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资讯 | 肥胖与卒中

 渐近故乡时 2016-09-09


肥胖在当今社会中日趋流行,大量研究表明其与多种慢性疾病密切相关,而卒中又是全球主要的慢性疾病之一。本文拟探讨肥胖与卒中的关系,进一步明确肥胖与卒中风险的相关程度,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卒中。





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腰臀比(waist-hip,WHR)、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等肥胖指标已证实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近年研究,腰围身高比(waist-height ratio,WHtR)更适合易发生中心型肥胖的亚洲人。WC和臀围的测量:取站位,双脚分开25-30cm,在髂棘和第12肋下缘连线的中点水平测量腰围;臀围在臀部(骨盆)最突出部测量周径。BMI=[体重(kg)/身高(㎡)],WHR=WC(cm)/臀围(cm),WHtR=WC(cm)/身高(cm)。参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和《我国超重肥胖的诊断标准探讨》,BMI 18.5-23.9为正常体重,24-27.9位超重,≧28为肥胖;男性WC≧85cm,女性WC≧80cm为WC超标;男性WHR≧0.9,女性WHR≧0.85为WHR超标;WHtR≧0.5为超标。





肥胖引发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冠心病、睡眠呼吸暂停等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因素。腹型肥胖是脑卒中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与BMI相比,WHR等反映腹型肥胖的指标更能反映肥胖引起的心脑血管风险,其可能的原因是:BMI主要反映全身性皮下脂肪量的变化,而WHR等指标主要反映腹腔内脏周围脂肪量的变化。


腹型肥胖与脑卒中更相关的机制可能有以下几点:

①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时患者体内由脂肪组织表达的脂肪因子谱发生改变,表现为瘦素及游离脂肪酸等分泌增加而脂连素等分泌减少,瘦素增加可以通过活化并促进内皮细胞迁移、平滑肌细胞增生及血管钙化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②腹型肥胖者相关心血管保护蛋白(脂联素、糖原合成酶和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水平更低比。

③腹型肥胖者富含β1、β2肾上腺素受体,并具有较独特的β3肾上腺素受体,其对肾上腺素介导的脂解作用敏感,脂解活性更强,脂解速率较快,分解释放更多的游离脂肪酸。

④腹型肥胖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l.1)水平及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增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下降。

⑤腹型肥胖可能和代谢综合征、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更紧密。


大量临床研究已表明,腹型肥胖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控制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已成为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手段之一,识别及干预腹型肥胖在我国尤为重要。


作者简介:杜善龙,青岛市中心医院神经二科,住院医师,目前从事神经内科工作,主要从事脑血管介入相关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