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多少英雄过不去的劫? 科比倒在了这里,贝克汉姆倒在了这里,刘翔也倒在了这里……而现在,娱乐圈的孟非也传出了因跟腱问题而影响事业的风声。 这跟腱,到底是怎么了? 呃~首先,跟腱是啥? 跟腱是人体最粗大的一条肌腱,是由小腿三头肌的肌腱融合而成的,在小腿后群的肌肉和跟骨之间做一个连接,主要作用是屈膝和跖屈。 从解剖列车的角度来看,跟腱属于后表线的第4站。 几乎任何脚着地的运动都和跟腱有关,站、走、跑、跳、蹬都需要靠它。以跑步为例子,在这种高强度高频次的循环运动中,每一次跟腱都会收缩、拉长、再收缩、再拉长,因此,跟腱的健康尤为重要。 跟腱虽然是人体最强壮的肌腱,但是它也承受着最大的压力,所以它发生损伤的几率也是很大的(不争气的玩意~)。 一般的跟腱损伤都是由过度使用造成的,当然跟腱“太怂”以及得不到合理的关爱是发生损伤的潜在因素。 而跟腱炎就是典型的不知道怎么着就发生了的损伤(is typically not related to a specific injury)。 在先天性原因上来说,这可能是先天性的肌腱薄弱(太怂)。比如别人有1万根纤维,而你只有200根,跟腱承受负荷的能力较差,那么在长时间的反复反复牵拉的过程中就有可能导致损伤。而出现炎症之后又没有科学处理,迁延不愈,于是就形成了慢性损伤。 另外一些人则并没有那么倒霉,天生有一条健壮的跟腱——但是先别急着乐!如果你的小腿肌肉力量差,运动过程中肌肉做功不充分,光靠拉跟腱的话,久而久之跟腱会跟你“提意见”的! 还有一部分则由于跟骨存在骨刺,跟腱与骨相互磨呀磨~磨呀磨~嘎嘣~断了~ 排除掉这些因素,还有很大一部分跟腱炎的产生则是后天原因。如以下两点: 1、突然增加运动强度或者运动量。平时非常忙完全不运动,周末拼命约小伙伴刷奥森之类的(俗称“weekend hero”),在短时间内运动量过大或者上量上得太突然往往会超出跟腱的预料,于是…… 2、小腿三头肌紧张:如果小腿三头肌本身比较紧张,得不到合理的关爱(放松啊牵拉啊热身啊之类的),然后突然进行一个高强度启动(如起跑、上步救球或者急停跳投),这时所有的压力就集中在跟腱上了。后果可想而知~ 一般的跟腱炎就是脚脖子后面那根大筋接近脚后跟的地方疼痛。简单地说,跟腱炎就是跟腱发炎。炎症是身体对损伤做出的防御性应答,常表现出红肿热痛等症状。大概有以下几种主要症状: 而跟腱炎有以下两种类型。 非插入式跟腱炎是跟腱中段发生损伤,存在细微撕裂、肿胀和增生。多发于年轻的爱运动的人群。 插入式跟腱炎是跟腱下端附着于跟骨上的那部分发生损伤。可以发生在任何人群(没腿的除外)的任何年龄段,即使你不爱运动也有可能。 这两种跟腱炎都有发生钙化的可能。但是对于插入式跟腱炎来说,还有长出骨刺的可能。 为了将跟腱受伤的机率降低,我们就需要在运动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同时平时需要注意下肢力量的锻炼(对于运动员来说,全身动力链的合理化就更重要了)。 基于以上的原则,我们很自然地就可以反推出跟腱炎的防治原则—— 人体是个整体,在运动的时候大多都是以一整条动力链去完成动作的,在放松的时候也是如此,利用泡沫轴、网球等小工具对整条运动链都进行放松(小腿、足底筋膜、整条后表线),对跟腱的好处大大的~ 1.小腿后侧腓肠肌一圈 双腿折叠,上面的压着下面的,下面的压着泡沫轴,然后腓肠肌需要从三个角度来按摩,通过调整脚尖朝向就ok!会很疼,同时也很爽!两三分钟ok! 2.小腿后侧跟腱附近 小腿很长,一起滚太累,所以跟腱附近和腓肠肌附近分开滚比较好。 3.足底筋膜放松 很简单,找个高尔夫球或者网球什么的慢慢踩,慢慢滚动,慢慢疼。 和运动前的动态牵拉不同,在运动过后的牵拉应该缓慢且持续。 缓慢的将跟腱处于拉伸的最大幅度,再缓慢地恢复初始姿势,切忌猛发力和上下震动~ 1.腓肠肌牵拉 找个板砖,脚尖踩上去,脚跟着地,膝关节伸直,重心前移,保持30~60秒。 2.比目鱼肌牵拉(腓肠肌里面的东东) 千万不要忽视比目鱼肌的牵拉,70%的运动员小腿紧张都是比目鱼肌造成的! 找个板砖,脚尖踩上去,脚跟着地,膝关节屈曲,重心向前下沉,保持30~60秒。 用泡沫轴固定膝关节,防止代偿,然后用脚尖勾着弹力带做屈伸。15~20次左右,2~3组。 如果你不幸已经遭遇跟腱损伤,那么除了以上几点以外还有一些是有必要做的—— 大部分的overuse损伤都是“量”和“能力”之间的不平衡导致的;最直观也是短期内见效最快的就是调整量,跑多了疼就少跑点,训练强度大了不舒服就降低点,连走每一步路都扯着疼就把鞋跟加高点,总之就是让跟腱承受的量减小。 从长远的角度看,提升组织承受负荷的能力才是硬道理!很多研究都表明,持续6~8周甚至更长时间的小腿三头肌的离心力量练习可以通治疗跟腱病。和以往的避免疼痛的康复治疗不同的是,这种离心负荷训练是允许有疼痛的。 1.找一个台阶或者稍高的安全平面,双脚快速提踵; 2.单脚慢速下落,下落到跟腱受牵拉的末端。 根据个人情况选择负荷,每周增加负荷,每天改变运动速度,10次 x 3组,最快可以在6~8周解除症状。 如前文所述,冰敷的作用主要是止痛,理疗方面可以选用低水平的激光治疗,如果是跟腱附着点的病变可以采用冲击波疗法。 足的健康为许多运动的根基,而跟腱在此至关重要,一定要好好爱护它~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大家么么哒! (编辑:蹦蹦跳跳的小白兔) 本文允许转载。转载要求: 1.请勿修改原文。 2.请注明原作者(邵苏、张小可)及原出处(古德体育)。 3.请附“古德体育”二维码。 感谢您的配合。 精彩课程尽在?? |
|
来自: 清风明月tbm5q1 > 《卫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