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叫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 血脑屏障是机体参与固有免疫的内部屏障之一,由介于血循环与脑实质间的软脑膜、脉络丛的脑毛细血管壁和包于壁外的胶质膜所组成,能阻挡病原生物和其他大分子物质由血循环进入脑组织和脑室。 目前由于种种条件限制,对中医药研究范围、研究手段、方法、研究的广度都非常局限,不能形成全面系统的研究。虽然中药对血脑屏障的干预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但已有研究表明中药对血脑屏障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促进其他药物通过,或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保护脑组织。血脑屏障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和血液的分界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一方面它允许血液循环中脑组织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通过,另一方面能阻挡有害物质的侵入,将代谢产物排除,从而维持脑环境稳定保证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二决定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因素 1.物质的脂溶性 血中溶质必须通过脑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才能到脑组织,而内皮细胞膜是以类脂为基架的双分子层的膜结构,具有亲脂性,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因此血中溶质的脂溶性高低决定其通过屏障的难易和快慢。脂溶性越高的溶质通过屏障进入脑组织的速度也越快。根据这一规律可将某些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加以改造,使之更容易进入脑组织以便更快发挥药物的效果。 2.物质的亲水性 不论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溶质,溶于水时即与水分子的氧原子形成氢键,溶质所带电荷越多形成氢键的能力越强,水溶性也越强,通过血脑屏障的能力也越差。但是水本身和葡萄糖等溶质因分子量很小,可通过内皮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连接部入脑。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由于水溶性强而且羟基多,很难通过屏障入脑。氨基酸能通过血脑屏障,但胺则很难。 3.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程度 血浆中许多化合物是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小分子化合物如激素,与血浆蛋白质结合后就不容易透过血脑屏障,因此无从发挥其生理效应;必须待其游离以后才能通过屏障发挥其效应。例如甲状腺素,在血浆中有99%以上与血浆蛋白结合,游离的不到1%;脑脊液中甲状腺素含量较低,但与血浆中游离的甲状腺素含量相近,故仍能满足生理的需要。游离的甲状腺素很容易进入脑组织间液。任何能阻止甲状腺素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都可以增加血浆中游离的甲状腺素,增加通过屏障的剂量。 4.载体运转系统 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有多种载体蛋白,能将血中物质运出内皮细胞。载体蛋白有较高的选择性,一种载体蛋白常只能转运一种物质,脑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异性载体蛋白,可使一些难于通过血脑屏障的物质顺利转运迅速入脑,例如葡萄糖是脑组织代谢的主要能源,本来通过血脑屏障较慢,但借葡萄糖载体可以很快通过血脑屏障及时满足脑代谢需要。已经肯定的载体有:己糖载体、中性氨基酸载体、碱性氨基酸载体和短链的单羧基酸载体,它们都有利于合适转运物质顺利通过血脑屏障。 正常情况下中枢递质几乎都不能通过血脑屏障,这有利于维持脑内中枢递质水平的稳定,排除脑外刺激因素的干扰。所以能如此,可能与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的酶系统有关,已经发现其中含有单胺氧化酶,而多种中枢递质是单胺类化合物,如儿茶酚胺、5羟色胺、组织胺等,都可被单胺氧化酶灭活,这种内皮细胞胞浆内的生物化学转化作用加强了血脑屏障的功能,从而可使脑组织内环境保持稳定,少受一般循环血液中有强烈生理作用的物质含量剧烈变动的干扰. 三、医学研究中药对血脑屏障的通透性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许多中药的有效成分自身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发挥治疗脑内疾病的作用如川芎、首乌、麝香、冰片、三七等,而中药复方不是单味中药的叠加,它有着严谨的配伍理论,对血脑屏障的干预作用又是中医药治疗脑源性疾病的神奇所在。 许多实验研究表明中药对于血脑屏障的作用有其独特的双重性。一方面中药自身促进其他药物透过血脑屏障,对治疗起到促进作用如冰片;另一方面在血脑屏障受到损伤时,中药能降低其通透性,尽可能的维持、稳定及修复其损伤,保护脑组织如黄芪甲苷。 四、抗瘫健脑中药能治愈众多的脑中风脑外伤患者的肢瘫、吞咽困难、语言不利、智力障碍等患者,这说明抗瘫健脑中药有效成分必能通过血脑屏障 1、在没有现代血脑屏障的测试方法的情况下,中药有着5000年的治脑源性疾病历史,哺育中华民族繁衍壮大,说明有效的治疗多种脑源性疾病中药,必然是中药有效成分通过血脑屏障产生的疗效. 2,、抗瘫健脑中药的独特疗效有目共睹,不能因为没做血脑屏障的测试就否定抗瘫健脑中药的疗效,放弃救死扶伤,耽误患者的病情。例如1976年在河南鹿邑发生洪灾后继而发生流行性脑膜炎,其中近半是华弗氏综合症,易幼儒教授在鹿邑五里营公社抢救活了600余例患者,无一例死亡,主要药物是青霉素、磺胺、氢化考的松,当时不可能血脑屏障测定,也没有血脑屏障的测定方法,虽然现在已经确认青霉素、磺胺、氢化考的松这三种药都能通过血脑屏障,但是,如果当时一定要证明青霉素,磺胺,氢化考的松这三种药能通过血脑屏障才给病人用的话,那么这600余病人就不能够得到有效治疗而失去生命。所以,在没有条件做血脑屏障情况下,选择最有效药抢救病人生命、解除病人痛苦。才是病人之所求 3、、有人说抗瘫健脑中药分子量大而不能通过血脑屏障,说者并不了解抗瘫健脑中药的成分,更不了解抗瘫健脑中药的有效成分,更没有做抗瘫健脑中药的有效成分的分子量的测定,所以没有理由以抗瘫健脑中药的分子量大而否定抗瘫健脑中药能够通过血脑屏障。即使是抗瘫健脑中药的分子量大也不影响它通过血脑屏障,因为中药能够改善血脑屏障的形态和功能。 4、活血化瘀和血脑屏障是医学上的两种迥然不同的理论,不能相提并论,没有可比之处。 五、'首选药物疗效是硬道理' 易幼儒教授50年的临床经验研究发明的抗瘫健脑中药,治好了数以万计的脑血管疾病,得出一个论点:只要能治愈的脑源性疾病中药其有效成分必能通过血脑屏障。病人相信抗瘫健脑中药的奇效,服用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但至今仍有人拿血脑屏障忽悠患者,妄图否定抗瘫健脑中药的神奇疗效;病人是我们的亲人,不要听信无根据的不实之言,以免失去了亲人治疗的机会。 |
|
来自: yijian2007 > 《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