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篆刻史:为什么是说秦印,而不说战国印?

 三个小布丁 2020-10-30

本系列文章的上一篇,介绍了三方商玺,至少我们知道了中国的印章的历史,大致是从商代开始的,有3000年的历史了。

现在我们学习篆刻,有一句放在口头上的话叫:“印宗秦汉”,大凡一提篆刻教育,一提篆刻入门,我们听到的最多的话,就是印宗秦汉,汉印自不必说,真的好,可商代以后的周,春秋、战国印呢?为什么不提,为什么一说就说那个短命的只存在了15年的秦代的印章呢?今天就来扯扯这个话题。

我们知道,自从商代有了印玺之后,必然会有很好的发展,从出土文物上可以证明,印章水平一天天在提高,那时候的印章,其实功用也不少,比如凭信、通商凭证、封检、佩带、铭记、烙印、殉葬等,但这些功用最常用的还是信用凭证,这跟现在的实用印章没有区别。

战国是中国实用印章最重要的成型期,到这个时代,上述的各种印章的功用都基本存在,战国时期中国实用印章用途十分广泛,并且官印与私印明确分野,那么,比春秋时期的印章又多了任命官吏、行使职权、报警等功用,甚至又多出来了避邪、装饰的功用,比如我们上面说的铭记功能,我们可以看这方印:

印文是“十四年十一月师绍”,这方印玺现存浙江博物馆,而在1979年出土的圆形铜泡上的同样的铭文,就应当是这方印铭记在陶范上浇铸而成的,铜泡的印文样子是这样的:

是不是很牛,那个时候的古人已经很熟练地应用印章的铭记功能了。再比如,那方著名的“日庚都萃车马”印,就是著名的烙马印,这当然是专门用来给马烙印记用的,可惜那个时代的马早化灰了,没法验证,印章的印文,真的好看,如下图:

疏密有致,就算是当代的许多艺术大师,也对这方印章赞叹不已。

可问题是,战国时期既然印章已经定型并发展非常成熟了,为什么我们要在以后的印章学习里,只提秦印,而战国印说得少呢?大致是这些原因:

1、秦印法度严谨

为什么为有这样的印章风格呢?

是因为秦自商鞅变法以后,变成了一个非常讲究法制的国家,虽然商君的结局非常惨,但毕竟是这位大神将法制思想深深植入了秦国人的脑海,而且从此以后,国家制度大致还在商鞅所制定的模式下运行,这也是秦国得以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的最主要原因,自商鞅以后,秦国人在各国人之中,规矩最多,最慎重,也最严谨,带给秦印的影响是,他们的官玺最为规范。

而到了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到秦亡国,虽然时间短到只有15年,但这15年,最重要的一件事是统一了战国时期各国官私印的混杂情况,使印章得以有了一定的规矩。

秦代的15年,是奠定中国2000年左右历史的发展模式的15年,以后直到清代,都是中央集权,这当然也体现在官印上。

而且,就从秦代开始,各等级用的不同印章材料,印章钮制都慢慢有了规制,乱用了材料,乱用了字眼,都可能会获罪,这也进一步规范了印章制作,使印章更加严谨。比如下面这方皇帝信玺封泥,也就只有皇帝才敢称“玺”,别人谁也不能用了:

据载,秦有“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天子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皇帝行玺”等六方称玺的印章,其他大臣,民间百姓,谁也不敢再称玺了,那是掉脑袋的事儿。

2、秦印格式规范

这主要是指秦官印,秦代的官印大致都在2.3厘米见方,也大都是白文,也大都是印面上有“田”字格,印文也大都是四个字,也都采用小篆入印,比如下面这方“中司马印”印章:

这是典型的秦印,你有没有通过这方印看出来规矩的秦人的面貌?当然了,还有一些秦代的小官用的印,大小刚好是这种印的一半,制式大概是1.2厘米宽,2.4厘米高,也是白文印,上面不同的是“日”字格,印文就只有两个字,如下面这两方“邦侯”和“留浦”印章:

这叫“半通印”,就算只有方章的一半,也非常规矩,这是秦印的气质,也是秦人整个国度的气质,这也使得以后我们在辨认秦印时非常方便。当然,后来的西汉印也曾有一段时间的一部分作品沿用了这种风格:规整、严谨、安静、肃穆。

这是秦印的风格,也大部分是汉印的风格,这种风格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

3、秦印专门摹印制定了专用文字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秦书有八体,分别是: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其他字体估且不管,需要注意的是,这八种书体里面有一种书体是专门用以刻印章的“摹印篆”,秦人的严谨程度再次体现,刻章的时候,规定就用这种字体。

这种字体的特点是以小篆为基础,而笔画的转折处略带方意,以专门用来适应方形的印章,这一点,很重要。

这种字体,就是专门刻印的,遇到小篆中的圆转的地方,也大都做了方正处理,整个字形看上去就是方方正正的,这使得自秦印以后的印章大致确定了至今为止的印章形态,先秦古玺的那些离散状态的印章从此淡出了印章的历史舞台。

归纳起来,秦印的特征是规矩、严谨、方正、平和,这些风格大都为汉印继承,从秦代始,印章规矩了下来,所以,我们说,秦代虽短,秦印却是有划时代意义的,而且规矩下来的的印章风格,对于初学者来说,如学书法的楷书一样,适合入门,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们现在学篆刻,大都也“印宗秦汉”了。

(【老李刻堂】之29,图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篆刻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