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意识智能是在常态意识基础上发展的结果

 endjiami 2016-08-18
 前面我们讲要想行使超常智能,必须先把常态的意识潜伏下来,这似乎告诉我们,常态的意识是应该除掉的。在传统里,主要的观点就是常态意识与超常智能被明显划分开来,也可以说划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你要想出现神通(超常智能),就必须泯灭常态智能,过去叫“返朴归真”。试想我们真的可以做到这一点吗?其实细究起来,真正做到的人也并没有泯灭掉常态智能。因为没有常态意识的基础,不可能建立起超常意识智能,行使超常智能必须要借助常态意识参照标准。比如说要判断个什么事,是要用脑子里已有的常态的概念去判断而得出的,只不过用的方法不同罢了。常态认知一个事物,用逻辑思维分析推理,超常智能可以直接出结果,但得出来的结论要用语言概念表达出来。所以,如果把常态与超常硬性的分隔开来,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从总的来说,超常智能是在常态智能基础上发展的结果,这两者有一个先后的发展顺序关系,也有一个基础与更牢固的建筑的关系。常态智能是超常智能得以建立的基础,如果没有常态智能就不可能建立起超常智能。这个思想我们必须要牢固地树立起来。超常智能与常态智能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要讲清常态智能和超常智能的关系,就必须从整个的人类种族发生史和个体发生史来讲。从整个人类来说,人类产生之后,首先是有了常态智能,然后才出现超常智能。从个体发展史来说,小孩子生下来之后,也是先有常态智能,然后出现超常智能。我们把这几个问题搞清楚了,就认识到超常智能和常态智能之间是互相为用的。
    从种族发生史上来看,当人类刚脱离动物界的时候,人和动物还没有多大区别,因为逻辑思维能力还非常微弱、非常低下,好多思维还要靠形象思维。我们知道动物的思维是形象思维,动物的形象思维是整体的,思维活动和生命活动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人正是由于有了简单的逻辑思维,不仅具有反映形象的第一映象空间,而且已经开始有了第二映象空间,开始有了主观世界。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不过早期人类的时候,这个主观世界的独立性还非常弱。
    随着人类的发展,手的劳动技能强化了起来,人体的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器官的常态机能,在劳动过程当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早期的人类,虽然有了一个简单的主观世界,但是没有脱离开为整个生命活动和形体去服务,而且生命力主要是去发展形的功能,所以生命性比较强。我们大家看动物形体很有力量,就是因为它们把生命力都落实到形体上去了。不过随着人类逻辑思维的不断发展,人就慢慢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过去讲盘古开天辟地,应该不是说把天地一斧子切开,实际上是讲人离开了过去动物的那种混沌状态。动物的思维和生命活动直接合一所以称混沌状态。到了人精神与肉体就分开了,思维活动发展到了一定程度,逻辑思维就可以很自由地来发布命令,并不一定受生命活动的影响。人的逻辑思维发展起来之后,概念本身有它的整体性,形象思维也有它的整体性,这两者可以互相起作用。应该说,形象思维的整体作用不如概念性思维整体性更强。因为形象是外在的表象,只是初步地具备了一个事物的整体特性,但它不是本质的联系。它只从外面看,是借助常态智能完成的,所以,它没有能够囊括这个事物的全部信息。而概念虽然它也没有包含全部信息,但是,通过我们人的思维,已经给它注入了全面的信息。所以概念本身应该比形象思维包含的信息量大得多。当概念性思维一旦形成之后,它本身信息量比较大,它所发信息在形象思维里边形成的形象,就可以让形象思维信息量多一点。如果一个人,他的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这时就可能出现超常智能整体思维。
    人类从野蛮人向前发展,怎么会出现超常功能的人呢?应该是这样出现的:他的大脑清明度比较高一点,他的逻辑思维一动的时候和形象思维直接连成一体,超常功能就出来了,就产生了上古的圣人。特异思维功能一出现,他对很多问题认识得比较深刻,就会处理很多问题。不过古人受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认识世界的层次比较低,人们脑子里边的意识参照比较粗糙,所以对好多问题辨认不了,也只能大概地超出当时人们的水平。古人盘古氏、伏羲氏、神农氏、轩辕皇帝,在传统里被说得神乎其神,其实,他们都是古人在进化当中自然而然呈现出超常智能的缘故。 
    古人发展到了一定阶段,逻辑思维的全息信息和形象思维全息信息两个紧密地结合,超常智能就可发挥出来。个别人有了这些功能,人们就把他当作圣人。他认识了大自然的东西,然后他就说给大家听。他这个整体功能别人学不了,可是他能把了解的一般能说的东西告诉大家。比如说神农尝百草,实际是不是拿嘴尝?看来这是后人们的想象。我们估计很可能神农有超常功能,他感觉到这个东西,他告诉人们这个东西能吃,人们就开始吃这个。他说吃这个能治病,经过人们实践,从超常智能得来的知识就变成常态智能了。
    现在人类的很多的常态智能,实际上都是在超常智能基础上认识的。一开始好多东西都不认识,你要想从局部特征认识整体特征,怎么去认识呢?为什么整个地球上的人类都会慢慢地进步,学会用火、制陶器、铜器、铁器?现在搞人类远古史研究的人们说这都是偶然事件,可是科学家拿这个可能性去做试验,通过这样的偶然事件发明个什么简直是不可能,这也成了不解之迷。而且在全球,特别是文明古国,人们发现这些东西的时代差不太多。实际上,地球环境差不太多的地区,人类在前进当中有同步相关的作用,到了不同的时代,人类便先后都到了不同程度的文明阶段。如果用超常意识看这些事件,就不会是迷了。
    常态智能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之后,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这两个东西一碰上就出超常智能。我们应该了解超常智能的行使和出现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这两者相结合的结果,我们一定不要认为逻辑思维这种概念性思维妨碍超常智能的出现。就是因为人类能够主动运用了逻辑思维,再加上形象思维能力很强了,这两个结合一起,才能出现超常智能。看人类发展史,出超常智能的情况基本是这个状况。外国记载比较少,中国远古记载比较多。盘古氏、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一直到了黄帝(轩辕氏),这属于上古人物。
    超常智能需要逻辑思维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出现。但一旦有一个人出现之后,他就产生影响,他的周围有个场,场一传布,出超常智能的人比以前就多了。你只要达到一定情况,超常智能就可能出来了。古人的思维能力比较差,逻辑比较少,脑子干扰比较少,他的通透度比较好,有人这么一带,他就动起来。人类通过这样的发展,整体思维变强,思维能力变强,大脑的清明度在提高,这样,慢慢地常态智能和超常智能,相递进地发展了起来。所以中国从夏商朝之后,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走向理论化,超常智能和常态文化结合了起来。到春秋战国时期,那就成为了系统的东西。诸子百家开始论述什么形正神正、形神并用,开始以科学的面目来阐述生命活动的规律了。超常智能在人类发展史当中已经显露出它的威力,如用于打仗、看天时、地利,甚至于搞呼风唤雨。为什么过去行兵布阵的时候搞奇门遁甲?那就是运用意识的作用。
    但是由于当时的文化水平不够,科学技术水平不够,对人的思维能力不了解;常态智能还没发展到一定深度,所以超常智能出现之后很快就变成了神学。在印度,这些功能出现之后,一下子就成了神学。而在中国,超常智能曾经是比较单纯的、朴素的,经过了几百年、上千年,到了汉朝以后神学也起来了。在中国,过去搞发明创造的人都练功。为什么中国在自然科学上的发明创造多?印度有佛教、瑜伽,但发明创造为什么就不多?因为那时中国是以道家功为主的。道家功一产生,就讲气,讲人的气、大自然的气;而印度的佛教讲佛,不注重人世间的东西。中国道家讲大自然界万物生长都有气,是个客观的物质,所以没超常功能也懂得这个气。中国就有关于气的理论,这又是一个超常智能和常态智能的关系。中国有超常智能的练功人搞人类的文化,搞各种发明创造,发明出来后又变成常态知识,常态智能的知识反过来又促进超常智能。所以中国建立起一整套的相关理论,包括讲人的生理各种变化的中医的理论,经络气血、阴阳五行理论,道家练功的理论等等。
    所以常态智能和超常智能在人类发展史上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常态智能发展到今天,是进步而不是退步,一旦在这个基础上开启超常智能,人类进化的速度可想而知。因此,在人类发展史上,超常智能并非越古越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