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略论慢性心衰的经方辨治

 汝州中医王国营 2016-08-27
略论慢性心衰的经方辨治
2014-06-08 20:05  
慢性心衰的经方辨治思路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中的一个病理过程,也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慢性心衰归属中医的“惊悸怔忡”、“胸痹”、“喘咳”、“水肿”、“虚劳”等范畴。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慌气喘, 不得平卧, 烦躁不安, 腹大胫肿, 小便短少, 恶寒肢冷, 皮肤紫绀, 舌胖, 脉数。在祖国医学文献中, 对心衰早有论述。如《素问·藏气法时论》云:“心病者, 日中慧, 夜半甚, 平旦静。”明确指出心水病人常在夜间发作或加重的显著特点。在《金匮要略》里描述心衰:“心水者, 其身重而少气, 不得卧, 烦而躁, 其人阴肿。”明确指出了心水病的病名和主要症状与体征。
《伤寒论》认为心衰虽然病情复杂,表现不一,但病位多在少阴,病性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本虚表现心之气、血、阴、阳虚衰,标实表现为痰饮、血瘀、水停互结。心主血脉,血脉运行全赖心中阳气的推动,可谓“有一分阳气,便有一分生机”,《医学入门》曰:“血随气行,气行则行,气止则止,气温则滑,气寒则凝。”心之阳气亏虚,鼓动无力,血行滞缓,血脉瘀阻,从而出现心衰;血瘀亦可导致水饮停积,所谓“血不利则为水”;瘀血,水饮虽继发于阳气亏虚,但一旦形成又进一步损伤阳气,形成由虚致实,由实致虚的恶性病理循环。根据心衰的不同病因和临床病理表现,可将慢性心衰主要分为心气虚、心阳虚、心阴血虚、水饮凌心、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心肾阳衰等证型,临床辩证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首辨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心功能不全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其原发病变得到积极治疗,就不会加剧心衰。如复感外邪,或劳倦过度,或病后失调,或忧思内伤等诸多因素则更伤正气,耗竭心力。感染、过度体力活动、情绪刺激等多种因素,常可诱发及加重心衰。如患者因风心而致心衰,慢性心功能不全者,虽然病位在心,但其病情传变与风湿能否有效控制密切相关。故仲景特别强调太阳病的正确治疗,在寒邪侵犯肌表时,及时发散在表之寒湿或温化寒饮,可控制病变向少阴内陷。肺心病病人常常由于受寒而诱发加重,多表现为外寒里饮,小青龙为正治方:病人有水气凌心, 痰饮阻肺时,可出现心悸不宁, 胸闷气喘, 不得平卧, 咳吐痰涎, 下肢浮肿, 小便短少,舌胖苔白, 脉滑数等脾肾阳虚,水饮内停表现。即可治以 温阳化饮, 祛痰利水法,方选小青龙汤加减,兼喉中痰鸣,加杏仁、射干、款冬花以化痰降气平喘,兼水肿甚者加茯苓、猪苓利水消肿。
(2)次辨病位,分清脏腑经络
心衰病位在心,但不局限于心。与肺、脾、肾、肝相关。可以说是以心为本,五脏相关.因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有病可引起多脏腑功能衰竭.反之肺、脾、肾、肝病变,发展和传变,也可累及于心.故伤寒论论心衰的治疗有用炙甘草治疗心阴阳两衰,也有从脾论治的“心中悸而烦”用小建中汤,从肾论治的真武汤,“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下悸,小便不利”用小柴胡汤.在心衰病变过程中,还往往两脏同病或数脏同病.病理变化为心肺气虚者,则胸闷气短,咳嗽,咳痰,甚则咯血。心肺气阴两亏,心血内瘀,神失潜藏,则心悸怔忡,动则加剧。虚热内迫,则盗汗,心烦失眠,两颧潮红。心肾阳虚,水饮泛溢,上则凌心射肺,而见心悸喘急,下则膀胱气化不利,而见尿少浮肿。病延日久,正气大亏,五脏阴阳俱虚,心阳欲脱,则心胸憋喘,汗出肢冷,脉微欲绝。《伤寒论》六经辨证,就是辨病位,分清脏腑经络,病在何脏何经,孰轻孰重.尤其当辨别是以心肺为主还是以心肾为要,大凡早期,以喘、肿之证为主,多为心肺肾临床表现突出,从心肺肾入手治疗,喘平肿消,而心衰后期,从脾肺、心脾入手,补肺健脾或补益心气健脾。
(3)三辨病性,审查寒热阴阳:慢性心衰多属于少阴心肾亏虚之证。少阴气阴两虚,气不行血,阴不化血,心血内瘀,心失所养,则心悸怔忡,动则尤剧;气虚,则神疲乏力;血虚清窍失养,则头晕;阴虚内热,则盗汗、颧红;热扰心神,则心烦失眠。表现出虚热之症候;心肾阳亏,心脉瘀阻,则心悸胸闷,面色青紫;肾阳虚衰,肾府失养,则腰酸;寒凝血脉,则畏寒肢冷;水饮内停,上凌心肺,则喘急、咳嗽、咳白泡沫痰;下停膀胱,气化不利测尿少;泛溢肌肤,则全身水肿,舌黯淡,苔白,脉沉细或结代,表现为心肾阳虚的里虚寒症候,多为心衰晚期,在上述各种病机发展的过程中常阳虚与阴虚并见,痰浊与瘀血水饮共存,在辨治过程中,辨病性,审查寒热阴阳根据病机的侧重进行化裁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心衰由肺部感染而加重,临床上有咳嗽咳黄痰,发热诸证,同时有下肢水肿,四肢不温、畏寒等证,此上寒下热。临证时当分清寒热,观肺热证急,清解肺热而不忘下焦阳气虚,避免用药寒凉而熄已残之阳。宜于交通阴阳方中佐入清解肺之品。
(4)四辨虚实,正邪孰强孰弱
心衰一证按中医理论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多由心病久病不愈或失治误治,迁延数年而来;亦有少数病人由于重病大疾病导致脏器受损而致。虚多表现为心气血阴阳不足,正气亏损失调为本。而标实则为淤血、痰饮内停为标。其产生原因有外淫内伤,致水湿痰饮内停;或本脏阳气虚衰,痰浊水饮乘侮,上凌于心;或内有宿痰郁火;或外感时邪,凡此种种均可导致痰瘀阻闭心络的标实。痰瘀阻络是心衰的病理产物,又是发病的重要因素,往往进而加重病情和症状。故其病性为虚实夹杂之重症,临床治疗应标本兼顾,辨清虚实缓急,急则治标,或标本兼顾,先控制新感;缓则治本.运用补虚和驱邪法时应根据虚实的侧重不同灵活运用。所以《伤寒论》治疗心衰,注重六经辨证,分清表里虚实盛衰.
(5)五辨阴阳,温补阳气为上
鉴于心衰病理为本虚标实,,治疗原则当以扶正补虚为主,驱除实邪为辅. 扶正补虚的治疗关键,伤寒论认为是以温补阳气为上。因为心衰日久,未有不耗损阳气者,其临床多表现为心肾阳虚、心肺气虚、心肺阳虚、心脾气虚,间或挟有水、瘀、痰、湿。均可温阳为主,辅以通络利水以治之.心衰者因心脾肾俱病,水液代谢障碍,水肿在所难免,其形成多与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脾气虚不能转运、肺气虚不能通调水道有关,其中最重要处在心肾阳虚,温肾阳散水气为其治疗大法,佐入健脾宣肺之药。《丹溪心法》云:“水肿因脾虚不能制水,水渍妄行,当参以参术补脾,使脾气得实,则自健运,自能升降运动其枢机,则水自行!”
1、水气凌心, 痰饮阻肺证
症见:心悸不宁, 胸闷气喘, 不得平卧, 咳吐痰涎, 下肢浮肿, 小便短少,舌胖苔白, 脉滑数。心悸不宁乃水气凌心所致;胸闷气喘、不得平卧, 咳吐痰涎均是痰饮阻肺, 肺气失宣之征;饮为阴邪, 易伤阳气, 亦可出现下肢浮肿, 小便短少等脾肾阳虚,水饮内停表现。
治以: 温阳化饮, 祛痰利水;
方选小青龙汤加减,兼喉中痰鸣,加杏仁、射干、款冬花以化痰降气平喘,兼水肿甚者加茯苓、猪苓利水消肿。
2、心气虚弱,心阳不振证
症见:心悸气短, 胸闷不舒,面白无华, 肢冷形寒, 体倦无力, 时时自汗, 浮肿腹胀, 小便短少, 舌质淡, 脉沉细。心悸乃心阳不振, 气血不足, 心脉失养所致;胸闷不舒为心阳痹阻;心阳虚不能上荣面色苍白,形寒肢冷、体倦无力乃阳虚气衰不能外达体表及四肢所致;时时自汗属卫阳不固;浮肿腹胀, 小便短少责之心肾阳虚, 水津失布, 气化失司;舌质淡, 脉沉细亦为心阳不振,心气虚弱之象。
治以:补益心气, 温阳利水。
方选: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桂枝人参汤温补心阳,安神定悸。阳虚水饮甚者,多见于因心血不足、水饮瘀血阻滞的老年人,这与老年人脏腑功能衰退,脾胃虚弱,阳气不足有关,可更加苓桂术甘汤奏温阳强心、宽胸通脉的功用。
3、心阴暗耗, 心血亏虚证
症见:心悸怔忡, 头晕目眩,夜寐多梦, 颧红盗汗, 咽干舌燥,舌质红,有裂纹少津, 脉结代,细数。心病日久, 心阴暗耗,心阳偏亢,故心悸怔忡;虚阳上扰,头晕目眩;夜寐多梦乃心神失养,神不守舍之故;颧红盗汗, 舌红少津, 脉弱而细数皆为心阴不足, 心血亏虚, 阴虚生内热之象。
治以: 滋阴降火, 养血利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方选:炙甘草汤合用桂枝加桂汤,具有气阴(血)双补、益阴和阳、宣通气血以治本,活血祛痰、宁神复脉以治标之功效,攻补并用,补而不滞,祛邪不伤正,故能使阴阳和,气血畅,心动悸自除。当兼有痰瘀互阻者,加丹参、赤芍、路路通、桃仁等活血祛瘀,兼有痰浊,适去阿胶,麦冬,麻仁等滋腻品,酌加茯苓、薤白,桔梗等。
4、气滞血瘀, 心脉痹阻证
主症: 心悸不安, 胸部憋闷刺痛, 不能平卧,腹胀浮肿肢冷, 唇甲青紫, 舌质紫, 脉细涩。心脉痹阻, 血运无力, 心神失养,则心悸不安;气滞血瘀, 不通则痛, 故胸部憋闷刺痛, 不能平卧;腹胀浮肿肢冷, 乃气血运行不畅, 脾失健运, 水湿溢于肌肤之间, 阳气不能达于四末;而唇甲青紫, 舌紫,脉涩均为气滞血瘀之征。
治以: 活血化瘀, 温阳利水。
方选: 血府逐瘀汤合真武汤加减。若血瘀兼气虚者,可用人参、黄芪补益心气;另外,葶苈子、北五加皮泻肺利水,更有强心作用,泽兰、地龙化瘀通络,降低血液粘滞性,使利络通水液代谢复其常道。
5、心肾阳衰,心阳欲脱证
许宏《金镜内台方议》:“脉沉无热,四肢厥逆,脉微,阳气内虚,恶寒脉弱,大吐大下,元气内脱,若此诸症……皆属于阴也”。久病心肾阳衰,下焦阴寒盛极,不能启真阳上承于心,故心肾不交而发病。由虚致瘀,心脉不通,心失所养故惊悸怔忡,胸憋心痛。证属少阴阳衰,心阳欲脱。
治以:回阳通脉,宣通上下,镇惊安神。方选:白通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再佐以四逆汤扶阳破阴,附子启下焦之阳上承于心,干姜温脾胃之阳开启中焦之枢交通上下,诸药合用,上下相通,能令真阳和会,诸症可除。临证可灵活选用巴戟天、葫芦巴、仙灵脾、益智仁等补肾之品。
此外,若患者素体肾阳不足,则心脾之阳亦随之而损,出现中焦虚寒,胸阳不运,治以温肾回阳,温运中阳,开痹散寒。
临证还需注意以下问题随症化裁:
①痰与肺、脾、肾的关系。肺主气,气化则湿化;脾主湿,湿化则痰消。气虚甚者,加黄芪、黄精;脾阳虚,与桂枝人参汤合用
② 痰瘀交阻之病机。痰阻加重瘀血,瘀滞亦可加重痰阻,两者胶结难解,互为因果,故化痰要配合通络之品,如三七、红花、川芎等。
③ 辨痰的属性。湿痰合苓桂术甘汤;热痰则合温胆汤;痰重时可加浮海石、胆南星等化痰,而生地黄、白芍等滋阴腻滞之品少用。
④ 配合应用理气药。气顺则痰消,气行则血行,故流通气机甚为重要,在化痰祛瘀同时,必须配以行气之品,选用木香、佛手、枳实之类,避免呆滞。
故辨治时应从整体出发,既要重视心之阴阳、气血虚损及脏腑功能失调,又要注重痰浊、瘀血、气滞之标证,攻补兼施,标本兼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