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偷芡”怎么一回事?要如何“偷”?

 醉红尘009 2016-08-24


勾芡
中餐烹调中保证菜肴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勾芡,就是指在菜肴接近成熟,或快要起锅时,将调匀的淀粉汁淋在菜肴上或汤汁中,通过高温糊化,使菜肴的汤汁变得浓稠,并均匀粘附于菜肴之上的操作手法。

关于勾芡

勾芡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淀粉汁加调味品,俗称“对汁”,多用于火力旺,速度快的熘、爆等方法烹调的菜肴;
一种是单纯的淀粉汁,又叫“湿淀粉”,多用于一般的炒菜。
浇汁也是勾芡的一种,又称为薄芡、琉璃芡,多用于煨、烧、扒及汤菜。

勾芡
你选择什么方法

勾芡的方法因不同菜式,有烹入法和淋入法两种: 
烹入法: 
将兑好的芡汁迅速泼入锅中,并快速翻拌菜肴,使菜肴裹上芡汁。这种方法具有覆盖面广、芡汁成熟迅速、裹料均匀的特点。

 淋入法: 

将芡汁徐徐淋入锅中,一边推动菜肴,一边淋入芡汁,使之缓缓糊化成芡。这种方法具有糊化均匀、平稳缓慢的特点。

淋入法一般用于中、小火制熟的具有一定汁液的菜肴,尤其是一些易碎或形体较大的原料,若是用烹入法着芡,则难以达到糊化均匀的效果。





亮油
挂汁
能使汤汁变浓、发光,增强附着力的勾芡方法,俗称“亮油挂汁”。


小贴士

1、一定要在芡熟后淋入,才能使芡亮油明。
2、一次加油不能过多过急,否则会出现泌油现象。 

烹调方法不同,加油的方法也不同:
1、一般熘、炒菜肴,多在成熟后边颠勺边淋入明油。
2、干烧菜,菜是在出勺后,将勺内余汁调入油泻开,浇淋于菜肴上面。 

注意与提醒: 
明油加入芡汁后,搅动颠翻不可太快,避免油芡分离。

“偷芡”是怎么一回事?
很多师傅在制作菜肴时,会采用“偷芡”的方法。那么,“偷芡”到底是什么?

偷芡
所谓“偷芡”,就是指勾芡时只放很少量的湿淀粉,用量是正常勾芡的1/5-1/3,借助原料的本身特性,快速翻炒并收干水分。
成菜既吃不出勾芡的效果,又让人看不出勾芡的样子,主要适用于无汁、旺火快炒、色彩艳丽的菜肴,成菜要求是要看不见芡汁。


偷芡·三关键
一是原料汆水后一定要将水分全部滗出。因为芡粉量非常少,如果原料的水分控不尽,成菜很可能会出水。

二是用油量一定要少。一般煸完小料后,锅内基本无油,如果原料需要滑油,滑油后须将油全部倒出,不要留底油,不然兜不住芡汁。

三是一定要采用急火快炒的方式。如果火太小,炒出来的菜肴芡汁收得不紧。


不用太白粉,也能自制天然勾芡?
太白粉包装的背面,它的原料是马铃薯淀粉。所以,可以直接用马铃薯泥来做勾芡。
但每次要勾芡的时候,要临时蒸熟一颗马铃薯也麻烦,可以事先蒸好打成泥,再冷冻成冰砖,要用的时候再拿出来加入即可! 

1
第一步、蒸熟马铃薯加点水打成泥

2
制成冰砖、放入密封袋保存(可保存一个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