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豆制品,痛风患者最大的误区

 龙在天中 2016-08-10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豆制品是普遍又健康的大众食物。而在痛风患者的认知中豆制品似乎一直是高嘌呤食物,甚至一些医务人员也这样认为。但事实果真如此吗?豆制品是高嘌呤食物吗?众所周知,发生痛风的大多数是经常大鱼大肉,喜欢吃海鲜和河鲜,而素食主义者的很大一部分食物以豆类食品为主,但为什么素食主义者的痛风并不高呢?

豆浆

豆浆在制作时会加入大量水分,故而豆浆中所含嘌呤已经被稀释,每日喝一杯豆浆并不会引起嘌呤摄入量的明显增加。每日喝一杯豆浆(注意不是大量)并不会引起嘌呤摄入量的显著增加。喜欢喝豆浆的痛风患者,在痛风缓解期,喝一杯豆浆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要注意,在喝豆浆的同时,相应减少肉类的重量。但是豆浆仍然不及豆腐干安全,这是因为豆浆中还含有草酸和植酸,他们对于尿酸的排出不利,对肾结石的预防也不利,大量喝豆浆是不明智的。

豆腐

豆腐是许多人推崇的健康食品。它是以黄豆、青豆、黑豆为原料,经浸泡、磨浆、过滤、煮浆、凝固和成型等工序加工而成的。豆腐及豆制品的蛋白质含量比大豆更高,而且豆腐蛋白属完全蛋白,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其比例也接近人体需要。对于痛风患者,豆腐不等同于黄豆。黄豆的嘌呤含量高,这是无疑的。每100克黄豆中含有75~150毫克的嘌呤。而豆腐,特别是含水量较多的南豆腐,由于其加工过程中嘌呤物质流失转化,其嘌呤含量仅有13毫克左右,远远低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食品。

肉类和豆制品的差别

虽然在同等重量的前提下,豆类嘌呤含量与瘦肉类相似,但须注意的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豆类与肉类的摄入量却相差较远。我们可以进行比较:100 g瘦肉相当于1块半大排大小,这很容易在一顿丰盛的大餐中摄入并可能超量摄入;但是,每餐摄入100 g大豆就有些困难了。同时,在豆制品加工、制作、烹饪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嘌呤会溶解于水中而被去除,所以,吃同样重量的豆制品,摄入的嘌呤又要比直接吃黄豆少得多。总结下来,我们可以发现摄食豆制品给我们带来的嘌呤含量是有限的。

与肉类相比,豆制品中嘌呤组成有差异 除摄入量不同外,豆制品与肉类中的嘌呤组成种类也有很大的差别。目前发现大豆中嘌呤的组成以腺嘌呤和鸟嘌呤为主,占嘌呤总量的96%以上;而肉类中的次黄嘌呤和黄嘌呤含量相对较高,占嘌呤总量的60%以上。嘌呤组成不同对最终尿酸的生成也会造成影响,因为在代谢时,腺嘌呤转化生成尿酸的步骤繁琐,速率较低,而次黄嘌呤可直接经过黄嘌呤代谢成尿酸,相对直接。

结论

人群研究未见豆制品摄入增加痛风发病风险 美国一项研究对20年中730例新发痛风患者饮食习惯、饮食频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海鲜和肉类摄入量高的人群痛风的发生率也高;而富含嘌呤的植物性食物,例如豆制品等摄入量高的人群未见其与痛风发作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因此,痛风患者适量食用豆制品不会过多增加嘌呤摄入

所以只要控制一天食物中的嘌呤总量,适量食用豆浆和豆制品来代替肉类,是有益健康的食物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