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墨间渊静之致,穆然有古大家风者天津人张兆祥

 雲泉 2016-08-26

张兆祥,字和庵。晚清天津一位土生土长的画家。拜天津名书画师孟绣村学习书画,深受器重,得其写生精髓。后又学邹小山、恽南田诸家之长,并吸收郎世宁等人的西洋绘画技法,融会贯通,开一代画坛新风,自成一派。他作画特别注重实物观察,亲手养花以作临摹标本。绘画风格对当时的津沽画坛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笔墨间渊静之致,穆然有古大家风者天津人张兆祥

“兆祥画翎毛、花卉,著色清妍及工致兼通西洋照相法。”语出《清朝书画家笔录》窦镇撰。

笔墨间渊静之致,穆然有古大家风者天津人张兆祥

张兆祥善画百花。他一生绘有很多花卉作品。中国的几大名花如牡丹、菊花、荷花、梅花、月季、水仙花、山茶、兰花、杜鹃,皆是他常画的题材,有时一幅作品只绘一种植物,有时一图之中绘制多种花卉。

笔墨间渊静之致,穆然有古大家风者天津人张兆祥

笔墨间渊静之致,穆然有古大家风者天津人张兆祥

张兆祥喜画牡丹,他也是当时一位画牡丹花的大家。他喜爱牡丹花达到了一种如痴如醉的境界,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他连做梦都想着牡丹花,想着创作。有一次,他观赏牡丹后回家,在兴奋痴迷中入梦,竟梦见红自粉紫蓝等颜色的牡丹仙子为他翩翩起舞,他身子不禁如蝴蝶般飞来飞去,周围一片彩云时聚时散,他不知身在何方,只知五位牡丹仙子将他围在中央上下旋转。如其弟子李采繁题画诗中所云“先师梦寐忽晕眩,五色牡丹化娇仙,幻觉彩蝶祥云起,缘何飘举众香间”。

笔墨间渊静之致,穆然有古大家风者天津人张兆祥

笔墨间渊静之致,穆然有古大家风者天津人张兆祥

画家关山月在《中国画规律初探》中说“中国画在作画之前,对对象有一个全面、细致的认识过程,要求全面掌握对象的内在规律。如画一张花卉写生,就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花,什么颜色,还要去分清它是草本还是木本,叶子是轮生、对生或互生的……如画牡丹,要把牡丹和芍药不同的地方找出来,分辩出它们固有的特征来”。

笔墨间渊静之致,穆然有古大家风者天津人张兆祥

《津门画坛三百年》一文中提到“……他的墨色花卉,尤其是墨牡丹,以墨代色,更显现一种高雅脱俗之风韵”。

笔墨间渊静之致,穆然有古大家风者天津人张兆祥

)陆恢在《花果含春图》题中引恽寿平的话道出写果之难处:“写果之难更甚于花,花可分候,果不能分也。以春季有花无果,至夏始能结实,且冬之所有即春之所有,气候相连,循环不己。一展卷有生声不息之机,至渲染之法,只于阴阳暗间求之,若实用之复恐失之滞,虚和冲淡我所师也。然终未逮焉”。

笔墨间渊静之致,穆然有古大家风者天津人张兆祥

张兆祥的绘画涉猎很广,人物、山水也都十分精通,只是流传下来的作品较少。他的弟子陆文郁在《语美画刊》曾写道“……更有一般人,说先师就是牡丹好,牡丹出名,其实还不仅画花卉、翎毛、草虫、山水、人物皆很精妙。不过花卉画的特多而以,我学画时曾见先师在一张中堂上画弄璋叶吉图,仕女婴孩,各极其致……。”

笔墨间渊静之致,穆然有古大家风者天津人张兆祥

刘奎龄曾说“笔墨间含有一种渊静之致,穆然有古大家风”。

正如清代王守恂所说的“和庵先生书法,曾名一时。能于旧法出新意,为名写照,人争得,以为美观。”

笔墨间渊静之致,穆然有古大家风者天津人张兆祥

孙其峰和王颂余两位老先生在《近百年来天津国画家小记之一》一文,根据张兆祥弟子陆文郁的描述,把张兆祥的绘画风格分为二个阶段,原文如下:“张画从其发展上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早年他追随他的老师孟绣村;其后,他吸取了恽派的色彩和气韵方面的一些长处;晚年,他又受任熏、任伯年等上海画家的影响。由于张和庵不断写生和创作,在四十岁左右,终于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笔墨间渊静之致,穆然有古大家风者天津人张兆祥

张兆祥《和庵百花画谱》之中所画花卉百余种,如牡丹、月季、菊花、腊梅、玉兰、波斯菊、丁香、万年青、碧桃、扁竹、山茶、慈姑、`杜鹃、芙蓉、荷包牡丹、红豆、红寥、虎草、鸡冠花、金银花、金盏菊、锦葵桔梗、君子兰、梨花、凌霄、马兰、玫瑰花、梅花、茉莉花、木棉、南天竹、蒲公英、牵牛花、蔷薇、芍药、石柱、水仙花、桃花、藤萝、万寿菊、辛夷、杏花、绣球、迎春花、玉簪花、莺尾、朱顶红、子午莲、紫金牛、紫薇等等。每幅绘有花卉,一图一种,其布局同中有异;如花卉一般从画面四面中任意一面约三分之一处出枝。花朵多处在“黄金分割点”的位置。星上挺或下垂之势,多画一枝,也有加画二枝三枝为衬者,花、枝叶间的穿插避让布置合理,每幅上端或下端为配画诗,用赵体行楷书写,此其相同之处。但每幅的具体布局又有变化。

笔墨间渊静之致,穆然有古大家风者天津人张兆祥

弘一法师(李叔同)很崇拜张兆祥,在张兆祥生活的年代,李叔同正在天津求学,他经常看张兆祥在文美斋作画。为了表示崇敬,他给张兆祥刻过两方姓名印,现收录于《李叔同印存》。

笔墨间渊静之致,穆然有古大家风者天津人张兆祥

张兆祥的设色花鸟画,多有一种富贵祥和之气,姹紫嫣红,色彩绚丽,雅俗共赏,令人悦目。除工笔画外,偶尔也泼墨写意,笔墨间又透露出些许文人画的气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