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课堂】细说主动脉缩窄诊疗

 昵称29987688 2016-09-15
主动脉疾病诊疗系列课程4
前三次课程,黄连军教授为我们系统的讲述了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本次课程,将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吴文辉教授接棒,为我们细述主动脉缩窄的诊疗。先天性主动脉缩窄(CoA)可致血流障碍;不经治疗时,自然预后较差。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如何识别和治疗主动脉缩窄?本次课程为您详细解读。





一、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分型及特点


CoA好发于无名动脉,第一对肋间动脉间,多位于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峡部;病变多局限,也可呈长管状,甚至累及主动脉弓。可分为两种类型。


二、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合并症


缩窄近心段血压升高易导致充血性心衰、脑出血等神经并发症;缩窄处局部的高速血流易造成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未经治疗的CoA患者,自然预后较差。


图A是在主动脉缩窄远端,由于高速血流的冲击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在缩窄部位形成一个较大的假性动脉瘤(如箭头所示);图B是在主动脉缩窄远端形成B型主动脉夹层。


三、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影像学表现


1.X线胸片


特征性改变:主动脉弓及峡部 '3'字征,同时4~8肋间下方可见肋骨切迹。


2.核磁共振(MRI)


断层图像可追溯至缩窄最窄处,并发现侧支形成。


3.CT血管造影(CTA)


容积重建(VR)可见缩窄部位、累及范围、主动脉弓发育状况。大范围VR重建,可见缩窄范围、严重程度、侧支循环形成等。


CTA和MRI在确诊主动脉缩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诊疗


对于上、下肢血压,收缩压压差>20 mmHg,且伴影像学改变者,可诊断为CoA。2014年ESC主动脉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南推荐:①压差>20 mmHg;②压差<20>


治疗方法包括:①内科治疗(控制血压,改善心功能);②外科:血运重建,如缩窄段切除联合端端吻合术、人工血管转流术等;③介入治疗:经皮血管成形术(PTA),裸支架、覆膜支架置入等。目前最多见的是采用CP支架、覆膜支架进行治疗。


1.PTA


病例1


术前可见主动脉弓降部有局限性狭窄,置入双球囊后,狭窄明显改善。


病例2


患者,男,3岁,CoA合并单心室,经静脉途径送入球囊对管腔进行扩张,血流动力学得以改善。

病例3


患者,男,3.5岁,缩窄段局限且严重,置入球囊后虽然存在局限性内膜损伤,但狭窄明显改善,缩窄前后压差变小(70 mmHg降至25 mmHg)。


2.CP支架置入


可参考缩窄病变近端相对正常的主动脉弓直径来选择支架直径。


病例1


局限性主动脉缩窄患者,支架置入后,缩窄段直径明显扩张,压差变小(由70 mmHg降至10 mmHg)。


病例2


降主动脉缩窄患者合并细小PAD,置入CP覆膜支架后,既改善了主动脉缩窄,又封堵了PAD,缩窄段压差由术前的65 mmHg降至10 mmHg。


3.合并症治疗


病例1


CoA患者合并假性动脉瘤,利用锥形覆膜支架倒装,并进行球囊扩张。术后,缩窄明显改善,假性动脉瘤得以封堵。



病例2


CoA患者,缩窄近端合并穿通性溃疡,在置入大覆膜支架覆盖溃疡的同时,利用双球囊扩张缩窄处。术后,溃疡隔绝,缩窄改善。


知识点


1.主动脉缩窄是继发性高血压发病原因,青少年高血压应警惕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的可能,四肢血压测定、触摸股动脉搏动有提示意义。


2.CoA诊断:上下肢收缩压压差>20 mmHg;并伴有影像学改变。X线胸片常有特征性改变(主动脉弓及峡部 '3'字征,同时4~8肋间下方可见肋骨切切迹),CTA和MRI为一线确诊的有效手段。


3. 压差>20 mmHg;或压差<20>


4.单纯型CoA,CP支架治疗是目前的一线治疗手段。



专家简介
吴文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介入诊疗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擅长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瓣膜病变的球囊成形术,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心导管和造影检查;能熟练掌握大血管疾患及外周血管等介入治疗。曾主持协和青年基金课题研究,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北京市公益基金一项。第一批获卫生部先心病介入资质,是先心病介入资质培训导师。现担任心血管内科专科医师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介入治疗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并在美国放射学杂志(JR)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参编著作4部。


心在线 专业平台专家打造
策划 岑聪┆编辑 郭雪梅┆视频后期 陈静美编 柴明霞┆制版 王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