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来有月升起,初觉夜风微凉。 一湖秋水寂寂,无边蒹葭苍苍。 2016年8月23日 农历 七月廿一 处暑。处暑,即为“出暑”炎热离开的意思。 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秋季第2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 处暑节气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我国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 “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处暑之后:暑气渐止 天地始肃 疾风急雨 秋意初微 柚子润肺 莲子养心 露蝉声咽 闭窗藏扇 久眠难得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这是白居易在《早秋曲江感怀》一诗中对早秋的描写。 处暑之后,秋色在天地万物间渐渐弥漫开来,这时就连天上的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一幅“牛吃河边草,我观天上云”的闲适美景。 各地流传的处暑节气谚语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暑过后天气转凉,昼夜形成较大的温差。“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气候特征明显。今年的处暑之时,人们的养生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穿着提示:不宜急于增加衣服。“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 二、睡觉夜寝提示: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三、室内提示: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期潮热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四、防病提示:在秋分之前,气候变数较大,雨前气温偏热,雨后气温偏凉,易引发人的风寒或风热感冒。发病初起应及时用食物疗法恢复平衡。 五、饮食提示:可吃温补食物。脸无痘、面不红者若有吃辣味的习惯,可适当吃些辣椒、胡椒之类食物; 主食以吃精白面补气为好;喜欢吃红枣、桂圆者,早晨可吃几颗;喜欢吃酸味者,可适量吃些酸味食品,酸味主收敛。 这段时间尽量不吃萝卜(胡萝卜除外)。萝卜主下气,此时人的中气不足,吃萝卜易伤中气。 秋天的早晨,少了那些纷乱的胭脂红霞,城市的脚步融释成纯净的呼唤。 随着时光流转,思想也在层层升华,人们共同表演着生活劲舞,凝结永恒的乐章。 在纯粹无暇的秋空下,每经历一次晨光洗礼,花心就会缀拾一天灿烂。虽然已到处暑时节,只要愿在心地的耕耘深埋金秋的情种,即使种下一枚月芽,也会收获美丽万千。 暑热未消,就怀想秋风吟唱的日子了。遥遥耳听那些红黄交织的欢歌笑语,从金银闪烁的季节里飞来。鲜活记忆随着欢乐颗粒而饱满,在浪漫果盘里为美丽盛满诗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