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原有家扁食店

 迷茫的星空610 2016-08-28

高原有家扁食店

传统的饺子叫“扁食”,南方人叫水饺。“好吃不过饺子,好受不如躺着”,饺子是北方人的最爱。“出门的饺子,接风的面”,过去家里有亲人出远门,总是包一顿饺子为他送行。近几年又流行一句俗话“饺子下酒,越喝越有”,这似乎是酒客强词夺理。但饺子馅儿丰富多味儿,有肉、有菜、有豆腐、有鸡蛋、还有海鲜,凝团儿成肉丸儿,散开是菜沫儿,咸香多汁,风味多样。用饺子下酒,既饭又菜,倒是吃喝两不误。

那年仲春去陕北,在一座小镇上与朋友逛街,欣赏高原小镇风情,不经意间,遇一爿窑洞餐馆,门头用木牌书写“二嫂扁食”,一下子勾起了我的怀旧情结,我老家也把饺子称作“扁食”。小时候,这种传统美食一年难得吃上几次,也就是冬至、春节吃几顿。遂走进去,还没有到饭点儿,食客并不多。这是一家夫妻餐馆,男掌柜负责煮饺子,端盘子,而年轻的女主人正坐在餐厅里包饺子,她已经快把各味饺子放满了面前四个竹笸箩。点了两样饺子,趁饭还没有上,就跟这位白净手巧的嫂子闲聊。她说,吃过早饭就开始包,到午餐时分才能供得上食客吃,一上午坐在这里没动窝儿。

高原有家扁食店

因为男掌柜在家排行老二,而这位嫂子又是餐馆的主厨,因此就叫“二嫂扁食店”。二嫂当姑娘的时候就跟父亲开扁食店,学会了一手的包饺子技巧。但她说,“扁食”不能叫“包”,叫“捏”更贴切。柔韧的面皮儿里放上馅儿,用食指和大拇指先把边儿捏起来,再用大拇指顶着,重新捏一遍边口,饺子就两头尖尖成新月状了,这就是传统的“扁食”。她对饺子馅儿的调制更讲究。包大肉饺子时,从不用绞肉机绞出来的肉糜当馅儿,那样肉的纤维被破坏,味道差口感也不好。她总是买上好的五花肉,用刀剁散,打里鸡蛋,用精盐、姜末、生抽、葱花、味精、鸡精和香油顺一个方向使劲搅拌,等肉筋结在一起,拌里韭菜香菇或者白菜萝卜,最后,再泼上一勺烹了花椒、大料、姜丝、葱段、蒜瓣儿的五香清油,拌匀就可以包了。这样的饺子煮出来后,馅儿都会凝结成团儿,汤汁儿饱满红润,吃起来肉筋味香。如果包鸡蛋馅儿饺子,事先还要在蛋汁儿里滴上适量的料酒,这样炒出来的鸡蛋暄嫩好吃没有腥味儿。吃三鲜馅儿时,还可以在鸡蛋里放上虾仁儿、炒豆腐等,吃起来别有风味儿。

高原有家扁食店

每当小雨过后,山野一片湿润,岩石表面和阴潮的坡地上会有一种黑色的菌类紧贴地皮长出来,有的地方就叫地皮,但陕北人叫“地软软”。她会拿着小铲着小篮上山采“地软软”。回到餐馆,淘净控干剁碎,用虾皮炒鸡蛋,边炒边用筷子在锅里划,划散如絮,倒进去“地软软”,用香油、味精、精盐、姜末等拌匀,包出来的饺子清香滑嫩,吃着有一股山野的味道。现在想来,这种饺子不但味道好,必定对心脑血管还有保健作用。“地软软”包子我曾经吃过,但还没有吃过这样的饺子,这次又不巧,旱了好多天,山里长不出“地软软”,想吃,非要等到春山新雨后。

闲聊间,竟然掌握了好几种饺子馅儿的拌制方法,回到家里一定仿制一番。“扁食”和小菜上来了,一盘三鲜馅儿,一盘羊肉胡萝卜馅儿,盛在碗里,一个个晶莹剔透,弯如新月,还没有吃,食欲已经大开了。有小菜,有饺子,那就来一瓶酒,咱也祝福咱自己越喝越有!

“二嫂,上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