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房颤动和房扑的规范化治疗(一)

 石叶文摘 2016-09-09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和房扑的治疗,主要有两大策略:一是节律控制策略,主要是控制心律失常使之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二是心率控制策略,其主要目的是在不转复心律失常的前提下控制心室率。两种策略均要结合抗凝药物治疗来降低中风的风险。

1 心率控制策略

目前,节律控制是首要的控制策略,然而,对不能恢复并维持窦性节律(窦律)者常采用心率控制策略,即室率控制。通过在全国13个省份选取14个自然人群调查的结果显示,房颤患病率标准化率为0.61% ,瓣膜病、非瓣膜病及孤立性房颤所占比例分别为12.9%65.2% 21.9%[1]。大多数有房颤和房扑的患者往往首先选用心率控制策略,因为采取心室率控制有一定的优势[2]:容易达到治疗目标;患者可以在门诊随访;治疗的依从性好。但通常选用心率控制策略还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房颤时间的长短:房颤超过3个月,复律后复发率高;房颤持续超过1年,复律的机会很少,一般采取室率控制。房颤症状大的轻重:房颤症状轻微,特别是老年患者,多采取室率控制。伴有其他疾患:房颤伴瓣膜病、肥厚型心肌病、心内分流性疾病等,未行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前,行室率控制。房颤伴严重肺部疾病通常采用室率控制。心脏功能。NYHA心功能3级以上、左室射血分数 ≤ 35% , 或心胸比例 ≥ 55% , 或左心房内径 ≥ 55 mm,行室率控制。有各种诱发因素,如甲亢、风湿活动、肺部感染、心脏急性炎症、低钾血症、严重贫血等未纠正时,行室率控制。如何制定合理的治疗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中国房颤患者治疗建议中要求,将房颤患者的心室率控制在安静时60/分钟,日常中等度体力活动达7080/分钟[3]。中国专家共识建议将房颤患者的心室率控制在安静时6080/分钟左右,一般活动时9Oll5/分钟[1]。对于长期室率控制的患者,既要定期评估静息时心室率,也要评估运动时的心室率。静息时心室率控制良好的患者在运动时可能心率过快,同样可导致心功能不全加重或心肌缺血,因此,有必要评价患者在次极量运动或24小时的心率变化情况,尤其是活动时症状明显的患者。根据静息时和运动时心室率合理调整药物,将心室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建议应用β-受体阻滞剂:氨酰心胺、美多心胺,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而地高辛仅作为第二线药物。Olshansky[4]对纳入房颤患者有关心律控制的随访调查试验(the atrial fibrillationfollow-up investigation of rhythm management studyAFFIRM)心率控制组的2 027例患者使用药物情况进行了分析,证实使患者总心率(休息和运动)控制达到要求的第一线药物分别为:β-受体阻滞剂(加或不加地高辛)70% ,钙拮抗剂(加或不加地高辛)54% ,单用地高辛为58% ,提示β-受体阻滞剂为控制心率最有效的药物。在临床应用时应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是否合并心力衰竭、有无心肌梗死、心绞痛及预激综合征等情况并结合药物药理作用特点具体选择。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房颤,或不伴有心力衰竭时,可选用地尔硫卓或维拉帕米。如维拉帕米的用法通常是:每10分钟静注510 mg,必要时3O60分钟后重复1次。永久性房颤伴有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首选β-受体阻滞剂如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具体用法为美托洛尔5 mg5分钟内静脉注射,必要时5分钟可重复,最大剂量1O15 mg。伴有心力衰竭的快速性房颤首选西地兰(除外预激综合征并房颤),常用方法为0.20.4 mg静脉注射,必要时26小时可重复。上述静脉注射药物应在密切观察下注入,应给予心电监护,心室率控制后根据患者的情况也可继续口服该药给予维持。房扑的药物治疗方法与房颤相同,但由于房扑的心室率通常较房颤快,患者心悸症状明显,发生于绝大多数患器质性心脏病或外科术后的患者,药物控制心室率效果不佳,因此通常采用节律控制策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