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复习备考阶段性工作

 江山携手 2016-09-01

专题训练抓考点。专题训练针对知识点、重点、薄弱点和纠正不良习惯展开。确立“看——听——练——评——补”五环节复习流程,具体说来“看”就是看缺漏之处、重难点,主干网络;“听” 就是听老师讲易错、易混、深化点;“练”就是要定时定量,有质又量,抓效率;“评”就是要自评、他评、师评相结合,及时反馈;“补”就是针对复习和训练中出现的弱点、错点进行及时补偿。要尽可能多的接触更多题目、题型,开阔自己的眼界。

注重纠错,总结反思。

1、及时纠错。要让学生重视错误,因为错误就是你的漏洞,把这些漏洞补上,才会有所改善。完善错题本,具体栏目可以设为:①题目类型,②错因分析,③解题技巧,④满分答案,⑤总结拓展。用好错题本,经常翻看,由厚变薄,整合补充,规范补偿。

2、时常总结。对各种题型(审题方法、规范解题、个性与习惯)总结,每天学习总结,每周思想总结,每考必结,在总结中前行,在反思中进步。

调整情绪与心态,重视基础。

随着考试日益临近,学生的心理会发生变化,如“高原现象”“浮躁紧张”等情绪产生。

“高原现象”的产生原因有多种如:心理障碍,方法障碍,知识障碍,思维障碍,生理障碍,动力障碍等,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躁”(急躁、浮躁、烦躁)的情绪也是影响学生备考的心理因素,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逐步解决。教师可采取导(指导、引导、疏导)——帮(帮助、帮扶、帮教)——分(分析、分类、分步)——调(调整、调节、协调)的思路进行疏导。要让学生倾诉,加强自我调节,放平心态,采取有效方法释放压力,如:听音乐、体育锻炼、读书散步、与同学交流等。

越是临近考试,做题考试可能越多,要让学生明白,不要成了做题的机器,要适当的跳出题海,站在岸上看海。更要重视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变不离其宗,所有的题目知识和解题的方法都来源于教材,所以要重视基础知识、基础方法、基础题型。

总之,后期复习和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又艰辛的工作,学生的情况各式各样,解决的思路和方法也需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更需要我们去不断探索和研究,以获取更大的成功。

组织各备课组认真试做和研究真题详解和五年中考三年模拟,重视对中考卷的研究,把握命题要求、命题方向和命题特点,把握试卷的难易程度和考题结构等,做好总结分析,作为集体备课和教学的指引。同时提高教师个人的分析解题能力,总结解题技巧,探究解题规律,提高教学水平。

提高复习的质量和效率,我们认为前提在备课,关键在课堂教学,着力点在学生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有效备课作为有效教学的前提,把有效课堂置于教学管理的核心地位。通过抓有效备课、有效作业、有效考试、有效辅导和有效课堂,整体建构有效教学链条,提高复习的质量和效率。为此,主要开展四项活动、明确四项要求。

四项活动:(1)开展全员听课活动,形成行政人员、听课小组、备课组随机翻牌深入课堂听课的长效机制,以听促评,以评促教,营造关注课堂、研究课堂的氛围,促进常态课的有效和高效。

(2)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备课组是学校教学单位的灵魂。有效开展备课组活动有利于提高整个备课组的教学水平。学校要求备课组每周开好两次备课组活动。第一次以示范课、观摩课为核心进行听课、评课、说课为主。交流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集体诊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探究应对措施,帮助教师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二次以做题为主。学生的针对性、有效性练习是提高成绩,检测学习效果,查缺补漏的重要依据。学校要求备课组要严格把好命题关,确保质量,对题目进行讨论和评价。确保让学生做了有效和高效。

(3)开展常规教学检查活动。每周确定科目、确定检查内容,加强对备课、课堂、作业等环节的过程监控。

(4)开展教学质量分析活动。重视考试管理,考前抓命题,考中抓监考,考后抓诊断性分析,诊断教和学的情况,重视学生学情的个案分析、跟踪对比分析。开好年级和班级的教学协调会。

四项要求:(1)课堂教学上要求重视对复习课和试卷讲评课的研究,建立“精讲精练、讲练结合”的复习模式,以学为主体、以教为主导、以练为主线,突出精讲、测试、讲评、再练等环节,杜绝发试卷、对答案,抄冷饭、满堂灌的简单模式,向讲课要效率,向选题要质量,向讲评要水平,向再练要进步,提高复习效率。

2)在作业和试卷方面,我们要求“面批面改、全批全改、快批快改、详细分析、针对点评、有效总结、及时反馈、全面把握”

 

3)对待有望冲击优秀高中的学生要求各学科老师对他们的试卷要实行二次批改,建立优生培养成长档案,个别分析,跟踪反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