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葬书】顶层风水特供(二)

 lzhwwzs 2016-09-13
\

【葬书】顶层风水特供(二)

2014-02-10 18:55阅读:943
【葬书】顶层风水秘诀特供(二) 【青囊序】云:
杨公养老看雌雄,天下诸书对不同。
先看金龙动不动,次察血脉认来龙。
龙分两片阴阳取,水对三叉细认踪。
本经,是唐朝国师杨筠松传家的奥旨,由门人曾文遄掇合成篇。祥释地理造化运行之机,参赞化育之道,首言寻龙之法。杨公养老之“老”是指死之意,古人忌讳说死。养老就是说人死了,怎么处理,养有供养保护的意思。杨公选择的方法是为死者,找一个山青水秀的,能藏风聚气的,视野好的,免受蛇虫鼠蚁侵入的吉地安葬,让亡人得以安息,这就是养老之术。
究竟如何养老,用什么方法选择福地,各有各地的民俗,各有各地的方法,更有各地各派所形成的风水造葬技法。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永难定论。风水一百二十家,家家阴阳不相谋。为什么[地理]只有一山一水之动静阴阳,而[卦气]却创造出这么多的理气[阴阳]来呢?
什么是雌雄?地理以【形止气蓄,万物化生】来论雌雄,阴阳是万物的雌雄,而天地万物却各各自具雌雄,所以地理以[山川]为自具的雌雄。山与川交,川与山合,才是真阴阳真雌雄。若不明此[山川]雌雄之形,何以能察得无形的阴阳之气交不交。地理的雌雄交媾之义,其关系有如夫妇一样。天地间阴阳二气,周流六虚,无有休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物不披。物物相交,气感而应,感而遂生。古圣洞察了天地间阴阳动静之理,用环境周围的动静、空实、高低、凹凸衰旺之形,就能调整人在生时所“禀赋”阴阳之气的盛衰。这就是【葬书】所云:【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的密诀,更是天地造化之大机。
【以有形可见之物,察无形可见之气;再以无形可见之气,合有形可见之物。】
杨公的“雌雄”论,就是对【葬书】中生气的形成作出了有力的诠释,并且更加完善。现在大家应该知道杨公的雌雄是什么?【理寓于气,气囿于形。天依形,地附气。】蕴含着万物强弱与盛衰。依据上论就能看物物的雌雄:动为雄,静为雌。水为雄,山为雌。仰为雄,覆为雌。窝为雄,脊为雌等等。
雌雄交媾之旨:【阳以相阴,阴以含阳。阴用阳朝,阳用阴应。阳本阴,阴育阳。阴阳相见,福禄永贞。】!
雌雄气交之诀:【一六共宗,甲己合。二七同道,乙庚合。三八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为朋,丙辛合。四九为友,丁壬合。五十同途,戊癸合。】!!!
如果易友连河图最基本的雌雄交媾都没弄懂的话,那就枉为“阴阳先生”了。例:甲代表着什么气、水,己代表着什么来龙去脉?现实中怎么化育?河图是山水之体,不可不懂!!!
杨公一句“养老看雌雄”,不知有多少人,穷经皓首至死未通。究其因就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理论没悟通,弃“体”而用“用”所至。
【葬书】曰: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于春,粟芽于室;皆气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丘垅之骨,风阜之支,气之所随。
上篇博文论述了葬乘生气,及生气的来龙去脉。遗骨纳气,祸福及人的关系。此段则阐述天人感应,大太极与小太极的对应原理。以西方白虎为金,为铜山来作比如,就好象铜山在西边崩塌了,原先用铜山的铜矿原料生产的铜钟放在东方青龙与西边对应的位置,铜钟就会发生感应,现兆于灵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说曹操,曹操就到”之灵应。就象春天的树木,有合适的地中之生气使它茂盛生长。种子藏于室内,有机会接触生气,也会发芽。所以祖骨能荫佑后代子孙,其实都是生气在地下运动的原因。生气的能量藏于地中,与地的走势同行。如果地势停止行进,不再向前延伸,生气就会聚汇于此。气随高山峻岭的山脉,丘林平地的垅脊,平洋高凸枝脉同行。所以无论是山区还是平洋,阳宅之高楼,阴宅之地下到处都有生气流行,万物都有气之所随。
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谓之风水。
鼻祖根据上面气的运行规律,发现风大的地方,植物生长缓慢,生气被风吹散,说明气是借着风吹之力而散。同时,气也随着地势山脉而行进,山势只有遇到了水,不得不停止前行,因生气是随地而行,气遇水同样只能停下。阐明风能散气,水能把气分界,古人把这种使生气凝聚,不能扩散的地道之术,称为风水。
【葬书】曰: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何以言之?气之盛,虽流行,而余者犹有止。虽零散,而其深者犹有聚。
经曰:外气横行,内气止生,盖言此也。
我们为福主家造葬,在选择阴宅时应注重哪些方面呢?首先观察山脉到头一节,是不是有生气的金龙,然后再看来去水、气川,认清一家之血脉,尽量选择前面有水,能阻止山势前行的地方。生气无法前进,就会凝聚。风不能止气,就可以放到后一步考虑。如果能避风煞,当然更好。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有盛大的阴阳二气还在随势而行的话,只有水能使余气界止。虽然从外形观察,枝脉看似零散,而其中必隐藏生气汇聚之地。水流在土外,流动带气,故谓外气。土内之气谓内气。如果来水能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横行而环绕流过,阴阳二气,内外而交,即为雌雄交媾,能葬尸骨于交媾处,必能荫佑后嗣,所以经曰:外气横行,内气止生和形止气蓄,万物化生就是此意。
我估计许多易友对“外气横行,内气止生。”粗略而过,绝不会去悟其中的玄机。其实真阴阳,真雌雄的交媾全在于此语。本不想点破此中玄机,为感谢有缘易友,稍作提示。不但水能界气,而且气能止势。决定风水吉凶的不是山,不是水,而是气。只有【外气横行,内气才能停聚于此,在此交媾。】,鼻祖没有写外气直行,外水横行,为什么?无水之地为什么能出高官,城市之中户宅又如何纳气?把低一寸作水看的朋友早醒醒,水是水,气是气,不是一回事。还是多悟一下先天之气吧!山环水绕好,还是生气有情环绕好?仔细悟一悟,在临场实践时怎么盼上用场实在。
【龙分两片阴阳取,水对三叉细认踪。】杨公把龙气分为两片来观察,山一片为静为阴,水气一片为动为阳。先贤洞悉阴阳交媾之理,而创[山、水]交媾的旷世奇学,利用[山、水]交媾为人类造福!水为山家之血脉,必须仔细观察其来源行踪,是不是金龙之血脉,如果是一家骨肉,则雌雄相配。山大,水大是一对雌雄。山小,水小也是一对雌雄。从现实生活中来讲,富贵是一对夫妻,贫贱也是一对夫妻。
随龙二水相交,会于明堂前,象“丫”字之形,“丫”字有三杈之象。有些书上所释三叉水为三水交叉,纯粹纸上谈兵,一龙何来三水护龙同行,即使有三叉水也不是一家骨肉,不是雌雄。
我们从【葬书】杨公【五经】中,清楚认识到,古圣都是洞察了气的阴阳,以先天之气来做风水,以气定吉凶。后学不可不谨记!
【葬书】顶层风水特供(二)
【葬书】顶层风水特供(二)
【葬书】顶层风水特供(二)
【葬书】顶层风水特供(二)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