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血津液病证-痰饮(二)

 ll无为 2021-12-08

  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痰饮包括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是诸饮的总称。饮停胃肠则为狭义的痰饮;饮流胁下则为悬饮;饮溢肢体则 为溢饮;饮撑胸肺则为支饮。本节讨论以《金匮要略》痰饮病内容为主,其临床表现多端,大致与西医学中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渗出性胸膜炎、慢性胃炎、心力衰竭、肾炎水肿等疾病有较密切的联系。

 【治法方药】

图片

【临证要点】

1.温化痰饮,健脾温肾。痰饮总属本虚标实,阳虚为本,水饮壅盛为标,故应宗《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以温化为主,寓以行消之品。饮为阴邪,遇寒则聚,得温则化。如明末清初医家喻昌之喻,“如离照当空,则阴霾自散”。水饮壅盛,当采用汗、利、攻逐等治标之法,衰其大半即止,水饮渐去,转予温化之法以振奋阳气,使饮邪不再复停。《金匮要略》创苓桂术甘汤、肾气丸二方,“外饮治脾,内饮治肾”,指“饮之标在脾,饮之本在肾”。外感寒湿,饮食 生冷,水谷不化精微而变生痰饮者责之脾;肾阳虚衰,阳不化阴,饮从内生者病属肾。如清·俞根初《通俗伤寒论·夹饮伤寒》说:“惟苓术二陈及真武加减,一主外饮治脾,一主内饮治肾,则治夹饮之属虚者也。”健脾、温肾为其正治;发汗、利水、攻逐,乃属治标的权宜之法;待水饮渐去,仍当温补脾肾,扶正固本,以杜水饮生成之源。

2.急者治标,当以缓急。若痰饮壅盛,其证属实,可相应采用攻下 逐饮、理气分消等法以祛其邪,继则扶脾固肾以治其本。至于脾肾阳虚之微饮,则以扶正为首务,略加化饮之品。如痰饮证,饮留胃肠标实为主者,当攻下逐饮。水饮在胃,心下坚满,可用甘遂半夏汤(遂、夏、芍、草、蜜)攻逐留饮。水饮在肠,腹满,沥沥有声,用己椒苈黄丸苦辛宣泄,前后分消。支饮喘咳痰盛不得卧,饮多寒少,外无表证,亦可用葶苈大枣泻肺汤以逐饮,剧者可予十枣汤,如《金匮要略》说:“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岁,宜十枣汤。”说明久病未必皆虚,不能拘于常规不变。

3.明辨兼夹,预防传变。治疗本病,应注意辨明有无兼夹之证,施治方可中的。痰饮停积,影响气机升降,久郁又可化热,故本病有夹气滞、夹热的不同。饮邪内蓄,复染外邪,易诱发而使证情加剧。注意痰饮的转归,主要有脾病及肺、脾病及肾、肺病及肾。若肾虚开阖不利,痰饮也可凌心、射肺、犯脾。另一方面,痰饮多为慢性病,病程日久,常有寒热虚实之间的相互转化,而且饮积可以生痰,痰瘀互结,病情更加缠绵,故应注意对本病的早期防治。

【名医经验】

  纵览近现代名医经验,治疗痰饮总以温化为原则,并融合各自临证特色。

  张锡纯从脏虚入手,尤重肺、脾、肾三脏在痰饮病中的作用,分别 创设有针对性的治疗方剂。如肺心阳虚致饮,以理饮汤温补心肺之阳,兼以温化;肾虚失藏生痰,以理痰汤补肾复其气化,佐以化痰;脾胃虚弱生痰,以健脾化痰丸健补脾胃,以除痰源;痰因思虑所生,以龙蚝理痰汤宁心固肾,兼以下痰;人老气虚生痰,则以期颐饼方作食疗,意从本缓图。其见解独特,并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丁甘仁认为痰饮的成因是脾肾阳气受损,肺胃肃降失司,导致三焦水道失调,水液停积为患,以“温药和之”为根本大法,综合运用健脾肃肺、散寒蠲饮、温肾纳气、攻逐水饮等多种治法。其遵内饮治肾的原则,以真武汤及肾气丸为主方,治疗肾阳亏虚之痰饮。若见咳嗽短气,伴有小便不利、饮后欲吐或吐涎沫、水泻、脐下动悸等症,证属三焦、膀胱气化不利,水湿内停者,治以通利三焦、分消水气,配合五苓散加减。标本兼治,疗效卓著。另外常用丸剂,如肾气丸、附子都气丸等,取“丸者,缓也”之意,对疗程较长者缓调善后。

  颜德馨教授将痰饮之成因归咎于脾肾阳气不足,常用苓桂术甘汤加减通阳化饮。颜氏认为痰瘀同源,所谓“积水成饮,饮凝成痰”,痰是津液不化而形成的病理产物,而瘀是人体血液循行不畅或离经之血着而不去的病理表现。津血同源,很多痰饮病与瘀血相关,故将活血化瘀应用 于痰饮治疗。颜氏常在化痰药中加入赤芍、桃仁、丹参,或水蛭研粉吞服,以祛瘀血而消痰水,取得较好疗效。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百度网络,文字内容部分来源于“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我是搬运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