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挽联

 杏坛归客 2016-08-24

漫谈挽联

挽联溯源与发展

自古迄今,人们用各种文学形式寄托着对失去亲人的哀思。哀挽之情,发于心而言于外,便出现了挽歌、挽词、挽诗、挽联、挽幛等等不一而足的文学形式。而被认为是开挽联风气之先河的是宋代苏轼挽韩绛联:

三登庆历三人第,

四入熙宁四辅中。

近来,福建又有人南宋时发现写于挽幛之上的挽联。可见,挽联之滥觞当自宋始。

元代时,对联较之宋代没有更大的发展,对联作品流传很少,挽联作品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明代,因为统治者的喜好与推崇,对联这一文学形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明代,统治阶级对骈体文及对联非常重视,还将其列入科举考试之中。因此得中的进士、举人,无人不通应对。哀挽类的对联作品也随之得到发展,精品迭出。如王守仁题写在于谦墓前的对联:

赤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宙;

青山埋白骨,我来何处吊英贤。

这幅墓联就完全可以当做挽联来读的。

挽联更在清代得到了空前绝后的发展。在清代300年间,涌现了无数楹联高手,他们将挽联的写作发挥到了极致。纪晓岚、翁方纲、阮元、郑板桥、俞樾、袁枚、何绍基、梁章钜、曾国藩、彭玉麟、、谭嗣同、章太炎、康有为、梁启超、杨度、严复、王闿运、林则徐、张之洞、钟云舫等人个个挽人情感淋漓,切当沉雄。

到了民国时期,挽联也是兴盛不衰。举凡名贤巨擘去世,挽联堆积如山。《民国趣史》记载:黄兴开吊之第一日,各界所赠挽联挽额诔词,约有二千余份。

解放以后,因为反对传统的呼声日渐高涨,楹联艺术日渐凋敝。但是,许多将帅贤哲的追悼会上也常见哀挽之作。特别是1977年,敬爱的周总理去世时,革命群众在天安门前自发举行的追悼活动,就涌现了许多精彩的挽联作品。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在中国楹联学会的带动下,对联这一传统文化形式得以复兴,新时期也涌现出许多精彩的挽联佳作。


挽联地位与作用

相对于其他对联门类,挽联因其特殊性,似乎成为对联形式中“小道之小道”。其实不然, 挽联作为对联家族中特殊的成员,在褒奖人物、传递感情、鞭挞邪恶等方面也是毫不逊色的。

如孙中山挽黄兴联:

常恨随陆无武,绛灌无文,纵九等论交到古人,此才不易;

试问夷惠谁贤,彭殇谁寿,只十载同盟有今日,死后何堪。

《晋书·刘元海载记》:“常鄙随、陆无武,绛、灌无文”,指随何、陆贾、绛侯周勃、灌婴同是辅刘邦的大臣;“九等”,古代将士分为九品;夷惠指伯夷、柳下惠等古贤人;“彭殇”,指彭祖、殇子。作者旨在挽黄兴,却以古人兴亡衬之,实旨未写古人,“此才不易”褒在黄兴。下联写彭祖之寿,只在惋惜黄兴之青春夭折。作者情感悲绝,可谓一字一泣也。

江西奉新许仙屏是曾国藩门生,却与曾国荃交恶,双方势同水火。曾国藩已逝后,恰巧曾国荃为两江总督时,许仙屏为江宁潘司。许仙屏为讨好曾国荃,于金陵一所大府第,将其改为书院,教诲诸士,以示不忘老师之功德学行。书院落成后,许仙屏恭请曾国荃莅临。曾国荃虽怨许,义不能不至。当日,众人纷纷请国荃上书院匾额,许仙屏自为对联,悬国藩遗像左右,并伏地痛哭,情极哀挚。对联写道:“瞻拜我惟余涕泪,生平公本爱湖山。”国荃在场看后,感慨不已,一场矛盾才得以化解。

鞭挞邪恶是挽联一种功用。据说,袁世凯死后,有人写了一幅挽联:

中华民国万岁,

袁世凯千秋。

前上下联的不对整来寓意“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国”。

还有—副为道土写的挽联:

吃的是老子,穿的是老子,一生到老全靠老子;

唤不回天尊,拜不灵天尊,两脚朝天莫怪天尊。

作者借道教鼻祖老子的口吻成联,意在讽刺道士的寄生生涯,天尊亦指老子,唐朝老子被封为“太清道德天尊”。

据说,曾国藩还曾经因为酷爱撰写挽联,于新春之时,偷闲在书房撰写挽联被朋友发现而惹恼朋友的故事。由此可见,挽联的魅力所在。


挽联分类与举隅

挽联,顾名思义,是为纪念死者而作的对联。

从写作的角度来看,挽联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分别为致挽、代挽、自挽。致挽,是作者亲自撰联吊挽死者,可分为死挽与生挽两种。死挽不言自喻,生挽则多为游戏笔墨;代挽,是由作者代人捉刀代笔撰联,也可分为死挽与生挽两种,起性质与致挽同;自挽是作者自我吊挽,均为生前预撰。挽联分类不同,写作也不同。通常致挽者是直接表达自己对死者的感情;而代挽,则要注意被代者与死者的关系,不可将之混同于自己;自挽则完全是自己对自己一生的情感抒发。自挽也可分为两种,一是健在时或将死前,自己写给自己,或留给后代,或充作墓志;二是健在时的游戏文字,一般为墨客骚人之雅兴所致或雅趣所然,吟怀咏志而已,并非当真。 

有一副妇人自挽联:

  我别君去,君何患无妻?倘异时再叶鸾占,莫谓生妻不如死妇

  父随儿悲,儿终当有母.愿他日得酬乌哺,须知养母即是亲娘

  这副似“遗嘱”的自挽联,劝慰丈夫,关怀儿女,肺腑之言,催人泪下,贤惠之德,令人起敬。

王闿运自己自撰过一幅挽联:

春秋表仅成,赖有佳儿习诗礼;

纵横计不就,空留高咏满江山。

王闿运死后,他的学生杨的挽联,则属于致挽。:

旷代圣人才,能以逍遥通世法;

平生帝王学,只今颠沛愧师承。

民国吴恭亨在《对联话》中提到:“粱任公尊甫莲涧先生之丧,予代人挽之,联云:“教子成世界人,名满九州四海;哭公届陆沉日,忧绵万岁千秋。”很明显,这就是代挽联。

从撰写的对象来看,挽联可以根据撰写对象的不同分为挽友联、挽亲联等等多种形式。

如挽父母联:

  想见音容云万里;

  深思教训月三更。  

“云万里”,人天永隔,渺然不可再见。“月三更”,凄凉冷清,辗转不眠。悲痛,怀念,溢于言表。  

又如挽友联:

  月照寒风,空谷深山徒洒泪;

  霜封宿草,素车白马更伤情。  

宿草,隔年的草。《礼记?檀弓上》:“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素车白马,古代凶丧事所用的白色车马。《后汉书?范式传》:山阳人范式与汝南张劭为友,劭亡,将葬,范式“素车白马,号哭而来”。此联用了典故,加上月照寒风、霜封宿草等凋残凄冷的景物,以哀景衬哀,更显其哀。

从运用的范围来看,狭义的挽联特指写给死去之人,挂于灵堂、缀于花圈之上的联作。从广义讲,镌刻与墓碑、墓志上的对联,也可称之为挽联,如上文中,王阳明题于于谦墓上的联。


挽联创作与修辞

民国吴恭亨在《对联话》中提到“挽联能雄劲者,较易流传。”其实写作挽联与撰写其他门类的对联一样,“切、新、雅、工、精”,是共同的要求。能达到“切、新、雅、工、精”之联,肯定是佳构。切就是要切死者其人其事,除非是通用挽联,可以泛泛外,但凡名人、德高望重者、至爱亲朋之挽联,应力戒浮泛。新就是尽可能在立意上出新,言人之未所言或未能言,少用套话,熟语。即使是套话、熟语,也尽量多用心思,巧为营构,做到套而不俗,熟而不腻,化腐朽为神奇。雅就是典雅、古雅、清雅、雅致,不俗气。挽联用典可增加厚重与古雅,但也要注意适度,尽量少用生僻典章、故事,以免晦涩难懂。工就是工整、工稳、工巧,这是对联的基本要求。意境好而格律、对仗工,更能增添艺术感染力。精就是遣词、造句力求精炼、简洁,不堆砌,不生涩,不拖沓,不臃肿,避免王大娘的裹脚。

一是针对性要强。要充分详尽地了解和分析死者生平、主要成就、功劳、事迹、美德等,抓住重点,从大处落笔,高屋建瓴,不要头发胡子,更忌鸡毛蒜皮。

二是尊重死者,顾及生者,以褒扬为主。古话说:“死者为大”。挽联也要体现这种精神。当然,褒扬也要实事求是,适当适度,不可无限拔高,更不可无中生有,弄虚作假。对于死者生前的缺点、错误,不宜在挽联中铺陈张扬。即使迫不得已要涉及,也尽可能客观中肯,委婉含蓄,尊重历史,宽容大度。至于给那些罪恶昭彰、臭名昭著之流以及社会、历史,国家和人民的敌人撰写挽联,已属口诛笔伐,不在此列,尽可极抨击、讽刺、揶揄、嘲笑之能事,一吐块垒为快。

三是要有真情实感,情真意切。吊唁哀悼本悲伤之事,写挽联要情从中出,发自肺腑,以情动人,以情造势,使人产生共鸣,引发哀思。不可言不由衷,虚与委蛇,浅尝辄止,泛泛着笔。

四是要注意死者的身份、地位、、成就、名望以及作者与死者的关系。立意要恰当,口吻要贴切,措辞要得体。尤其代挽联,更要注意代挽者与死者的关系,不能文不对人,同时不可将自己与代挽者的关系混同不分,以免闹出笑话。

五是造句、遣词要注意感情色彩,力避虚浮、艳丽、妖冶、轻薄、绵软之辞,尽量多以哀伤、端庄,凝重、内敛、明白之辞入联。

六是给长辈、尊者写挽联,不宜嵌名。目前有许多人写挽联,不分长幼尊卑,好以名嵌之,殊知此乃大不敬之举,相当于生前对长辈、尊者直呼其名。古时候对人之姓、名、字、号以及祖宗、郡望、门第等的称呼极为讲究,不能造次,现代社会虽然没有那样多规矩,但起码的尊重还是应该遵循的。

七是在挽联中,注重哀意比标明定语更重要些。对于初学者,首先要学会使用哀语,写出实在的挽联。

为此,将常用哀语,介绍于下:

  泪、梦、魂、魄、忠、烈士、千古、英灵、千秋、浩气。  (以上名词)

  哀、悼、悲、伤、哭、啼、恸、惊、垂、忍、殒、落、折、断、沉、遗、泣、萎、愁、凋、谢、慰、叹、归、震、怜、瘁、痛、唳、渺、空、裹、朽、留、终。  (以上动词)

  寒、凄、惨、冷、残、寂寞。  (以上形容词)

  犹、永、正、未、讵。  (以上副词)

  犹在、永留、长留、宛在、瞑目、伤心、含笑、饮恨、月冷、奠云、招魂、安息、雨洒、泉涌、风号、风惨、云凄、山颓、山例、木坏、曲终、断肠、狂摧、地坼、天崩、寿终、正寝、化焳、驾鹤、骑鲸、仙游。  (以上词组)

  兰摧、玉折、落花、残月、楼空、韵冷、香消。  (以上专用于女性)

民国马叙伦在《石屋余渖》说“挽联亦须为俪词,然须括死者行径、生者哀伤于数十百字中,尤觉难为。余每见有率然矢口,便成妙作者,羡之不已,以为此如酒有别肠也。”这说明挽联是易写难工的,需要我们不断地读书学习才好。

挽联的修辞手法则可以多种多样,下面简略的举几个例子:

 1、拟人法

与文学修辞方法一样,拟人法也是把没有感情和生命的事物当作人来描绘,从而使所描绘的事物人格化,增强感情色彩。如下面一副挽联:

杨柳春风怀逸致;

梨花寒食动哀思。

作者把杨柳、春风、梨花、寒食等植物、时令都人格化了,宛如它们也如现实世界中的人们一样,对死者寄予无限的哀思。

2、.易词法

易词,即在同一联中,将一个词作词用之后接着又做词组使用。有的是将一个固定的词分离,重新组句,达成原词异义的效果。

请看下面一副联:

复生,不复生矣;

有为,安有为哉。

此联是康有为为纪念六君子之一谭嗣同撰写的一副挽联。谭嗣同字复生,与康均为同盟会成员。上联的第一个“复生”,为谭的字,是名词。第二个即是再生之意,偏正结构。下联第—个有为是作者的名字,是名词,第二个“有为”含有所作为之意,也是偏正结构。联不仅对得好,更巧的将是二人的名字做了巧妙的组合。

3、反问法

为强调某一观念或结论的正确,故意以反问的形式把本意托出,令人注意,使读者从句中找到答案,这种制联方法叫反问法。反问的目的在于给读者以艺术的感染。

许德衍挽陶行知联:

教育做合一,若干年来,倡导生活教育,身体力行,论功岂止武训第二;

智仁勇兼备,胜利前后,呼号和平民主,赴汤蹈火,说死实与李闻为三。

此联紧扣逝者事迹,所引对比人物十分贴切。此句联属反对,增加了被答者的份量和位置。

4、用典法

将联语之意寓历史掌故之中,借典故或有出处的词语以表达联语的思想内容的作联方法叫用典法。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可用的典故很多,比如古典书籍中的轶事、趣闻、寓言,传说人物或有出处的诗句、文章等,都可以当作典故运用,因此,用典法在联语制作中运用的比较广泛。

请看小凤仙挽蔡锷联:

不幸周郎竟短命;

早知李靖是英雄。

上联以蔡锷比周瑜岁在青年而夭,又暗喻袁世凯是曹操;下联将自己比做红拂,将蔡锷比作李靖。全联用典贴切、自然,令人生发联想。

5、衬托法

将楹联的创作主题不作正面描写,而是借助其它事物从侧面或反面去显示的一种作联方法称为衬托法,或映衬法。被衬托的对象称为主体,做衬的事物称衬体。运用这种方法创作的楹联,主题含蓄,耐人寻味。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方法。正衬的日的是使被衬托的主题在形象上更加鲜明。如:

生为国家,死为人民,耿耿忠心照日月;

功同山岳,德同湖海,洋洋正气结丰碑。

这是一副悼念周总理的挽联。全联用“日月”、“山岳”、“湖海”等来映衬总理之丰功伟绩,形象之高大,联语错落有致,当称佳对。

注:部分内容摘录自常江先生与吕可夫先生文章。


(沂蒙山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