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释道与中国文化(讲座文稿)

 一寸大海 2016-04-03
儒释道与中国文化
           时间:2014-07-03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王杰 

本讲题从三个方面来介绍儒释道与中国文化的内容:1、儒释道思想发展的概貌及其基本特征;2、历史上儒释道三教的冲突与融合;3、儒释道思想对中国文化的主要影响。

 

一、儒释道思想发展的概貌及其基本特征

(一)儒家思想的形成及其发展

儒家创立于春秋末期,创始人是孔子。在孔子思想中,主要是一些关于人生、道德、政治、教育、学习方面的内容。孔子思想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但孔子以后,儒家学派发生了分化,每一派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各不相同,背离了孔子的思想主旨,儒家理论出现了偏差,儒家思想出现了危机。在儒家思想发展最危难的时刻,出现了孟子,孟子承担起了艰巨的历史使命,对孔子以来的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和适当的改革和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孟子又站在正统儒家的立场,对当时各种非儒思想进行了驳斥和批判。经过孟子对儒家思想的捍卫,挽救了儒家思想,拨正了儒家思想发展的方向,使儒家思想的发展又重新走上了正轨。这是早期儒家思想发展的第一次危机的化解。但孟子之后,儒家思想在发展过程中,又走向了强调“内圣”的极端。这样,儒家思想同样又面临着另一种危机。怎么办?战国末期,出现了大思想家荀子。他看到了孟子理论自身存在的弊端及缺陷,挽狂澜于既倒,扭转了儒家思想发展的心性化、内圣化倾向。荀子在以儒家思想为主,融合诸子百家思想的基础上,把儒家思想引向了外王的路径,引向了与现实政治相结合的路径,这样,走向危机没落的儒家思想又一次获得了新生,这是早期儒家思想发展的第二次危机的化解。儒家思想的主要特点就是“内圣”(过分强调道德)与“外王”(功利)的完美统一,简单说就是“修齐治平”四个字。在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只是一种理论上的主张,根本得不到付诸实施的机会。孔孟荀梦寐以求的理想并没有得到实现。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在意识形态的选择上,秦选择了法家思想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历史证明,秦的选择是失败的。秦汉易鼎,汉初统治者针对秦暴政,走了另一极端,采取了与民休息、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黄老思想成为了汉初的统治思想,但历史同样证明,黄老思想不能长久作为指导思想。到了汉武帝时代,国力强盛,经过对各种思想的长期比较、慎重选择,汉武帝最终采纳了大儒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从此从诸子百家中的一家跃升为官方意识形态和主流思想,开始定于一尊,这是儒家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巨大转折。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汉代作为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与孔孟时代的儒家思想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区别就在于作为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是已经完全被统治者篡改了的儒家思想,是完全被神秘化、权威化、经学化了,杂揉了道家、法家、阴阳家乃至谶纬迷信等诸多复杂的成分。

魏晋时期,天下大乱,汉代大一统的局面不复存在,玄风大盛,思想上无拘无束,强调以自然为本,尊崇老子、庄子及《周易》,在思想上和思维方式上出现了一次大的解放,儒家思想严重变形走样,走向式微。魏晋时期讨论的问题都带有浓厚的哲学意味,主要有:一是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二是本末有无的关系问题;三是语言和思想的关系问题;四是肉体和精神的关系问题,这些问题标志着人的认识更深入了,又前进了一大步。魏晋时期,道教、佛教思想也勃然兴起,尤其是佛教,发展迅速,儒释道三教首次处于三足鼎立、势均力敌阶段。

隋唐时期,儒家思想表面上是国家的指导思想,但却是一种形式上的繁荣,主导社会政治与生活的是佛教和道教,尤其是佛教,发展迅猛,形成了众多的佛教流派。

宋明时期,理学家们充分利用佛道资源,出入于佛老,以儒家思想为主,糅合了佛道两家的思想而创立的一种新的哲学形态,即宋明理学。如果说汉代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是儒家思想发展的第一次重大转折,那么,宋明理学的形成与确立则是儒家思想发展的第二次重大转折。宋明时期还有两件大事值得关注:一是依据经典的改变:宋明以前社会依据的经典是《五经》,宋明以后依据的经典是《四书》;另一件大事是对儒家创始人称谓的转变:宋明以前是“周公孔子”并称,宋明以后是“孔子孟子”并称。这也表明中国文化已由汉唐时期的章句训诂之学向宋明时期的心性性命之学的转变。

1644年明亡清兴。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们大都把明亡的原因归咎为宋明理学,因此,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大都反对宋明理学,把理学看作是虚学,反对空谈心性,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封建专制,提倡思想解放,因而具有早期启蒙思想的性质。主要代表人物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颜元、唐甄、傅山、李二曲等人。乾嘉时期,由于清王朝实行文字狱和思想专制主义政策,学风明显转向,其特点是文风朴实简洁,重证据罗列,少理论发挥,以与宋明理学的抽象议论相区别,称乾嘉考据学。乾嘉考据学最突出的学术贡献就是对传统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并使这些传统学科获得了空前的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用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以武力侵略的方式打断了中华文明固有的发展轨迹,以龚自珍、魏源、林则徐为代表的改革派,要求把学术研究和现实政治结合起来,反对脱离实际的乾嘉考据学,龚自珍和魏源等人成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先驱者。

(二)道家、道教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道家

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道家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老子思想以顺应自然、自然无为等思想为主要特征,庄子以相对主义、怀疑主义绝对自由主义等思想为主要特征。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影响巨大。汉初的黄老思想及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想都与道家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是道家思想发展的变种。汉代以后,道家逐渐被道教所取代。

2、道教

东汉中叶以后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和张角创立的太平道以及《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三部著作的问世,标志着道教信仰和理论的最终形成。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自古至今,道教都有大量的修道者和信奉者。

道教形成以后,逐渐分为南北两大派:北方道教称为“符”,南方道教称为“丹鼎派”(对这种划分,学界有不同意见,此取一说)。北方道教体系主要由寇谦之充实整理而成,南方道教体系主要由葛洪、陆修静、陶弘景等人努力而成。隋唐以前的著名道士有葛洪、寇谦之、陶弘景、孙思邈、司马承祯等。唐朝的司马承祯提出了洞天福地说,影响巨大,认为道教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道教教义从“天”、“地”、“人”、“鬼”四个方面来展开,有一套复杂的天神、地祗和人鬼神灵系统。宫观是道士修道、祀神和举行仪式的场所。道教是多神崇拜,有自己的神仙谱系。道教最兴盛的时期是在唐代,道教内部门派众多,可以从学理上、地区上、人名上来划分。金元以后,中国许多道派相互融合吸引,区别越来越小,主要合并为两大派:一派是正一道,一派是全真道。明清以后,中国道教的地位日益下降,总的趋势是从停滞逐步走向凋零;道教进一步走向通俗化、世俗化、民间化,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道家、道教思想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受到历代哲学家的重视。我们说,宋明理学之所以能够产生并最终形成,同理学家们善于开发利用道家和道教的思想资源有直接的关系,没有道家或道教的影响,就不可能产生宋明理学。

(三)佛教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首先要明确一点,在讲儒释道时,释教就是指佛教。与儒、道思想不同,佛教不是中国固有的思想,它是一种外来思想。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有几种不同的说法:1、公元前二年说,2、秦始皇时代说,3、汉明帝永平年间说(公元58-75年),4、东汉明帝永平十年说(公元67年)。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同中国固有文化相结合,同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逐渐演变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佛教由边缘化逐渐融入到中国的主流文化,大约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理论和思维方式以及佛教主张的众生平等,适应了当时社会理论的需要及社会大众心理的需要,使佛教成为社会战乱时期人们寻求的一种精神寄托和心理安慰,在这种理论需求的大背景下,佛教在中国获得了广泛传播的机遇和发展的空间。这一时期,大量佛经被翻译,大量佛教石窟被开凿,寺院经济也十分发达。经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碰撞与融合,至隋唐时期,佛教出现了繁盛的局面,形成了众多的佛教流派,如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净土宗、密宗、禅宗等。其中禅宗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唐中后期以后,佛教从总体上已结束了隆盛时期的繁荣。此后唯有禅宗、净土、天台成为五代至宋元时期的主流。到明初、清初两个时期,佛教又呈现出兴旺的迹象,但相对于盛唐时期的佛教而言,不过都是昙花一现,佛教思想总的来说是走向沉寂、走向衰退。晚清时,佛学有一个复兴运动,通过杨文会、太虚等人的努力探索,将两千年来消极遁世的佛教重新塑造成入世的佛教。由此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间佛教”理念。据说,现在中国的佛教徒将近一亿人,是一股很强的势力,所以,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不可忽视佛教的影响和作用,佛教界的口号就是“和谐社会,从心做起”。

以上介绍的主要是汉传佛教,除了汉传佛教外,还有两个系统:一个是藏传佛教,一个是南传佛教。藏传佛教也称为藏语系佛教,俗称喇嘛教。藏传佛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藏族地区形成和经藏族地区传播并影响其他地区(如蒙古、锡金、不丹等地)的佛教;二是指用藏文、藏语传播的佛教。南传佛教,又称为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各国,如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斯里兰卡等。云南西双版纳、德宏、思茅、临沧等地,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几乎是南传佛教。以上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儒释道三教的思想源流做了一个大致的梳理。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中国文化系统中,除了儒释道外,还有其他一些重要学派,如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农家、杂家、纵横家、小说家、兵家等。这些学派与儒释道共同构筑了中国文化的大厦,但主干则是儒释道。

 

二、历史上儒释道三教的冲突与融合

(一)以先秦时期儒道思想的冲突和融合为例

先秦时期,主要是中国本土文化内部之间的冲突与融合,这一时期,还没有外来思想的介入。我们以儒道之间的冲突与融合情况来看。在《老子》一书中,我们可以找到不少攻击儒家学派的言论,如老子说:“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认为儒家提倡的那套仁义道德是社会产生混乱的根源,老子还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在孝慈;国家昏乱,在忠臣。”“约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这些言论都是针对儒家而发的。《庄子》一书中也有不少歪曲、丑化儒家的一些言论,孟子则把一切不符合正统儒家思想的言论,一概斥之为异端邪说,可见,两派在思想内容、思维方法、政治主张、理想追求等方面显然存在很大差距。但是,在它们的对立冲突中,同时也在进行着相互之间的渗透与融合,如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儒道两家则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都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二)以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的冲突和融合为例

1、两汉时期(略)

汉代以后,佛教传入,道教兴起,矛盾冲突又多了一层,那就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

2、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道之冲突与融合(略)

魏晋玄学兴起之后,玄学家们的思想结构中便包含了相当多的道教因素。魏晋时期的儒道思想冲突可以通过名教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反映出来。主要命题就是“名教出于自然”、“越名教而任自然”、“名教即自然”。儒道之间并非只有冲突,没有融合。魏晋时期,尽管儒道思想矛盾重重,但是思想之间的汇通和融合则是大势所趋,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3、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之冲突与融合(略)

南朝刘宋年间,顾欣站在道教的立场上,发表了著名的《夷夏论》,凭借儒家夷夏之辩的思想武器,论证道教才是华夏的根本宗教,佛教乃为夷狄之法,结果招致佛教徒的强烈反对,引发了佛道二教的一场激烈论战。

4、魏晋南北朝时期儒佛之冲突与融合(略)

关于儒佛之争,主要冲突是围绕着神灭神不灭问题展开的。最早起来反对佛教神不灭论的是晋人孙盛,之后是刘宋学者何承天,继何承天之后给佛教以致命打击的是南朝萧梁时的范缜。范缜在《神灭论》中汲取早期儒者荀子的“形具而神生”,汉儒恒谭的“薪火之喻”以及何承天的“形神相资”等思想资源,明确提出了“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的思想主张。范缜的神灭论是对佛教神不灭论的一次重大打击,最后由梁武帝出面,平息了佛儒之间的这场大冲突。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教冲突经过一个相当长时间的发展,它们之间的裂痕渐渐地弥合,相互之间的融合与吸收逐步加强,相互排拒越来越少,为后来的三教合流提供了可能。

(三)以隋唐时期儒释道的冲突和融合为例。

隋唐时期,佛教的地位最高,道教其次,儒学的地位最低,为三教之末。在这种情况下颜之推写了《颜氏家训》,主张重振儒家思想,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去整合佛道二教,认为儒释道三教并无根本冲突,儒学在重建道德价值体系时,应该吸收和借鉴释道二教的思想,而不是排斥。

儒释道三教的地位在唐朝初年非常微妙。唐初统治者从一开始就大力弘扬儒家思想,开始有意识的重构儒家思想体系,儒学的地位,在三教中由隋时居三教之末变为居于中心地位。表面看来,儒学的地位提高了,但实际上,则是一种形式上的繁荣,其结果,是束缚扼杀了儒家思想的发展。佛学延续隋朝的余绪,十分兴旺发达,形成了众多的流派,但佛教却不断受到来自儒、道两方面的攻击与诘难;而道教有幸与李唐王朝攀上了亲缘关系,受到李唐统治者的格外恩宠,但其势力却远不如儒、释两家发达,这就是唐初儒释道三家的基本格局。由于三家各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宗旨与理论体系,都试图为自身争夺更多的思想文化阵地,所以它们之间的摩擦就在所难免,三教的关系显得错综复杂。

下面撷取几个唐朝时期儒释道三教冲突、融合方面的场景。

场景一:唐初,在三教的排次中,道教第一,儒教第二,佛教第三,由此奠定了唐初三教共存、道先佛后的宗教政策。这是唐初统治者对待儒释道三教的态度。

场景二:唐朝初年,由于儒教的地位提高了,佛道二教暂时无法与儒学争高低,为了争宠,双方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辩论。太史令傅奕站在儒家的立场,多次上书请求朝廷废止佛教。面对傅奕的指责,佛教徒也不手软,给与积极地回应。在唐太宗时期,佛教在于道教的论辩过程中,由于李唐王朝的支持,道教略胜于佛教。但在中国历史上,神权自始至终都是君权的附属品,它不能脱离政治而独立存在,一切都服从于政治的需要,当政治需要扶持时就扶持,需要限制时就限制。

场景三:韩愈反佛与武宗灭佛。由于武则天以后直到唐宪宗,佛教势力迅猛发展,而儒学日趋危机。正是在佛教日盛、儒教日衰的大背景下,韩愈站在儒家的立场,提出了重建儒家道统,重振儒学精神的主张,同时对佛教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和排斥。他给宪宗皇帝上了一道表,这就是著名的《谏迎佛骨表》。韩愈反佛可以说是唐初傅奕反佛的继续和发展。他的立论根据,是为了强化中央政权的统治,确立儒家文化的正统地位,他的反佛理论为此后唐武宗灭佛提供了依据。841年,唐武宗李炎即位。唐武宗偏好道术,不喜欢佛教,决定废除佛教。武宗灭佛,史称“会昌法难”,这是佛教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佛教发展史中所受到的最为严重的一次打击。中国历史上共出现过四次灭佛运动,可以说,每一次灭佛,都是因为佛教势力过于庞大,危害了国家利益,是统治者不得不做出的一种反应。

隋唐儒释道三家,在矛盾冲突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渗透和融合。一方面,各宗各派之间纷争不断,互争高低;另一反面,彼此之间又相互吸收,相互影响,彼此能互相借鉴、汲取对方的优点,相互涵摄、彼此包融,同时,各宗各派又都从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思想中汲取养分和智慧,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教义,走了一条由冲突、对立到渗透、融合的道路。

(四)儒释道三教的冲突与融合  留给我们的启示

1、任何一种文化的沟通和交流,都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而不是单向的文化移植。

2、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并不是良莠不分,全部吸收,而是以我为主,有选择的借鉴和吸收。

3、在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进行适合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的改造。

4、历代统治者大都认为,只要不危及统治,儒释道三教都需要,采取三教兼容的政策。

三、儒释道三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文化的主干,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对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了解的相对多一些,在这里就不必过多的涉及。下面我们主要介绍佛道两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在哲学领域:佛教作为一种人生哲学,其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思想智慧,它对宇宙自然的洞察,对人类本性的反省,对人的生命真谛的思考,都有着深刻独到的把握。佛学和中国古典哲学交互影响,影响了中国哲学的发展进程,没有佛教,就没有魏晋玄学、就没有隋唐佛学,就没有宋明理学,换句话说,没有佛学,整个中国哲学史、思想史等等,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格局。

2.在文学领域:汉代以后,文学理论创作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深受佛教思想的熏陶和影响,魏晋以来有中国佛教史上四大翻译家,鸠摩罗什、真谛、不空和玄奘,他们的翻译,佛教经典被系统的介绍到了中国,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这些翻译作品,有的就是十分优美的百读不厌的文学作品,有时被人们作为纯粹的文学作品来研读和欣赏,深受中国历代文人雅士的喜爱。从魏晋南北朝时代,一般文人吸收了佛教中谈鬼说神的寓言故事及中国古代流行着的神仙传说,开始了对鬼神和怪物的写作,产生了一种新的文学体裁——鬼神志怪故事,到了唐代,其内容更加广泛,写作上更加讲究,于是发展为唐代的“传奇小说”。佛教还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内容和新的境界,随佛学的盛行,许多诗人都涉足佛教,最著名者如王维、苏轼等。

3.在艺术领域:正如历史上的文学创作与诗词歌赋与佛教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样,中国古代的书法、绘画和雕刻艺术与佛教也有不解之缘。不少书法高手都是出自释门,如东晋的王羲之、隋朝的智永,唐朝的怀素、怀仁、贯休等;与书法相比,画家涉足佛教者更多。如东吴的曹不兴、西晋的卫协和顾恺之,南朝的张僧瑶,北朝的曹仲达,唐代的阎立本、吴道子等。可见,书画界与佛教渊源极深。随着佛教的传播,兴起了建塔造像的佛教艺术,各地涌现出一大批塔寺建筑,其中有不少保存至今,成为我国一些地区的风景名胜。

4.在民俗领域: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贯穿着宗教的内容,如在各种传统节日中和民间活动中,要祭祀各种神灵;民间的各种庙宇,如关帝庙、东岳庙、山神庙、土地庙、龙王庙、城隍庙、吕祖庙、观音庙、老君庙以及四大佛教、道教的名山,都满足了人们的各种不同精神需要,甚至一个庙里供奉各路神仙,人们各取所需。在众多民间宗教性习俗中祖先崇拜的影响最为深刻普遍持久,人们不论贫富贵贱都要祭祖,如清明节祭祖,逢年过节也要祭祖。

5.在天文、医药、地理等领域:佛教的影响也十分突出。唐代高僧一行,制定《大衍历》,在世界上第一次测算出子午线的长度,对我国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于医药,隋唐史书上记载由印度翻译过来的医书和药方就有十余种,藏语系佛教的《大藏经》,更是保存了大量医学著作。僧人的游记,如法显的《佛国记》,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对地理学和历史学都有重大贡献。

(二)道教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道教是植根于中国本土,发源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宗教。它诞生之后,对中国文化也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1.在文学领域:道教的影响极为广泛。在《道藏》中收入的许多有关传记,如汉代刘向的《列仙传》、晋代葛洪的《神仙转》等,都是文笔优美的散文,是具有独特风格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道教还深刻的影响到民间文学和文人的创作。我国著名的几部古典小说,如《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无不反映出道教的影响(当然也受佛教的影响)。道教还对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家艺术想象力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李白诗作中那种瞬息万变的丰富想象力,就同他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有着明显的关系。

2.在科技领域:中医的起源及发展受道教的影响比较大,许多知识与疗法是从道教那里学来的。许多炼丹家往往兼攻化学、药物学和医学,如我国四大发明(新四大发明:丝绸、青铜、瓷器、活字印刷)之一的火药,就是道教方式在炼制丹药中发明的。不少道士还精通天文历算;道教讲究养生之道,保存并发展了气功,也对中国的人体科学做出了贡献。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上》一书中,对中国的道教给与了高度的评价,他认为,中国历史上许多科学技术的成就,应该归功于道教的推动。

在当今,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更多的是为了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梳理,启发人们对当代社会,当代文化的反省,培养华夏儿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温情和敬意。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说,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之所以成为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和标志。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身份证。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但是,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一个民族,只有找到了自己的文化源头,才能辨清今后的发展方向;只有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根脉,才能泽被自己的子孙万代;只有找到了自己的根基,才能把握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命脉。一个没有传统文明的民族,是一个不完美的民族;而有了传统文明却不知道珍惜的民族,则是一个可悲的民族;一个不尊重自身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是不可能赢得其他民族的尊重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