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名疲劳烦躁?生物钟紊乱惹的祸!快看看如何“踩点”养生

 YUEDONGKE 2016-08-15



生物钟之谜 

生活中,常感到疲劳?莫名烦躁?年纪轻轻就患高血压等慢性病?注意!这可能是强行打乱生物钟,生活不规律的后果!如何作息更合理?怎样“踩点”,养生更有效?经常熬夜又如何补救…



小编寄语


打乱生物钟,全身都受伤!


 黑白颠倒易患癌

人体夜间过度暴露在灯光之下褪黑素分泌会减少,会增加癌症的易感性。同时,肠道微生物的生物钟错乱会引发肥胖和其他代谢类疾病,增加肠胃道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喜欢赖床伤大脑

早上赖床,然后打仗似的刷牙洗脸,节奏突然剧烈加快会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自主神经紊乱。昼夜节奏打乱,会产生类似阿尔兹海默病的记忆损害。


吃饭不规律伤消化道

胃黏膜上皮细胞每两三天会在夜间更新一次,晚饭太晚,胃黏膜不能及时修复,增加胃癌风险。而进餐后4 - 5小时是尿钙排出的高峰,晚餐吃太晚导致排钙高峰到来时候人已经入睡,这样容易形成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结石。


小编寄语





对照人体24小时时间表,

看看怎样“踩点”养生!

1

---1点      深睡眠期,此时人体对疼痛敏感。

2

---2点      器官大多休息,肝脏分解与排出毒素。此时醒来的话很难再睡着。

3

---3点      器官休息,肌肉放松,血压较低,脉搏、呼吸次数减少。


养生贴士——1-3点 熟睡养肝


此时是肝脏排毒与自我修复的最佳时段,经常眩晕、烦躁不安、抑郁沉闷、多梦的人此时一定要熟睡。睡眠充足,肝气就不会过旺,精神就能保持柔和、舒畅。



1

---4点      器官节律放慢、体温达到一天中的最低值,血流变慢,脑卒中、猝死等突发疾病容易悄然袭来。

2

---5点      经历了3-4个睡眠周期,基本得到充分休息。

3

---6点      机体苏醒,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开始增加,血压上升出现“晨峰现象”,心跳加快,体温升高。

4

---7点      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达到顶峰,新陈代谢进一步旺盛,免疫力最强。


养生贴士——5-7点  起床养肾

此时肾脏活动最强,应早起排尿。肾气盛则生长发育好,肾气衰则衰老羸弱。



1

---8点      全身各激素分泌旺盛,记忆力和工作效率高。

2

---9点   神经兴奋性增强,各系统处于活跃状态,痛感降低。


养生贴士——7-9点  起床养肾

辰时是胃比较活跃的时刻,不吃早餐伤胃。而吃一些谷物、小米粥、燕麦片都能养胃。



1

---10点      精力充沛,创造力非常强,甚至会忽略身体不适。这也是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活跃阶段

2

---11点      人体不易疲劳,心脏活力和心理状态积极。

3

---12点      人的全部精力都已调动起来,但需要补充能量。

4

---13点      第一个兴奋阶段已过去,精神困倦,需要休息。


养生贴士——11-13点 小睡安神

子午觉是中医重要养生法,午饭后血液粘稠度增高,小睡片刻(不超过1小时)能缓解疲劳。



1

---14点      第二个低潮期来临,反应迟缓,办事效率较低。

2

---15点      身体机能重新改善,感觉器官特别敏感。

3

---16点      人体代谢水平较高,关节灵活,血糖升高。

4

---17点     精力再度旺盛,效率更高,嗅觉、味觉、听觉等很敏感,锻炼好时间。


养生贴士—15-17点  运动养膀胱

这个时候是膀胱排毒的时间,适当运动可加快膀胱排毒。此时不妨步行买菜、打羽毛球、慢跑等。



1

---18点      体力、耐力和体温达到最高峰,敏感度有所下降。

2

---19点      血压上升且波动大,情绪不稳定。

3

---20点     身心状态俱佳,思维和反应都非常敏捷。

4

---21点     一天记忆最佳的时间,学习效率最高。

5

---22点     呼吸、心跳减慢,体温和激素分泌水平开始下降,大部分生理功能趋于低潮,最好上床休息。

6

---23点     细胞修复工作开始,一天的疲劳慢慢解除。

7

---24点     身体各器官都开始休眠,最需要休息。


养生贴士——23点  静卧助胆排毒

此时是胆排毒的时间。上床静卧,准备入睡,能让胆经通畅,否则可能导致偏头痛、腿侧部疼痛等,还会让皮肤失去光泽。


不得已熬夜如何补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