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找回那种感觉zjkzxd

 我的儒山 2016-08-12


找回那种感觉zjkzxd

    为了找回一种感觉,冒着中伏天的炎热,走遍了一条大街,挨个访了每一个店铺,终于得以实现。
   前一段时间,从网络上看到一则关于张家口最后一家“国营理发店”的报道,那种怀旧之情感染着我,便有了去体验一次的想法。差前赶后,8月11日这天,头发稍长,感到该理发了,应去那个理发店一趟。
   一大早,乘坐公交车到距离建设桥附近的车站下了车。向南折返不多远,就是建设桥。从桥上过去,便是从桥西到了桥东。在建设路向前走三百米的样子,就到了商务路(本是商务街,为了统一南北路的叫法)的南路口。报道上说是在一个路口,就留心在路口观察。没有看到理发店,就进了商务路,一直往北走。两边的大小店铺,挨个的看。走到商务南横街 ,就又格外的注意寻找。接着左拐往西,没有多远,到了花园路口。顺着花园路往北到了商务北横街。在路口看了一番,沿着往东走到商务路交叉口。又左右打量无果。进商务路往南,一直又走到南横街口,左拐走到了钻石北路。接着返回,又到了商务北横街。无奈,索性到商务路对着的小巷里面看看。走进去四五十米,不像街道的样子,原路折返。此时,看到路边树荫下有两个遛鸟的光着头的老者,他们饶有兴趣地谈论着什么。我走向前去,说了声打扰了,他们便止住话题,由我询问。二人听后,便详细指给我具体位置,并介绍了该理发店是他们常常去的,有这样服务的理发店几乎没有了;还说到也有挺远地方的顾客,专门来这里的。我告别后,直奔理发店来。回头想笑,在这个地方转了几圈,愣是没有看到。
理发店,就在商务路与商务北横街交叉口的西南角一座楼的一楼。但楼的高出悬挂着“住宿”的醒目 “广告”,给人是旅店的感觉。没有料到,这里就是理发店,楼上是一家旅社。店门朝东,北面有个窗户。在门上和窗户玻璃上,写有“理发”大字。在大树的遮阴下以及门前的商贩摆着的摊位,理发的字样不易被人看到。
进入店来,有两位师傅正在忙活。其中一个师傅的顾客刚好从椅子上起身,理发结束。又无别的顾客,我就落座了。就在这时候,陆续进来顾客,便排起队来等候。我此时满头大汗,坐下来也正好休息。师傅先用梳子梳一梳头发,“厘”清原来的发型。师傅拿起推子,麻利的剪了起来。几分钟过后,长发剪去,便觉得凉快了许多。师傅问是否刮脸,我说是的。来这里,就是要体验过去的那种“享受”,找到那种感觉的,不刮脸,不就是白来了吗?当然,这些话没有说出来。
师傅将平时插在椅子背后靠下位置的“靠枕”,取出来,熟练地放入椅背中央的槽内。再把用左手将椅背向前扶了扶,右侧身用右手,拨动了一个控制手轮,椅子背便可以向后躺了。师傅用左手托着,让我缓缓躺好。此时我微微闭着眼睛,似乎感觉回到从前的理发店。默默等待着师傅下一步的工作。片刻,师傅用胡须刷,在我的胡须处、下巴,均匀地涂上了热乎乎的剃须膏(过去好像是肥皂沫),给人一种舒适感。这时,听得耳旁一阵背刀声,“歘……啪”“歘……啪”“歘……啪”的节奏如同一种旋律,很是美妙。听得背刀声结束,就知道师傅开始刮脸了。师傅从右面的下巴第一刀,接着刮上唇,而后面颊、两腮,最后是脖子;之后转到左侧,同样的程序,完成了刮胡子。脸部,从面颊上部、下眼睑,到额头,全面挂了一遍。此时,实实在在找到了几十年前理发的感觉,准确的说是刮脸的感觉。期间,师傅又背了两回刀,但时间没有开始时的背刀时间长。这时,我睁开眼,等待师傅将椅子背的升起。师傅将手轮搬动,左手将椅背扶起来,我顺势坐了起来。师傅将椅子固定好,顺手就把“靠枕”取下,放到原来的位置上。
该洗头了。师傅把温度合适的水,淋湿头发,再将洗发水(过去都是肥皂水)涂上,双手十指轻轻揉搓,然后用清水洗一洗;再次涂上洗发水,重复一次,用水洗净。师傅将一块热水洗过的毛巾递到手里,随我擦拭。我擦过后,头上、脖子的汗迹,统统除去,彻底凉爽了。回到椅子上,师傅给我修边。当今的理发,修边很是简单,用保险刮脸刀轻轻一刮便是完成。而传统的修边,还是用刮刀,从鬓角、耳根、到脖颈处,一一刮净,才算完整的。
     其实,更完整的,也就是在国营理发店普遍的时候,也不常见的服务项目了,那就是掏耳朵、捶肩背了。较小时候去理发,看到大人们享受的这种服务,不大理解。长大后,这种服务便少了。因为理一次发,要排队很长的时间;大概理发师们在那种情形下,也就顾不得了吧。随之也就“失传”。不过老来无事,曾在下花园区闲住,找到一家老师傅开的一个不起眼的门脸,还保持着这个捶背手艺,至于掏耳朵,也还是比划了一下,未真的掏了。后来,因为拆迁盖楼,这个小店已经消失了。每当我到了那个地方,都会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
    我离座付款,另一个顾客便落座了。当年,国营理发店,除了少数顾客交付现金,多数是统一的“洗理票”。这是工作单位给职工的洗澡理发的福利费而换成的票。单位福利费的不同,发的多少也不一样。我的记忆,当时的票面为三角,有没有别的面值,不得而知。因为我理发时,父亲给我一张票,因为小孩子不刮脸,交一张票还找回五分钱。因为我在询问理发店位置的时候,两位老者已经告诉我,理发10元,刮脸5元。我拿出一张20元的人民币,递给了师傅,她找我5元。师傅马上开始给顾客打理。
    此时,我已经体验完了理发刮脸的全过程。就向师傅说出拍照几张图片的请求。师傅很是支持,还帮助我摆弄椅子的状态。这间理发店,正对门,一溜摆着三把椅子;进门左手处摆着一把。门口处一条长椅子,是为顾客顾客等候使用的。在南墙中间,有一个门,里面有半间大小,安置着两个洗头的浴具。最引我注意的,则是墙上挂着的一张奖状,这是二十年前的桥西区商业局党委颁发的。我一边拍照,一边与等候的顾客闲聊。有的顾客与师傅之间也穿插聊着。从聊的内容来看,可以判断他们都是熟人,不只一次光顾这里。我不能够像记者那样深入采访,何况,从已有的报道内容看,对这个理发店基本上都介绍了。看到师傅在忙,也就不便更多打扰。我询问了为我理发的师傅尊姓,于是向贺师傅道别。
    我顶着烈日走进茫茫人海。乘坐公交车返回途中,我在想,这体验的何止是理发刮脸的那种感觉,似乎有更多的一些感觉,还潜在我的心底。
 
 
  
 
 
 
 
  

为我理发的贺师傅(网络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