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不到她对社区蔬果到家项目的投资建议是这样的

 爱卿如梦 2016-08-24

这是夜谈职场送给你的第110原创文章

这个世界并不在乎你的自尊,只在乎你做出来的成绩,然后再去强调你的感受
                                              ——送你不屑

【项目概览】

蔬果到家主要做社区中千家万户身边最贴心的蔬菜、水果批发的搬运工,目前主要针对安徽合肥,用轻资产的模式为用户提供最便宜最优质的蔬菜水果,打破中间商的剥削。


举例,很多人到蔬果批发市场都会觉得很多品类价格既便宜、色泽又好,但是,无奈的是批发市场距离自己家要不就太远、要不就没有时间、要不就自己没有交通工具,要不就一次批发很多吃不完害怕坏掉、放久了又会觉得营养无法保留,要不就是。。。如此等等。


再举例,一天你到蔬果批发市场发现应季的桃子2元每斤,要知道自己小区楼下可是要4元每斤呢,但是需要一箱一箱的批发才卖,一箱20斤,自己只需要两三斤,这可是个头疼的问题,结果你把这个问题抛到了小区的微信群,拍下现场诱人的桃子照片问有没有人需要一起拼团购买、自己可以帮忙代购回去,结果这事就成了。


我们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做:蔬果批发的搬运工,如此简单而已。。。


【用户与需求分析】

目标用户,蔬果到家的目标用户群体主要是瞄准合肥市各小区、各家庭主要买菜群体(40岁以下人群为主),省会城市的人群有一个特征就是,会过日子,哪便宜到哪,喜欢体验(想小资、但又。。。),喜欢人云亦云,有互联网意识但不强。

用户的使用场景:主要是看重平台的价格透明度、信息传递的情怀、蔬果质量干净程度、包装的设计,这是菜贩子、超市无法比的。但是,像在省会城市的家庭中,除了部分708090后的年轻家庭,大多互联网意识比较薄弱,他们一般只从小区里的菜贩子、超市买蔬果,再加上预购也算得上是一种先给钱、不安全的担忧,所以,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平台市场教育的路还很长。

 

【关键实施点】

门头价+预购+合伙人分成计划+互联网包装+物流集中疏散合伙点+学习型组织打造(含蔬果知识科普、社区粘性积累)+新媒体工具(公众号标杆打造、传统店铺线上传播的打造)。


1、、价格透明,门头价,每种蔬菜、水果三个价,菜贩子价、超市价、我们的价。(达到的一种场景务必是:引领标价的潮流,任何场合、任何实物标价都会有几个价格,以主动透明价格为策略)

 

2、、包装新颖,有情怀;物流合伙,集中物流疏散;注重蔬果的色泽、光鲜度打造;注重用户体验度的打造。(达到的一种场景务必是:打造成蔬果行业包装的三只松鼠)

 

3、、注重新媒体工具的利用,蔬果知识科普、社区粘性积累,大力圈粉,打造地区蔬果公众号的新标杆,完成传统店铺线上传播模式的窗口单位打造。(达到的一种场景务必是:传播蔬果知识的标杆型公司、社区交流的主流阵地、地区蔬果公众号的标杆、传统店铺线上传播最有效模式的标杆;我们不仅仅是蔬果批发的搬运工,我们更是健康生活的倡导者!)

 

4、、内外部管理上充分制定合伙人的分成计划,以达到人人为我用与人人为己用相融合的完美场景。(达到的一种场景务必是:打造成蔬果行业宗毅式的用钱选领导、海尔的合伙人分成计划)

 

5、、勇于打造一支学习型组织,内外部管理上充分打造一支人人能分享、人人能讲课的学习型队伍,上班就是学习,学习为了更好的上班。(达到的一种场景务必是:打造出类似安利式、保险公司式的学习型公司)


。。。核心就是打造出一支推广铁军。。。


【创业活命是要点】

创业最重要是活命,此项目投入极少,说的不好听1W都不要,人工成本除外,花钱的无非是包装、推广、运输,因为是预购,物流找合伙点,不提供上门,做一单拿一单的利润分享罢了,运输上一辆车2个小时5个小区丢完,150元。。。

 

找人中\本阶段仅限合肥\外地城市待开拓中


1、、有志向走线上途径、急切需要扩大销售渠道的3年以上经验的蔬果店老板或农场主(还差1位,名额有限)。


2、、小区合伙人,在小区已经有店面或者在小区有一定资源的,关键是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前瞻性的(若干名)。


3、、导师,创业导师,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分享的,做公司顾问,必须有成功的互联项目经验。


。。。这是未完待续的分割线。。。

 

【运营和产品分析】

目前蔬果到家领域主要存在两种模式。


 一种是美菜B2B订购平台,这种平台打通从地头到终端的农产品供应链,一站式采购平台,打掉中间环节,增加农民效益的同时也降低消费者购买价格;这比较适合大型的企业、能够有充分的资金投入的企业。


另一种就是京东到家是基于传统B2C业务模式向更高频次商品服务领域延伸发展出的全新商业模式,这类平台只是把前期的蔬果当做一个切入点,以此来更好的为下一步的电商、生活服务布局做铺垫。但是这两者都不适合没有资本推动的初创者,初创者还是适合只会赚钱不会亏本的项目。

 

下面是关于此项目担忧之处。。。

1、、 居民的接受度并没有那么高

用户在平台上消费需要预购,这对于用户而言,尤其是非一线城市的用户来说并非易事,他们会觉得不安全。至于是5%能接受还是10%,甚至是2-3%能接受这种模式都不确定。

2、、流程繁琐

本来买菜、买水果到蔬菜店、超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好,这样还需要上微店、固定时间到某个地方取货,客户会觉得很繁琐。

对自身来说,每天统计任务繁重,如果不借助专门的平台。

3、、蔬果损耗

殊不知小贩主要靠秤、水分赚钱,自己做分拣,重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化很大。

分拣、包装人工成本大。

4、、退货不方面

无法做到退货。
合作网点谈判任务繁重。

 

嘿嘿,物流、冷链为什么不说,因为那些对我们来说都不是问题!


【趋势分析】

未来,在互联网蔬果到家中将更倾向于社区全产业链的投资 渠道在两年内将会面临一次大的整合,城市级的、省级的,将会出现一些集中式的大型企业。


未来,在蔬果行业必定会出现随手在线上购买的习惯,不管是生鲜原材料还是半成品亦或是成品,就看谁的模式更颠覆、谁可以坚持、谁可以更早的圈住客户。


未来,直接深入到社区的销售会是主流,谁有大批的社区粉丝谁才会有社区生意的天下。


这是未来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

【总结建议】

此项目投入少,风险小,发展壮大不易。


何谓生意,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意,不管是线下还是线上,不管是通过线下的店面还是线上的店面、群、论坛等等。


后期,有可能在此项目的基础上会衍生出其他的项目。


生活是公平的,哪怕吃了很多苦,只要你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收获,即使最后失败了,你也获得了别人不具备的经历
                                          ——我信故我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