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学和心学其本源都是北宋五子关于理的学说,到二程开始初见分歧

 星海地 2016-08-18
      理学和心学其本源都是北宋五子关于理的学说,到二程开始初见分歧,
程颢认为心即是理,从内而外,先知后行,知行合一。

程颐认为理是本源,从外到内,格物致知,即物穷理。

但二程的核心仍是理,二人师承其余三子,邵雍、张载、周敦颐,而且此时的儒家都是吸收和佛家和道家的很多思想著作。

这个和孔孟时代不同,诸子百家的时代是诸多学说的草创开端,很多互相为了排斥而排斥,并少有研究宇宙万物观的哲学思想,多是涉及而不是核心。诸如天理、人欲,或存或灭等等再大学、礼记中都有明文,更多是涉及思想而不为主。发展到了北宋,大学问家们也开始郑重考虑本源和万物规律这个大命题了。

这才产生了理学,此中理,是天理更是万物的自然规律,或说是此规律的产生核心就是理!

程颢认为规律的产生在心,人修心,心是出发点,心产生理,或说心中所想或所欲产生了万物规律,人依此规律知行合一,存天理,去人欲才是正确的!可以看出受到道家影响较大,邵雍和周敦颐也是偏向于此!这算是主观唯心论!

程颐认为万物的规律在天或宇宙的一个核心而产生的,人修心,规律是出发点,规律产生理,或说心中欲望应遵循万物规律,格物致知,以规律正心,克制规律之外的欲望,存天理、灭人欲才是正确的!可以看出受到佛家戒律方面的影响,张载的宇宙一气论接近唯物论的思想,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以及做到诚意、正心、格物、致知、明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对程颐影响较大!这算是客观唯心论!

二程的理学或说儒学分歧还不算明显,多是内外先后的区别!
到了朱熹和陆九渊分别继承了程颐和程颢的理论后,再经由朱陆象山之辩后,分歧越来越明显!再到王守仁时期,争辩变成朝堂上的争斗,慢慢就变味了!甚至还有阳明先生拿竹子格物三天而无所获来讥讽朱熹的趣事!

后世很多人说是朱熹的理学禁锢了国人思想,那个时代导致,看似理代表万物规律很是高大上,其实心学和理学在当时讨论的更多还是伦理和道德,万物的规律最后核心还是影射伦理道德,这些不是朱熹或王守仁导致的,殊不知孔孟的儒学开端就是礼而产生的伦理道德,后人再怎么变化都是围绕伦理道德的,说的在天花乱坠根本上都是伦理道德!不能说后人断章取义不尊先人的!

伦理道德是人类非常重要的哲学,不能去和自然科学去对比优劣的,好比唯心唯物也没有可比性!

说道禁锢思想,心学和理学老大别说老二,

理学要遵守自然规律,好比交配是为了繁衍,不应为了淫欲而去取乐,所以要克制这方面的欲望!贪欲也是如此而!天地君亲师不过是给人道德绑架!此为以天道来禁锢人欲!

心学要遵守本心,什么是本心,不看心学典籍不看传习录,那去遵守什么?打坐就能知道本心吗?存天理灭人欲和存天理去人欲看着字面上的灭、去好像分别很大,其实理都是克制有害的欲望,不过是理学的框更坚固而已!心学是用先人典籍学说来禁锢人心而!知行合一也是一种道德绑架,都是要禁锢人欲!

禁锢欲望也不好说一定对,放纵肯定也是不对的,所以这个度很重要,后人做的不够好,也不能做到北宋五子那样去求进,最后行差变错,不能再把脏水泼给先人圣贤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