了也就自然健康长寿了。


道家的修炼,就是要炼成「纯阳」之体。对于普通人,不要求「纯阳」,只要阳气充盈,尽享天年是没有问题的。而如何让自身的阳气充盈,则来源于大宇宙中的这个大火球:太阳。


古人云:「善养生者,上养神智,中养形态,下养筋骨。」也就是说,真正的养生,不单单养身,更要滋养我们的心神,荣养我们的心智,涵养我们的生命,是要性命双修,身心俱康。


而现在的人们,整日想的是名利,整日做的是竞争,家庭、社会等诸多的繁杂琐事,影响着人们的心神。神不能聚,健康也就付诸东流了。顺则昌,逆则亡。每日早睡早起,就是顺。每日夜里不睡,早晨不起,就是逆。


「日落而息,日出而作」,这本来就是一种自然的形态,自然的事情,才更接近真理。因此,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早睡早起,身体才会更加健康,精力也会更加充沛。


道家和中医都认为人体有强大的自我修复和调整能力,这是道家修炼和中医康复的重要依据。但是,这种机制属于「先天」,它只有在后天意识完全放弃的时候才会发挥作用。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睡眠,尤其是深度睡眠,人体的另一套机能才能发挥作用。


道家传统观点认为,晚上 7 点到 11 点为戌亥二时,这两个时辰是人体内部阴阳二气的交媾时间。这个时候早睡,体内阴阳二气才能交合,心火下降,肾水升腾,默会中宫,阴阳相交,化生万物,产生体内的能量物质:阳炁(qì)。


产育阳炁的时间为子时,也就是夜里 11 点到凌晨 1 点。刚刚产出的阳炁如黄芽,必须小心呵护,勿使受到伤害。


子时开始生出一阳之炁,至丑时(凌晨 1 点到 3 点)生出二阳之炁,又至寅时(凌晨 3 点到 5 点)生出三阳之炁。此时阴阳二气恰好平衡,成为「地天泰」之象,称为「三阳开泰」。


而卯时,早上 5 点到 7 点,阳气很盛,正好起床做功,采取新生之阳炁,为我所用。这个时候起来散步,或做其他运动,可将此新生之炁,充实于周身,强身健体。这就是早睡早起的好处,以天然炁机寿养自身。 


如果不知早睡,不知早起,体内阴阳不能相合,不能产生人体需要的能量(阳炁/气血),必然消耗原有的积累,等老本吃光了,人也就差不多了。从生活中也可以看到,经常开夜车、过夜生活的人,长期下来,面色晦暗,肤发无光。


很多人,宁愿吃补品,不愿意让体内的能量自由生长;宁愿花钱吃危险的排毒品,却不给身体留出排毒的时间。人是宇宙的精灵,人体的生物节律和宇宙的大环境应该相适应。


还有人以为只要晚睡晚起形成了固定的「生物钟」,并不影响健康,却不知道那只是调整了睡眠时间,并没有调整自身与大环境相适应的生命节律,可悲啊!



早睡早起,儒家的修行


《汉书·贾谊传》:「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对于儒家的要求,做人做学问要勤勉,是必须的,若是能在小时候养成习惯,就会成为自然而然的事,终生受益。


要早起,必然得早睡,若是孩子睡觉晚,玩闹或者做作业到深夜,不但让孩子厌学,还损害健康。


早睡早起的好处,还在于能让孩子珍惜时间,不用等到晚上有时间再学,因为学习在白天就早早结束了,无法拖延,如此以来,自然不会养成拖沓习惯,不会耽于玩乐。


小孩子尽管幼稚,但是因为虚心,因为清扬,所以孩童时的光阴确实贵重,而孩童心目中的世界其实很辽阔。


早起乃修身之事,而所谓修身也不过是修得孩子那朝阳初起般的新鲜与活气。


孩童起初上学,年幼之时,生命有种柔和,有份静气,更时时刻刻,有个「兴」字。孩童时朝阳初起般的清扬之气,其生命昂扬的状态就是孔子所说的「兴于诗」的那个「兴」字。


孔子言必称「礼乐」。而「乐」正通于「兴」。可惜,尽管孔子当年教人,特别标举了这字,但后来他的徒子徒孙,尤其宋儒之后,却始终学不来这「兴」字。正因无这个「兴」字,所以,中国文化在宋以后,开始有了暮气。 


这个「兴」字是兴起,是早起,是一个行为,而对人内心的影响是什么?


老祖宗留了一部《易经》给我们,《易经》有六十四卦,第一卦叫乾卦,表天德。乾卦表的精神,在《易经》里面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个「健」就是刚健,意思是积极、主动、振奋,也就是「兴」的精神。人一早起就懂得振作,懂得自立自强,懂得珍惜光阴,不蹉跎光阴,这个心性上就开始变化了,也懂得突破懒惰的惯性。


孩子养成早睡早起这个好习惯,终身不改变;他立了这个志向,终身不改变,就是自强不息。


早睡早起不但有益于修身,而且对于「孝道」和「齐家」意义重大,可以树立良好家风,影响惠及子孙。


《孝经》:「父母唯其疾是忧。」假如一个人不早起,他睡得很晚,隔天又晚起,他身体就搞坏了,身心都受损。所以按照《黄帝内经》提出的起居有常、四气调神来养身,保全自己的身体,不糟蹋自己的身体,不让身体生病,不让白发人伤心欲绝地送黑发人,就是孝,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养身即孝亲。


古人无不早起,官员更不得睡懒觉,要五更去上朝。俗话说:「早起三光,迟起三慌」。《增广贤文》说「先到为君,后到为臣。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朱子家训》:「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这里的「黎明」不是现在说的天亮,而是寅时,指现在的凌晨 3 点到 5 点。


一个人睡得很晚,起得自然也晚,精神会非常颓靡、懒散,对家庭影响也很大。所以曾国藩认为,「晏起」,晏起就是晚起,「为败家之凶德」。晚起是不好的行为,这个行为慢慢会把家败掉。


曾国藩的家道经营得很好,几百年来,他的家族一直出很多优秀的人才,不简单,他的话给我们很好的启示,他又说,「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勤字工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一代疏懒,二代淫佚」。



























新千年的钟声已经敲响,二十一世纪的曙光正普照着大地。在新的千年来临之际,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以不同的形式迎接它的到来,有欢呼,有期盼,共同祝愿在新的千年里世界和平,人类幸福。


千年伊始是龙年,中华大地尽欢腾。在二十世纪中叶站起来的中国人,更懂得新世纪到来的意义。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中华古国英姿焕发,为迎接二十一世纪的到来,首都北京筑起了中华世纪坛,平安而响亮悠长的钟声鼓起了中华民族腾飞的风帆,带着中华儿女的祝福回荡在华夏大地,同时也在倾诉着上个世纪中华民族的曲折历程和奋斗呐喊,激励着全体中国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统一大业和世界和平继续奋进。


在新千年里,传统的道教将与世界各种文化和宗教同在,无形而有形的大道将与世人同在,呵护着每一个人,保佑一切存有善心及正义感的人们福生无量,平安吉祥。在此时刻,让我们心存真香,为新千年来临祈祷,祈愿乾坤明泰、地发祥烟、万物繁荣、气象清圆,祈愿国泰民安、世界和平、人类和谐、正道兴行。这是我们对生活在新的千年里的人们的诚挚祝福。


古老的道教,成长于中华沃土,根植于华夏文明,道性自然,法用无穷,理合天人,利益群生,关爱人生,与时并进,故能经久而活力犹存。当今社会,文化多元、经济一体已成潮流。文化上的交流促进了不同群体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不同信仰间的对话增加了人们之间的宽容与友爱。这正符合道教所提倡的'慈爱和同'的主张。我们期盼每一个人都能以'道'一样宽广的胸怀接纳不同的文化,吸取不同文化的思想精华,人们的精神世界由此而更加广阔。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既可不失自我文化本位(这是非常宝贵的),又可广取博纳,以促进人类的健康繁衍和世界的可持续发展。道教有着精深的哲理,其道法自然的原则、天人合一的旨趣、积极的生命精神,已为世人所关注;《道德经》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不同肤色的人群中流传,道教文化正在国际间的文化交汇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作为道教思想文化的继承者,我们有责任将她发扬光大,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道教的发扬光大,需要走出一条更新发展的路。更新就是要重塑形象,既执信我们固有的信仰,又倡导适合当代社会的教义内容,使之不断丰富,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发展就是不要固步自封,满足现状,必须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出新的活力,深厚的道教思想文化才不至于被烟尘埋没,道教文化所具有的智慧光芒才能喷薄而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道教的更新发展,不在于她的外在形式的变化,而重要的是让她的思想文化与当代人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给人们的生活以启迪。所以,在新千年开始之际,我们积极倡导生活道教。所谓生活道教,就是要将道教的精神、道教的智慧从各个方面贯彻到人们的生活中,立足于生活,利益于生活,圆融于生活,从而达到不离生活而又升华生活的目标,即由'人道'而至'仙道'。因此,生活道教就是给人们提供一种生存的智慧,引导人们妥善处理好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从而获得圆满的人生。道教的教义思想中包含着许多生活的哲理,如贵生乐生的生活态度、顺应自然的行为原则、慈爱和同的处世方式、虚静致远的宽广胸怀、清静恬淡的精神境界、抱朴守真的价值取向、崇俭抑奢的生活信条、性命双修的养生思想、天人和谐的生态智慧等,对当代人的生活都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对生命的追求,并不仅仅是物质享受,重要的是精神升华。务道修行的历程就是要引导人们重生乐生,懂得人生、觉悟人生、升华人生。道教所主张的人生,是一种艺术般的人生。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过着诗化般的生活,无拘无束、知足常乐地享受人生。道教引导人们放眼于广袤无垠的天地自然和历史长河之中,从一时一事的是非、得失荣辱中超脱出来。淡泊名利,随遇而安,流逝了的不去强求,来到了的也不躲避,不因丰厚的物质生活而欢悦,也不因贫贱简陋的处境而忧虑,不为个人的私欲所缠绕而使心神不安,不因个人的不遇而情绪波动、怨天尤人,而是始终如一地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道教的这种思想能够引导人们冷静地面对曲折的人生,勇敢地承受无法避免的挫折和磨难,从而保持心理的平衡,确立健康的人格。无论人生的失败者还是成功者,都可凭借它诗意地栖居在这大地上。


我们期盼,道教的生活态度能够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人生意义、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陶冶情操,高尚道德,升华精神,从而创建美好的人生,和谐的环境。


让我们为新千年的到来祝福,为人类的美好祝福,为所有的生命祝福。

青城山道教源远流长,唐末五代著名道士杜光庭(850--933年)在其所著《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中说:'益州(今成都区)西南青城山,一名青城都。山形似城,其上有崖舍赤壁,张天师所治处。南连峨眉,中有洞天,诸灵书所藏。'清末彭洵(1825-1896年)所撰《青城山志》谓黄帝时有宁封,居山修道,时人谓之'宁封子'。他曾在山中向黄帝授过御风云的'龙?之术',黄帝筑坛拜其为'五岳丈人',故后世又称青城山为丈人山,今山中尚存古黄帝祠、龙?栈道。汉末,有称为'蜀中八仙'之一的阴长生入山修道。东晋著名道教理论家葛洪(283-363年)所撰《神仙传》云:'阴长生者,(河南)新野人也,汉皇后之亲属(东汉和帝阴皇后的高祖),少生富贵之门,而不好荣贵,唯专务道术。闻马鸣生得度世之法,乃寻求之,遂得相见。……(马鸣生)乃将入青城山中,煮黄金为土以示之,立坛西面,乃以《太清神丹经》授之。'葛洪在其代表作《抱朴子─内篇─金丹》中又说太清神丹法出于元君,元君为老子之师,'汉末新野阴君,合此太清丹得仙。'北宋进士张君房在《云笈七签》中,将青城山列为道教十大洞天中的第五洞天(洞天系指上天遣群仙统治之名山)。


奠定青城山为道教名山地位的是东汉顺帝时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公元34-156年,江苏丰县人)。顺帝永建元年(126),他入蜀居鹤鸣山(在今四川大邑县鹤鸣乡境内),用'黄老之学'改造古代巴蜀的'五斗米道',创立了天师道(元代衍变为正一道)。鹤鸣山与青城山毗邻,故张道陵亦时常入青城山传教。北宋太常博士乐史(930-1007年)所撰《太平寰宇记》云:'(张)天师立青城治于其中'。《云笈七签》亦记载张道陵所立二十四治,又列举后加之八游治,青城治为八游治之一,称是系师张鲁(张道陵之孙)所立。杜光庭《青城山记》谓:'山旁有誓石,天师张道陵与鬼兵为誓,朱笔画(划)山,青崖中绝,今验断处,石并丹色,阔二十丈,深六七尺,望之赩(音xì,赤色)然。'即今'掷笔域槽'(又名'涮笔槽')是也。杜光庭还在《修青城山诸观功德记》中提到张道陵所立的天地日月石刻、羊马台、天师坛等遗迹。


李家道(后融合于天师道)的创始人李阿,三国时居青城山修道。葛洪《神仙传》云:'李阿,蜀人,传世见之不老。常乞于成都市,所得复散与贫者。夜去朝还,莫知所止。或往问事,阿无所言,但占阿颜色欣戚,即知吉凶,如此候之,未尝不审也。有占强者,疑阿异人,常亲事之,试随阿还所宿,乃在青城山中。'前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易心莹(1896-1976)所著《青城指南》亦云:'仙人李阿常游于此'。占强为李阿弟子,元代赵道一所撰《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列占强为'岷山七圣'之一。


葛洪《抱朴子─内篇─金丹》称有岷山丹法:'道士张盖?(音tá)精思于岷山石室中',而岷山第一峰即青城山也。葛洪又说:'古之道士,合作神药,必入名山',并列青城为可以精思仙药之名山。自阴长生、张道陵、李阿、占强、张盖?等人入山修道后,历代高道炼师,纷至沓来。道家之西蜀丹法,其渊薮应在青城山。


魏晋时期,青城山有著名道士范长生(约188-318年)。南宋祝穆《方舆胜览》云:'碧落观即长生观,在青城山北二十里。昔有范寂,字无为,刘先主(即刘备,162-223年)时栖止青城山中,以修炼为事。先主征之不起,就封为'逍遥公',得长生久视之道,刘禅(207-271年)易其宅为长生观。'唐初陆德明(550-630年)《经典释文─叙录》引《李蜀书》曰:范长生'隐居青城山,自号蜀才。'魏征(580-643年)所修《隋书─经籍志》谓范长生曾注《周易》十卷、《老子》二卷。范氏居青城山修道,博学多才,精通天文术数,拥有部曲千余家,为当时天师道首领,'蜀人奉以为神'。他曾以粮饷资助成汉李氏政权士卒,被李雄拜为丞相,封西山侯,尊称为'范贤',并免征其部曲的军粮。他死后,李雄又立其子范贲为丞相。东晋永和三年(347),成汉政权灭亡,李氏旧部又拥立范贲为帝,继续与东晋王朝对抗。失败后,范贲余部隐遁青城山。遭此挫折,东晋后期青城山道教一度沉寂。


隋唐时期,青城山道士著名者有李珏、赵昱、赵元阳、徐佐卿、王仙卿、殷九霞、甘道荣、罗公远、刘无名、张素卿、薛昌、叶法善、杨通幽等人,而以杜光庭最为出类拔萃。杜氏系浙江缙云人,隐居青城山白云溪,潜心研究道学,著述颇丰,为上清派领袖,人称'扶宗立教,海内一人而已'。其所著《青城山志》,开青城山修志之先声。北宋张唐英所撰《蜀?杌》谓杜光庭'隐青城山白云溪,授(前蜀皇帝王衍)道箓于苑中'。清初翰林院检讨吴任臣(1631-1684年)所撰《十国春秋》谓杜光庭'居青城山,号东瀛子'。杜光庭结庐处称'云溪山居',他在这里写成《道德真经广圣义》、《太上老君常说清净经注》等教理研究论著。并搜集整理因战乱散佚的道经三千卷,编成《三洞藏》。他还对道教斋醮仪礼和音乐进行整理规范,认为道教音乐能调和心志,使人接近于道,曾说:'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心,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为此特编《道门科范大全》八十七卷,至今羽流咸宗之。后蜀明德元年(933),杜光庭羽化于'云溪山居',葬于清都观(遗憾的是,其墓之确切地址至今仍未发现)。现白云溪畔尚有'杜光庭读书台',供人凭吊。南宋淳熙元年(1174),大诗人陆游(1125-1210年)来此,赋七绝一首,诗云:


山中犹有读书台,风扫清岚画障开。

华月冰壶依旧在,青莲居士几时来。


与杜光庭同时的青城山常道观道士张素卿,是一个著名画家。宋代黄休复《益州名画录》云:张素卿'乾符中(874-879年),居青城山常道观。……素卿有《老子过流沙图》、《五岳朝真图》、《九皇图》、《二十四化真人像》、《十二仙真像》。……王蜀先主(指前蜀皇帝王建)修青城山丈人观(即今建福宫),请素卿于丈人真君殿上画五岳四渎、十二溪女、山林溪沼、树木诸神及岳渎曹吏,诡怪生于笔端,观者无不恐惧。'后蜀皇帝孟昶(919-965年)诞日,有人以张素卿画《八仙真形图》八幅祝寿,孟昶观赏后叹曰:'非神仙之能,无以写神仙之质!'张素卿还重兴青城山常道观,得到唐僖宗手敕褒奖:'编其事于国史及幸蜀碑内'。


元代赵道一所撰《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载道士薛昌:'唐天宝间(742-755年)栖止于蜀青城洞天观,忽得商陆酒钦之,耳鼻血流,死经三日,蹶然而苏。肌肤洁白,容状顿少,身轻目明,势欲飞举。数里之外,洞见远近,虽山林崖?,不隔视听。时玄宗崇尚至道,节度使延至宾馆,欲乘以馹骑(驿马)送京师,忽失所在。或有见在大面山者。'薛昌隐居的大面山,又称赵公山,海拔2434米,为青城诸山的最高峰,今洞天观尚存薛昌浴丹井。


杜光庭《仙传拾遗》记唐文宗时(827-840年),刘无名求诣真师,访寻道要,入青城遇一真人求道,'真人指一岩室,使栖止其中。复令斋心七日,乃示其阳垆阴鼎,柔金炼化水玉之方,伏汞炼铅朱髓之诀。谓之曰:'胡刚子、阴长生皆得此道,亦名《金液九丹之经》。''刘无名按真人所示丹诀修炼,三年乃成,'入青城去,不知所终'。


《耳目记》载唐武宗李炎(841-846年在位)患心热之疾,百医束手,'时有言青城山邢道士者,妙于方药,帝即召见之。道士以肘后绿囊中青丹两粒,取梨数枚,绞汁而进之,帝疾寻愈。旬日之内,所赐万金,加广济先生之号。'


晋代干宝《搜神记》谓:'西川费孝先,善轨革(即四柱预测术),世皆知名。'北宋苏轼(1031-1101年)所撰《东坡志林》云:费孝先遇青城老人授以《易》及轨革卦影之术,四方治其学者,所在而有。唐代对著名道士叶法善,'师青城山赵元阳,受遁甲术。'


《仙传拾遗》云:'杨通幽,本名什伍,广汉(郡)什邡(县(人)。幼遇道士,教以檄召之术,受三皇天文,役命鬼神,无不立应。(唐)玄宗幸蜀,自马嵬之后,属念(杨)贵妃。近侍之臣求访方士,或云什伍有考召之法,征至行朝,于内置场,以行其术。前二日,于九天之上,九地之下遍访,皆不知其所。三日后奏,于东海蓬莱群仙所居,有上元女仙太真者,即贵妃也。谓什伍曰:'我太上侍女,圣上太阳朱宫真人,偶以宿缘世念,降谪人间;自后一纪,自当相见。'乃取开元中(712-741年)所赐金钗钿合各半,玉龟子一,寄以为信。什伍以此物进帝,帝潸然良久,曰:'师真得道之士也。'赐名通幽,特加礼异。问其所受之道,(通幽)曰:'臣师乃西城王君青城真人。''


宋代张世南《游宦纪闻》云:'世南在蜀中,遍访林下人,求独炼法,鲜有能者。忽一日,得青城山道友传授,云《丹经》谓:捉得龙,伏得雄;言雄黄见火则飞走为烟焰,最难伏也。其法用雄黄不拘多少,研细,坩锅内煅令通红;取出,窜雄黄入焰硝内,急用桃枝搅转,即成水矣。急倾出瓦碟内,微侧碟子,则清者一边,俟凝取出,去粗者研细;以宿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丸至七丸,如前法。雄黄一两,大约焰硝一钱,此丹灶家秘法。'


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云:'青城山上官道人,北人也。巢居食松?(音chǎo,松子炒熟后磨成的粉),年九十矣。有人谒之,但粲然一笑;有所请问,则托病喑(音yīn,哑)。余见之于丈人观,忽自语养生曰:'为国家致太平,与长生不死,皆非常人所能。且当守国使不乱,以待奇才之出;卫生使不夭,以须异人之至。不乱不夭,皆元异术,惟勤而已。'


青城山自成为道教神仙洞府,羽士修真之地后,皇帝大臣,文人学士入山修醮祈福、访幽探胜者甚众。唐代,青城山道教受到了历朝皇帝的重视。开元十九年(731),玄宗立五岳真君祠,青城丈人为五岳之长,置青城山丈人庙,选德行昭著道士五人,焚修供养。杜光庭在《青城山记》描述道:'青城山丈人真君像,冠盖天之冠,著朱光之袍,佩三亭之印,以主五岳,威制万神。开元中明皇感梦,用夹紵制像,送于山中。'唐玄宗避乱蜀中,敕修青城山上清宫上皇殿及延庆宫,以示尊崇,并敕道士王仙卿就黄帝坛修醮。唐僖宗入蜀之年又敕青城山道士修醮祈福,'山中修灵宝道场周天大醮,神灯千余,辉灼林表。'


北宋欧阳修(1007-1072年)所撰《新五代史.前蜀史家第三》载前蜀咸康元年(925),王衍'与太后、太妃游青城山,宫人衣服,皆画云霞,飘然望之若仙。(王)衍自作《甘州曲》,述其仙状。'王衍一行住山旬日,徐太后、徐太妃有游青城山诗十六首,勒之于石,并被后人收入《全唐诗》。


唐以来,文人学士多慕青城之名而上山访幽探胜。杜甫(712-770年)《丈人山》诗:


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


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


丈人祠西佳气浓,绿云拟住最高峰。


倩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时冰雪容。



晚唐章孝标游青城山上皇观诗:


烟霞华盖七星坛,想象先朝驻禁銮。


辇路已平栽药地,皇风犹在步虚坛。


楼台蜃气晴萧索,杉桧龙身老屈蟠。


翻感惠休并李白,剑门空处望长安。



唐末五代诗人唐求《范贤观》诗:


数里缘山不厌难,为寻真诀问黄冠。


苔铺翠点仙桥滑,松织香梢古道寒。


昼傍绿畦薅嫩玉,夜开红灶燃新丹。


钟声已断泉声在,风动瑶花月满坛。



北宋范成大(1126-1193年)《再题青城山》诗:



万里清游不暇慵,双旌换得一枝筇。


来从井络直西路,上到江源第一峰。


海内闲身输我佚,山中佳气为人浓。


题诗试刻崖前石,付与他年藓晕重。


明代杨慎(1488-1559)《青城山》诗:


浩浩洪流带白沙,盘盘丹磴绕青霞。


渔郎源水寻无路,羽士壶山别有家。


玉女房头交让木,宝仙洞口太平花。


采真他日重期子,烟驾云装两鹤车。


前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易心莹(1896-1976年)《青城山明末庆符王陈妃梳妆台》诗:


水月山花万种愁,镜妆高处晓云收。


迷离蝴蝶传金粉,宛转峨眉想玉钩。


香草有情台畔绿,溪光无语庙门秋。


红颜寂寞知多少? 不及荒寒一墓丘。


今天颇负盛名的青城山洞天乳酒,其历史可追溯到唐代。杜甫《谢严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瓶》诗:


山瓶乳酒下青云,气味浓香幸见分。


鸣鞭走送怜渔父,洗盏开尝对马军。


范成大《吴船录》记其游青城山诸道观所见,谓丈人观'真君殿前有大楼,曰玉华,?飞轮奂高大华美而壮丽),极土木之盛。殿四壁,孙太古(孙知微)画黄帝而下三十二仙真,笔法超妙,气格清逸,冠于西州。两庑古画尚多,半已剥落,惟张果老、孙思邈二像无恙。'并述青城山道士斋醮:'夜,道士就殿前作步虚仪,方升坛有火炬出殿后岩上,色洞赤,周旋山顶,有顷变灭。'记上清宫所见:'夜有灯出四山,以千百数,谓之圣灯。圣灯所至,多有说者,不能坚决。或云古人所藏丹药之光,或云草木之灵者有光,或又以谓龙神山鬼所作,其深信者,则以为仙圣之所设化也。'谓长生观'有孙太古画龙虎二君,在殿外两壁上。笔势挥扫,云烟飞动,盖孙笔之尤奇者。'


南宋洪迈(1123-1202年)所撰《夷坚丙志》云:'永康(军)青城山,每岁二月十五日为道会,四远毕至,巨室张氏、唐氏轮(流)主之。会者既集,则闭观门,须斋罢乃启。'又谓:'青城道会时,会者万计,县民往往旋结屋山下,以鬻茶果。'这说明唐宋时期的青城山,道教节日已经形成了盛大的民俗活动,也说明了青城山道教在民间颇有影响。

随喜转发,功德无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