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述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原来儒学到了明朝才是主流

 昵称27106408 2016-08-16

中国文化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历朝历代居于支配地位的思想和文化也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我们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历数各朝各代的文化:

1、春秋战国时期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儒家,法家,墨家,道家,阴阳家,兵家等粉墨登场,并没有一个占统治主导的地位的文化,总而言之,当时是各个学派各显神通,但又以法家和儒家两家为主,而且是法家逐渐增强的时期。

2、秦代是以法家立国的朝代,同时也盛行阴阳神仙之术。虽然说秦朝以法立国,但六国虽然被打败,文化依然保持自己的惯性和独立性,所以当时崇法的地方可能只限于关中地区,也就是秦国原来的地盘那一带地方。

3、汉初从刘邦到汉景帝时期好黄老之学,这点大家都是知道的了。

4、汉朝从汉武帝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号称成为了官方主推的文化。但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此时的儒家经学已经吸收了法家、阴阳家等其他学派的思想,大谈三纲、天人感应等,和孔孟提倡仁爱、礼教的儒学已经有很大不同。儒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思想后到了西汉末发展成了谶纬之学,就偏离先秦的儒学很多了。所以,两汉时期的人们主要信奉巫蛊鬼神、图谶纬学,符瑞等思想,董仲舒提倡的儒术只是橡皮图章。

5、魏晋时期,整个社会的文化基调以玄学为主。同时来自印度的佛教也有一定的流行,东汉年兴起的道教也崭露头角,当时尽管京师和地方的学校的教科书依然是儒家经典,但玄学、佛教和道教才是社会的主流文化。

6、到了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大盛,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梁武帝、陈武帝、陈后主都是有名的出家皇帝,当时僧尼、信佛的人数惊人,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同时天师道也在当时非常流行,许多世家大族如北朝的清河崔氏、南朝的琅琊王氏等都是信奉天师道的,王羲之、王献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焕之等人名字中的“之”字就是源自天师道。

7、隋唐时期,佛教发展到了另一个高峰,当时,“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皆归释氏耳”,人才都舍弃儒家拥抱佛教,成为流行。虽然唐统治者佛、道、儒三教并重,但社会以佛道为流行,佛、观音菩萨、玉皇大帝等才是普通民众信仰的东西,儒家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相形见绌。

8、宋朝时期,儒家兼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形成了理学,儒家开始逐渐复兴。特别是在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等理学家的努力下,以及宋朝科举考试平民化的影响下,理学在两宋时期得到一定程度的传播。但值得说明的是,在两宋时期,理学其实只在上层社会少部分人中间传播,并没有对众多普通民众的生活造成影响,事实上,两宋商业的活跃和社会的自由给后世的印象更深,而理学对整个社会的束缚和钳制发生在后世的明清时期。

9、元朝的时候,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儒家的地位很低,甚至被说成“九儒十丐”。

10、循着明朝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和推广,程朱理学开始深入基层民间,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程朱理学也是从明朝开始才真正成为了主导思想。

11、清朝皇帝对程朱理学更是尊崇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或许跟这能更容易控制社会有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