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辛:《经典中医概论》21

 章木匠 2016-08-13

祝福的力量

同学:想问两个问题。第一,您第一天讲到“形与神俱”,如果一个人朝思暮想,神放在别人身上或一件事情上的时候,神就跑掉了。那么我想问,如果神放在别人身上的话,会补到那个人吗?

李辛:会的,比如我们经常写信会说:祝您快乐。这像中医的祝由科,是有力量的。我们唱歌:祝你生日快乐。这里不光是一个意念,意念只是一个password,它背后接通的是一个很大的力量。

比如你在Google或者百度上写上“祝你生日快乐”,出来的是无数的祝福信息,接通了“祝福之海”。其实我们的每一个思想、每一个念头和每一句话,都会接通其背后的力量。

如果你给人的祝福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很单纯的,那个力量是非常大的。

所以,当我们和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环境相处,即使有不好的地方,不要轻易全盘否定。无论是不是至亲好友,我们对人不要有很强烈的伤害或者怨恨的念头。

现代人熟悉法律,只关注行为和语言上的伤害,因为会被控告和谴责。但其实,伤害人的念头和想法,同样是伤害,如果你一直陷在在这样这样的念头和思想中,意味着你接通了无量无边的“怨毒之海”,则是于人于己更大的伤害。

一切的源头,在于无形的思想、精神,然后才有了能量,然后才有了物质。所有的病,或者这个世界的开始,都是这么来的。

同学:您讲针灸、按摩的时候要“用心,这和平常大家说的“用意念”是一回事吗?

李辛:关于打坐、扎针的意念问题,大家都有很多疑惑,我简单解释一下,供大家参考。

有两种情况。第一种,你想他一下,祝福一下,就像接通“password”,然后就完成了,后面该干嘛干嘛,你已经忘掉这件事,也暂时忘掉他,也忘掉了当时的状态。

第二种,一个意念起来了,但一直在念念不忘的状态,这个就过了,是一种“执念”。比如扎针的时候,也有这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经过诊断交流,医生明确了治疗目标和手段,然后进入针刺阶段,以一个简单、安静的心态把针扎进去;第二种,扎针的过程中,一直在执念,我要补补补这个穴位。

第一种状态产生的效果,比第二种要大的多,而且是放松的、流动的。

同学:老师,第二个问题:按摩、扎针的时候,跟病人是联通的,或者融为一体的。有的书上写过,病人会有病气,这样的话,医生怎么来保护自己?调整自己?

李辛:首先,每个人的能力和能量都是有限的,对自己真诚些,不要强迫自己去做不想做的事情。

比如,这个人我不想拥抱,那干嘛一定要拥抱呢?当这个病人我治不了,或者心底里抵抗、疑惑、恐惧的时候,那就不要强迫自己,因为会有其他合适的医生来处理。一切都是在流动的,每个人有他独特的作用,有他所能所不能,你只需要做好所能的那部分就行了,这样会安心很多。

第二,不是那么容易就达到你所说的“联通”、“一体”的,需要医生本身的身心禀赋,长期的内在训练、规律的生活……

如果你已经到了可以联通的阶段,是应该恭喜的,这个阶段你自己会有一些直觉和感受,来帮助你判断“病气”的强弱,以及你有没有能力治疗。

另外,如果你有能力联通,但开始害怕担心,说明你心身的能量、正气确实还不够足,不要硬着头皮告诉自己别害怕。当你心身的能量充足,自然不担心害怕,病气也自然无法侵入你。我们要做的,是调整好自己的心身能量。

图片 

在这个阶段,也是需要训练忍耐力和清晰度的时候,与“病气共存”,就像开车过马路,是有各种潜在的危险,但也是可以学习、避免的。会经过很多年,慢慢的你的能力也会提高,就像从一个不经风雨的小孩子,发展为成熟、稳定、强壮的成年人。

曾经有一个学生,他的按摩技术非常好,也认真学习,后来到了这个阶段,可以感受到一些简单、表层的邪气和病情病势,但他定力不够,疑神疑鬼,停留在这个阶段一年多,后来结婚了,加上一些家庭原因,转行去做销售了,又过了五年再见面,他很怀念做医生的感觉,但是回不来了,因为精神的清晰度和定力都已经消耗了。

所以,先不要想那么多,能不能到“感知邪气”这一步,还需要坚持不懈的训练和学习,相对稳定的生活。
 

图片

 

不急于填满“空白”

同学:神的状态,成人可以自我察觉,那孩子呢?很多孩子不能够自我表述,而且很多家庭是隔代喂养,老年人对孩子的神可能更加不会关注。

现代儿童的问题蛮多的,比如很小就得癌症、高血压、糖尿病,或者其它的慢性病,这类孩子应该怎么帮助呢?

李辛:我的老师宋祚民先生是儿科专家,我的病人中孩子也很多。成人之间的交流,是在语言、行为水平交流的。我给你个桃子,你还我一个猕猴桃,或者我说了这个,你回应那个。比如领导会说,这事你怎么看?工作完成没有?大多是表层交流。

跟孩子交流的模式,不是这样的。比如你看了一个电影,心里有点难受,你和某人聊聊体会,这是比较深层的交流,也说明你们是比较亲近的。

再深入一点的,是更细微的情感交流、内心呼应,比如两人在喝茶,刚开始在喝,在说话,过一会,好像没什么要说的了,但是心里面不会急着找个什么话题说,找个事情做,不会惊慌。

现在很多人会惊慌这个突然出现的“空白”,比如饭桌上本来热火朝天,突然没声音了,很多人会惊慌,然后赶紧说个笑话再把场子热起来,这个要注意。其实当“空白”出现的时候,才是那些表面的习惯性社会约定模式正在散掉的状态,人内心深层次的东西开始显现的时候,在那个时候,才有可能形成真正的交流和谈话。

可惜成年人一起的时候,多半是在“习惯性社会约定模式”,谈论由媒体推送给我们的“固定内容”,当有机会一个人独处,或者一圈人的表面风尘退去的时候,很多人又会习惯性的拿起手机,打开电视,把这个珍贵的、安静的“空白”填满。

我们在跟孩子交流的时候,有一点是现代成年人需要留意的,除了听他说什么,要什么,更要体会的是,在这样说话的时候,孩子的内心状态。

这个很简单。比如说,你在坐公交车的时候,旁边的人,你能感觉到这个人是高兴的还是难过的,对吧?当你去跟人谈判的时候,你能够知道跟这个人谈话,不能太咄咄逼人,要不会僵局,或者,跟那个人一定不能说话太重,会伤到他。对吧?

图片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能力。所以,对孩子也是这样,要用心体会。但是我们很难用一个相对简单的状态去看问题、去交流,我们节奏太快,要应付的事情太多,往往总是处是在救市应急的焦虑状态,一看到孩子某个情况,就会有很多担心,会顺着大众思路想一二三四五……未来的那些可怕的事情,往往忘了当下和孩子共处、联通、一体的那种感觉。

跟父母长辈的交流也会有这个问题,因为无论是对父母或者孩子,我们都担心他们不够健康不够好,所以看到父母的时候,看他怎么又这样了,总想要管制或者改变,会想很多,如果家人的交流只有这些“预防性”、“治疗性”等目的很强的言行,会失去当下的真实交流,我们会忽略父母长辈真实的需求。

什么是当下的真实交流?可能只是陪他在一起,两个人不一定要找个话题说,就随便聊聊,陪在边上看看书报,坐一坐,大家都挺舒服的,老人需要的是这个东西,孩子需要的也是这个东西。

对待孩子也好,老人也好,需要的是处在不那么用力,不那么有目的,不是总想要去做什么的状态,也没有那么多担心和时刻准备着救火的那种状态。如果你处在一个相对心平气和的生活状态,可能你的事业也容易保持在这个状态。
 
--------------------------- 

主讲人:李  地点:北京 辛庄师范 

文字校对:甘露泉 青莲 甘草·巴比 奕阳 

文字整理:定鱼知楽 昨夜西风 庞贝之石 蝶儿 采三影 窗外别名  黑猫 三界 蓝色玫瑰 

编辑:光明丫 

校对:李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