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地名中的“丘”(下)

 老刘tdrhg 2016-09-15
中国地名中的“丘”(下)
沈坚
刊于《寻根》2012年第2期
“丘”字古地名,以地处中原核心地带的山东、河南两省尤为集中。山东境内,有今淄博市临淄北得名于同名山的营丘。周武王封吕尚于齐,都营丘,改名临淄。《史记》、《左传》都曾提到过齐邑贝丘(亦作沛丘、浿丘,在今博兴东南)。《春秋》记载的这类地名就很多。例如,在此筑城的鲁邑祝丘(在今郯城东北)、中丘(在今临沂东北),遭焚的咸丘(在今巨野南),宋公、齐侯相遇的梁丘(在今成武东北。另有一梁丘,在今费县西南),鲁庄公败宋师的乘丘(在今兖州西北,一说巨野西南),卫邑桃丘(在今阳谷之东)、邾邑闾丘(在今邹城东北,后入鲁。人名复姓即出此),以及诸侯会盟的齐地牡丘(在今茌平东)、齐鲁会盟的齐地郪丘(在今东阿县境)等。《左传》所记的有齐邑廪丘(在今郓城西北)、邾邑虚丘(在今费县西南,后属鲁),及齐鲁交兵、齐师败绩的齐邑犁丘(在今济阳西、禹城东)。《禹贡》提及济水流经的宋地陶丘(又名釜丘,在今定陶西南。今定陶西北尚有一陶丘,西周时为曹国都城),《史记》记有桑丘(在今平原西北)。还有齐邑重丘(在今茌平西南)和曹邑重丘(在今菏泽东北),史籍中分别载录了当时诸侯在两处重丘的结盟和征伐活动。以上提到的渠丘,山东境内也有两处。一为齐国渠丘(在今山东淄博东北),一为莒国渠丘(在今莒县东南一带)。《左传》所谓的“楚子重自陈伐莒,围渠丘”,即此。另有两处楚丘、两处葵丘。楚丘一为曹邑(在今山东曹县东南),一为卫邑(在今河南滑县东),春秋时卫国曾都于此。葵丘一是《左传》提及的齐地(在今山东淄博东北),一是《春秋》记载了齐桓公会诸侯之宋地葵丘(在今民权东北)。
今河南境内的古地名中,有两处帝丘。一为相传的黄帝时颛顼之都,地望或在今商丘东南,抑或在今濮阳西南;另一处就是作为卫国后期都城的帝丘(即今濮阳),翟人围卫,卫自楚丘迁都至此。《春秋》所载的相关地名也不少,像晋、卫、宋会盟的卫地清丘(在今濮阳东南),晋、齐、宋、郑、卫、滕、莒、薛等会盟之卫邑平丘(在今封丘东),鲁、宋、燕缔盟之宋地谷丘(在今虞城西南),宋取郑师的雍丘(今杞县,原为杞国都城,杞亡后为宋邑)等。卫邑顿丘(亦作敦丘,在今浚县西),《诗经·卫风》云:“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即此。《礼记》载录的有卫邑瑕丘(在今濮阳东南)。《左传》所记又有郑地桐丘(在今扶沟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