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财管:第11

 拾叁亿人 2016-09-13

第十一章股利分配


税差理论认为,如果不考虑股票交易成本,分配股利的比率越高,股东的股利收益纳税负担会明显高于资本利得纳税负担,企业应采取低现金股利比率的分配政策;

客户效应理论认为,边际税率高的投资者会选择实施低股利支付率的股票;在股东与债权人之间存在代理冲突时,债权人为保护自身利益,希望企业采取低股利支付率,所以选项D的表述不正确。


某公司原发行普通股300000股,拟发放45000股股票股利。已知原每股盈余为3.68元,假设盈利总额不变,则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每股盈余将为( )元。

解析:本题考核股票股利。发放股票股利后每股盈余=3.68/(1+45000/300000)=3.2(元)


甲公司采取剩余股利政策。上年税后利润1000万,预计今年需要增加投资资本1500万。公司的目标资本结构是权益资本占60%,债务资本占40%,今年继续保持。假设公积金的计提比例是15%,那么,公司的公积金和分配的股利金额分别是( )。

解析:公积金=1000×15%=150(万元),利润留存=1500×60%=900(万元),股利分配=1000-900=100(万元)。


某公司按照剩余股利政策分配股利。已知年初未分配利润为100万元,资本结构目标为产权比率为2/5(不存在短期借款和无息负债),今年预计有一新项目上马需筹资700万元,则今年需要筹集的权益资金为( )万元。

解析:产权比率(不存在短期借款和无息负债)=长期有息负债/所有者权益,根据产权比率=2/5可知,所有者权益占的比重为5/7,所以,需要筹集的权益资金=700×5/7=500(万元)。


假定某公司的税后利润为500000元,按法律规定,至少要提取50000元的公积金。公司的目标资本结构为长期有息负债所有者权益=11,该公司第二年投资计划所需资金600000元,当年流通在外普通股为100000股,若采用剩余股利政策,该年度股东可获每股股利为( )元。

解析:剩余股利政策下的股利发放额=500000-600000×1/2=200000(元),每股股利=200000/100000=2(元)。

某企业成立于20×1年年初,当年实现利润总额5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企业按照10%的比例提取法定公积金,没有纳税调整项目,企业真正可自主分配的部分占利润总额的( )。

解析:自主分配的部分占利润总额比例=(1-25%)×(1-10%)=67.5%。发放10%的股票股利后,即发放10万股的股票股利,10万股股票股利的总面值为10万元,10万股股票股利的总溢价为240万元,10万股股票股利的总市价为250万元。所以,发放10%的股票股利后,公司的未分配利润减250万元,股本增加10万元,资本公积增加240万元。

发放股票股利或进行股票分割后,如果盈利总额不变,会由于普通股股数增加而引起每股收益和每股市价的下降由于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公司发放股票股利后有时其股价并不成比例下降,因此,股票的市盈率上升、持平和下降的可能性都存在。


发放股票股利不会影响公司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和股东权益总额的变化,资本结构不变,个别资本成本也不变,加权资本成本也不变。剩余股利政策首先必须满足企业的目标资本结构(最优资本结构),并在此前提下确定应从盈余中用以投资的资本。公司采用剩余股利政策的根本理由是为了保持理想资本结构,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  

处于成长中的公司多采取低股利政策,处于经营收缩中的公司多采取高股利政策

保持目标资本结构并不是指一年中始终保持同样的资本结构,而是指利润分配后(特定时点)形成的资本结构符合既定目标;公积金是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属于利润留存的一部分,可以长期使用;只有在资金有剩余的情况下,才会动用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润分配股利,如果需要补充资金,则不会动用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润分配股利,因为超量分配之后,需要再去借款或向股东要钱,不符合经济原则;需要的资金数额指的是需要的长期投资资本数额,不是指资产增加额。


发放股票股利可以导致普通股股数增加,股票总市场价值不变,所以,选项A的说法不正确;发放股票股利后的原股东所持股票的市场价值=发放股票股利后原股东的持股比例×发放股票股利后的盈利总额×发放股票股利后的市盈率,由于发放股票股利不影响股东的持股比例以及盈利总额(指上年的),所以,选项B的说法正确;发放股票股利会影响未分配利润和股本而进行股票分割并不影响这些项目,所以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对股东来讲,股票回购后股东得到的资本利得需缴纳资本利得税,发放现金股利后股东则需缴纳股息税,所以,选项D的说法正确。

法定公积金从净利润中提取形成,用于弥补公司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为增加公司资本。股份有限公司原则上应从累计盈利中分派股利,无盈利不得支付股利。但若公司用公积金抵补亏损以后,为维护其股票信誉,经股东大会特别决议,也可用公积金支付股利。

(一)、HU上市公司在2010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实施公告中披露的分配方案主要信息:
每10股送5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转增3股。股权登记日为2011年4月12日;除权日为2011年4月13日;新增可流通股份上市流通日为2011年4月14日;现金红利到账日为2011年4月18日。
HU上市公司在实施利润分配前,所有者权益情况如下:
股本 (每股面值1元,已发行普通股80000万股) 80000万元
资本公积80000万元
盈余公积20000万元
未分配利润240000万元
所有者权益合计420000万元
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为46.15元。

1、计算完成这一利润分配方案后的所有者权益各项目数额;

正确答案:股本=80000+80000×0.5×1+80000×0.3×1=144000(万元)
资本公积=80000-80000×0.3×1=56000(万元)
盈余公积=20000(万元)
未分配利润=240000-80000×0.5×1-80000×0.15=188000(万元)
所有者权益合计=408000(万元)

2、分析说明所有者权益变化的原因;

正确答案:所有者权益总额减少了12000万元是现金股利分配与缴纳现金股利以及股票股利所得税的结果,其中,全体股东实际收到的现金股利=80000×[0.15-(0.15+0.5)×10%]=6800(万元),缴纳的现金股利所得税=80000×0.15×10%=1200(万元);全体股民在收到40000万股股票股利的同时,缴纳的股票股利所得税=80000×0.5×10%=4000(万元)。

3、计算除权日,上市公司股票的除权参考价,并分析说明股票股利的意义。

正确答案:除权参考价=(46.15-0.15)/(1+0.5+0.3)=25.56(元)
相对于股权登记日的股价46.15元,有较大的下降,有利于使股票的交易价格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以较低的成本向市场传达利好信号,有利于保持公司的流动性。



第十二章
普通股和长期债务筹资



长期负债的限制较多,即债权人经常会向债务人提出一些限制性的条件以保证其能够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本金和支付利息,从而形成对债务人的种种约束。

与其他长期负债相比,长期借款的财务风险较大;短期借款中的周转信贷协定、补偿性余额等条件,也适用于长期借款。

长期借款的特殊性保护条款包括:(1)贷款专款专用;(2)不准企业投资于短期内不能收回资金的项目;(3)限制企业高级职员的薪金和奖金总额;(4)要求企业主要领导人在合同有效期内担任领导职务;(5)要求企业主要领导人购买人身保险。选项D属于长期借款的一般性保护条款。

长期借款按照用途可以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借款、更新改造借款、科技开发借款和新产品试制借款。

提前偿还所支付的价格通常要高于债券的面值,并随到期日的临近而逐渐下降;当预测利率下降时,也可提前赎回债券  

配股是向原普通股股东按其持股比例、以低于市价的某一特定价格配售一定数量新发行股票的融资行为

配股的目的之一是鼓励老股东认购新股,以增加发行量

配股权实际上是一种短期的看涨期权

配股是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之一

普通股筹资没有固定到期还本付息的压力,所以筹资风险较小

任何单位或个人所认购的股份,每股应支付相同的价款

股票发行采取溢价发行的,其发行价格由发行人与承销的证券公司协商确定

公开间接发行股票,是指通过中介机构,公开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这种发行方式的特点是:发行范围广、发行对象多,易于足额募集资本;股票的变现性强,流通性好;股票的公开发行有助于提高发行公司的知名度和扩大其影响力;手续繁杂,发行成本高。

我国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发起设立方式和以不向社会公开销售的方式发行新股的做法,属于股票的不公开直接发行。


(一)、B公司是一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公司总股本5000万元,每股面值1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现有一个新的投资机会,需要筹集资金26000万元,有如下四个筹资方案可供选择:

1、配股:拟10股配2股,配股价26元/股,配股除权日期定为2013年3月12日。假定配股前每股价格为32元,不考虑新投资的净现值引起的企业价值的变化。假设所有股东都参与配股,计算该公司股票的配股除权价格、配股后每股价格以及每份股票的配股权价值。

正确答案:配股前总股数=5000/1=5000(万股)
配股除权价格=(5000×32+26×5000×2/10)/(5000+5000×2/10)=31(元)
或:配股除权价格=(32+26×2/10)/(1+2/10)=31(元)
由于不考虑新投资的净现值引起的企业价值变化,所以,配股后每股价格=配股除权价格=31(元)
每份股票的配股权价值=(31-26)/(10/2)=1(元)

2、公开增发新股,增发812.5万股,增发价格为32元,增发前一交易日股票市价为30元/股。老股东认购了600万股,新股东认购了212.5万股。不考虑新募集资金投资的净现值引起的企业价值的变化,计算老股东和新股东的财富增加。(增发后每股价格的计算结果保留四位小数,财富增加的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正确答案:由于不考虑新募集资金投资的净现值引起的企业价值的变化,所以,普通股市场价值增加=增发新股的融资额,增发后每股价格=(增发前股票市值+增发新股的融资额)/增发后的总股数。
增发后每股价格=(5000×30+812.5×32)/(5000+812.5)=30.2796(元)
老股东财富增加=30.2796×(5000+600)-5000×30-600×32=366(万元)
新股东财富增加=212.5×30.2796-212.5×32=-366(万元)

3、发行债券:发行面值为1000元,票面年利率为8%,期限为10年,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的债券。在公司决定发行债券时,认为8%的利率是合理的,如果到债券发行时市场利率发生变化,则需要调整债券的发行价格。如果发行时市场利率为6%,计算债券的发行价格。(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正确答案:债券发行价格
=1000×(P/F,3%,20)+1000×4%×(P/A,3%,20)
=1000×0.5537+1000×4%×14.8775
=1149(元)

4、从银行借款:从某银行借入26000万元,5年后到期一次归还本息33183.8万元,计算银行借款的资本成本。

正确答案:税前资本成本为i,则:26000=33183.8/(1+i)5
税前资本成本i=(33183.8/26000)1/5-1=5%
税后资本成本=5%×(1-25%)=3.75%


第十三章混合筹资与租赁


认股权证在认购股份时给公司带来新的权益资本,而可转换债券在转换时只是报表项目之间的变化,没有增加新的资本。

附带认股权证的债券发行者主要目的是发行债券而不是股票,是为了发债而附带期权,只是因为当前利率要求高,希望通过捆绑期权吸引投资者以降低利率。可转换债券的发行者,主要目的是发行股票而不是债券,只是因为当前股价偏低,希望通过将来转股以实现较高的股票发行价。

发行可转换债券公司设置赎回条款是为了促使债券持有人转换股份,同时也能使发行公司避免市场利率下降后,继续向债券持有人按照较高的债券票面利率支付利息所蒙受的损失。由此可知,设置赎回条款保护的是发行公司的利益。

认股权证的灵活性较差。    

赎回价格一般高于可转换债券的面值,两者差额随到期日的临近而减少。注意:债券的账面价值和债券的面值不是同一个概念,债券的面值指的是债券票面上标明的价值,债券的账面价值指的是账面上记载的债券价值,不仅仅包括债券的面值,还包括未摊销的债券溢折价等等。赎回期安排在不可赎回期结束之后,不可赎回期结束之后,即进入可转换债券的赎回期。

依据当事人之间的关系,租赁分为直接租赁、杠杆租赁和售后租回;依据全部租赁费是否超过资产的成本,租赁分为不完全补偿租赁和完全补偿租赁;依据租赁是否可以随时解除,租赁分为可撤销租赁和不可撤销租赁;依据出租人是否负责租赁资产的维护,租赁分为毛租赁和净租赁。

租赁合约的当事人至少包括出租人和承租人两方,在杠杆租赁下,会涉及到三方关系人,即承租人、出租人和借款人。

从承租人的角度看,杠杆租赁与直接租赁并无区别。

租赁费定期支付,类似债务的还本付息,租赁费现金流与有担保贷款在经济上是等价的,因此税后租赁费现金流的折现率应采用有担保债券的税后利率

多数人认为,资产余值应使用项目的必要报酬率即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

租赁存在的原因主要有:(1)节税(长期租赁存在的主要原因);(2)降低交易成本(短期租赁存在的主要原因);(3)减少不确定性(短期租赁的承租人,不承担租赁资产的主要风险,比自行购置资产风险小;长期租赁的出租人,在收回租金前保留资产的所有权,比直接放贷风险小)。

优先股的股利支付虽然没有法律约束,但是经济上的约束使公司倾向于按时支付其股利。

优先股股利不可以税前扣除,是优先股筹资的税收劣势。

多数人认为,资产余值应使用项目的必要报酬率即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当企业破产时,优先股的求偿权低于债权人,所以优先股的投资风险比债券大;优先股会增加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而增加普通股的成本。

(一)、A公司打算添置一条生产线,使用寿命为10年,由于对相关的税法规定不熟悉,现在正在为两个方案讨论不休:
方案一:自行购置,预计购置成本为200万元,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为15年,法定残值率为购置成本的10%,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该资产10年后的变现价值为70万元。
方案二:以租赁方式取得,租赁公司要求每年末支付租金26万元,租期为10年,租赁期内不得退租,租赁期满设备所有权不转让。
A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税前借款(有担保)利率为8%。
要求:

1、根据税法规定,判别租赁的税务性质;

正确答案:根据题意可知,该项租赁在期满时资产所有权不转让;租赁期与资产使用年限比率=10÷15=66.67%,低于税法规定的75%;租赁最低付款额的现值=26×(P/A,8%,10)=174.46(万元)低于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的90%(200×90%=180万元)。因此,该租赁合同的租赁费可以直接抵税,属于经营租赁。

2、计算A公司购置方案折旧抵税现值;

正确答案:购置方案的每年折旧=200×(1-10%)÷15=12(万元)
每年折旧抵税额=12×25%=3(万元)
折现率=8%×(1-25%)=6%
折旧抵税现值=3×(P/A,6%,10)=22.08(万元)

3、计算A公司购置方案10年后该资产变现的相关现金净流入量现值;

正确答案:10年后生产线的变现收入为70万元
变现时资产的账面价值=200-12×10=80(万元)
变现损失减税=(80-70)×25%=2.5(万元)
相关现金净流入量=70+2.5=72.5(万元)
现值=72.5×(P/F,6%,10)=72.5×0.5584=40.48(万元)

4、用差量现金流量法计算租赁方案相对于自购方案的净现值,为A公司作出正确的选择;

正确答案:每年的租赁费抵税=26×25%=6.5(万元)
折现率=8%×(1-25%)=6%
租赁费抵税现值=6.5×(P/A,6%,10)=47.84(万元)
租赁费现值=26×(P/A,6%,10)=191.36(万元)
租赁避免的税后利息和本金支出的现值=200×6%×(P/A,6%,10)+200×(P/F,6%,10)=200(万元)
租赁方案相对于自购方案的净现值
=200-22.08-191.36+47.84-40.48
=-6.08(万元)
由于租赁方案相对于自购方案的净现值小于0,因此,A公司应该选择方案一。

5、计算A公司可以接受的最高税前租赁费。

正确答案:假设A公司可以接受的最高税前租赁费为W万元,则:
200-22.08-W×(1-25%)×(P/A,6%,10)-40.48=0
177.92-W×(1-25%)×7.3601-40.48=0
解得:W=24.90(万元)

四、综合题1

(一)、A公司是一个高成长公司,目前公司总价值为20000万元,没有长期负债,发行在外的普通股1000万股,目前的股价为20元/股,该公司的资产(息税前)利润率12%,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总资产的市价等于账面价值,预计债券发行后公司的总资产的年增长率为8%
现在急需筹集债务资金5000万元,准备平价发行20年期限的公司债券,投资银行认为,目前长期公司债的市场利率为10%,A公司风险较大,按此利率发行债券并无售出的把握。经投资银行与专业投资机构联系后,建议该公司债券面值为1000元,期限20年,票面利率设定为7%,同时附送10张认股权证,认股权证在10年后到期,到期前每张认股权证可以按20元的价格购买1股普通股。
假设总资产的市价等于账面价值。
要求:

1、计算发行公司债券后公司总价值、债务价值;

正确答案:发行公司债券后,公司总价值=20000+5000=25000(万元)
发行债券数额=5000/1000=5(万张)
债务价值=744.55×5=3722.75(万元)

2、计算10年后行权前的每股市价和每股收益;

正确答案:10年后认股权证行权前公司的总价值=25000×(F/P,8%,10)=53972.5(万元)
每张债券的价值=1000×7%×(P/A,10%,10)+1000×(P/F,10%,10)=815.62(元)
债务价值=815.62×5=4078.1(万元)
权益总价值=53972.5-4078.1=49894.4(万元)
每股市价=49894.4/1000=49.9(元)
公司总资产=公司的总价值=53972.5(万元)
息税前利润=53972.5×12%=6476.7(万元)
净利润=(6476.7-5000×7%)×(1-25%)=4595.03(万元)
每股收益=4595.03/1000=4.60(元)

3、计算10年后行权后的每股市价和每股收益;

正确答案:10年后认股权证行权收入=20×10×5=1000(万元)
公司总价值=53972.5+1000=54972.5(万元)
权益总价值=54972.5-4078.1=50894.4(万元)
认股权证行权后普通股股数=1000+5×10=1050(万股)
每股市价=50894.4/1050=48.47(元)
公司总资产=公司的总价值=54972.5(万元)
息税前利润=54972.5×12%=6596.7(万元)
净利润=(6596.7-5000×7%)×(1-25%)=4685.03(万元)
每股收益= 4685.03/1050=4.46(元)

4、假设行权后按照市价出售股票,计算附带认股权债券投资的内含报酬率,并说明这个债务资金筹集方案是否能够被发行人和投资人同时接受。

正确答案:假设附带认股权债券投资的内含报酬率为k,则:
1000×7%×(P/A,k,20)+1000×(P/F,k,20)+10×(48.47-20)×(P/F,k,10)=1000
70×(P/A,k,20)+1000×(P/F,k,20)+284.7×(P/F,k,10)=1000
当k=9%时,
70×(P/A,k,20)+1000×(P/F,k,20)+284.7×(P/F,k,10)
=70×(P/A,9%,20)+1000×(P/F,9%,20)+284.7×(P/F,9%,10)
=70×9.1285+1000×0.1784+284.7×0.4224
=937.65
当k=8%时,
70×(P/A,k,20)+1000×(P/F,k,20)+284.7×(P/F,k,10)
=70×(P/A,8%,20)+1000×(P/F,8%,20)+284.7×(P/F,8%,10)
=70×9.8181+1000×0.2145+284.7×0.4632
=1033.64
利用内插法计算得:
(9%-k)/(9%-8%)=(937.65-1000)/(937.65-1033.64)
K=8.35%
由于计算出的内含报酬率低于债务的市场利率,所以,这个债务资金筹集方案不能被投资人接受。

(二)、H公司是一个高成长的公司,目前每股价格为20元,每股股利为1元,股利预期增长率为6%。
公司现在急需筹集资金5000万元,有以下3个备选方案:
方案1:按照目前市价增发股票250万股。
方案2:平价发行10年期的长期债券。目前新发行的10年期政府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为3.6%。H公司的信用级别为AAA级,目前上市交易的AAA级公司债券有3种。这3种公司债券及与其到期日接近的政府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如下表所示:

债券发行公司

上市债券到期日

上市债券到期收益率

政府债券到期日

政府债券到期收益率

2013年7月1日

6.5%

2013年6月30日

3.4%

2014年9月1日

6.25%

2014年8月1日

3.05%

2016年6月1日

7.5%

2016年7月1日

3.6%

方案3:发行10年期的可转换债券,债券面值为每份1000元,票面利率为5%,每年年末付息一次,转换价格为25元;不可赎回期为5年,5年后可转换债券的赎回价格为1050元,此后每年递减10元。假设等风险普通债券的市场利率为7%。

1、计算按方案1发行股票的资本成本;

正确答案:股票的资本成本
=1×(1+6%)/20+6%=11.3%

2、根据方案3计算第5年末可转换债券的底线价值,并计算按方案3发行可转换债券的税前资本成本;

正确答案:债券价值
=1000×5%×(P/A,7%,5)+1000×(P/F,7%,5)=918.01(元)
转换价值
=1000/25×20×(F/P,6%,5)=1070.56(元)
底线价值为1070.56元
1000=1000×5%×(P/A,K,5)+1070.56×(P/F,K,5)
当K=6%时,
1000×5%×(P/A,6%,5)+1070.56×(P/F,6%,5)=50×4.2124+1070.56×0.7473=1010.65
当K=7%时,
1000×5%×(P/A,7%,5)+1070.56×(P/F,7%,5)=50×4.1002+1070.56×0.7130=968.32
(7%-K)/(7%-6%)=(968.32-1000)/(968.32-1010.65)
解得:K=6.25%

3、计算按方案2发行债券的税前资本成本;

正确答案:债券的税前资本成本
=3.6%+(6.5%-3.4%+6.25%-3.05%+7.5%-3.6%)/3=7%

4、判断方案3是否可行并解释原因。如方案3不可行,请提出三种可行的具体修改建议(例如:票面利率至少提高到多少,方案才是可行的。修改发行方案时,债券的面值、期限、付息方式均不能改变,不可赎回期的改变以年为最小单位,赎回价格的确定方式不变。)

正确答案:股权的税前成本
=11.3%/(1-25%)=15.07%
由于6.25%并不是介于7%和15.07%之间,所以,方案3不可行。
修改意见1:
至少提高票面利率至W,其他因素不变:
根据:1000=1000×W×(P/A,7%,5)+1070.56×(P/F,7%,5)
可知:W=5.77%
即票面利率至少提高到5.77%
修改意见2:
降低转换价格到Y元,其他条件不变:
底线价值
=1000/Y×20×(F/P,6%,5)=26764/Y
1000=1000×5%×(P/A,7%,5)+26764/Y×(P/F,7%,5)
1000=205.01+19082.73/Y
794.99=19082.73/Y
解得:Y=24.00(元)
即至少把转换价格降低到24.00元。
修改意见3:
延长不可赎回期至7年
债券价值
=1000×5%×(P/A,7%,3)+1000×(P/F,7%,3)=50×2.6243+1000×0.8163=947.52(元)
转换价值
=1000/25×20×(F/P,6%,7)=1202.88(元)
底线价值为1202.88元
1000=1000×5%×(P/A,K,7)+1202.88×(P/F,K,7)
1000=50×(P/A,K,7)+1202.88×(P/F,K,7)
当K=7%时,
50×(P/A,7%,7)+1202.88×(P/F,7%,7)=50×5.3893+1202.88×0.6227=1018.50
当K=8%时,
50×(P/A,K,7)+1202.88×(P/F,K,7)=50×5.2064+1202.88×0.5835=962.20
由此可知,此时的税前资本成本介于7%和8%之间,符合介于7%和15.07%的条件,故可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