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乔布斯到披头士,从大卫·林奇到一休哥,他们为什么都静坐?

 timtxu 2016-09-17

- 小 世 界 -

Lstudio

闹事集 之 静坐

出品 _ 林曦 | 策划 _ 余非

编辑 _ 鳝鱼 | 制作 _ 离地影像




 聪明与智慧  ?

一休哥为什么要先打坐呢?因为他要先打坐才能想出好主意。


通常我们总是觉得人是靠聪明解决问题的,但聪明往往是在你状态好的时候,你心情也好的时候,什么都好的时候,你才能发挥出来你的聪明。但多数情况下,我们需要解决方案或者做出决定,做出判断的时候,是在出现了问题或危机的情况中,当局者往往是慌乱的,这个时候聪明不一定能立马给力。


我们每天也处在各种各样的判断当中,因为太多资讯,太多说法了。我是不是应该这样?我是不是应该那样?我应该吃这个,还是应该吃那个?周围的每个人都会发出声音,给我们一个判断,可每一个判断其实都在消耗人的能量。

中国人说怎么样才能得到能量呢?关键词就是一个字,“静”。“静”作为一个土壤,它能长出能量来。我特别喜欢看《功夫熊猫》的电影,中间有好多话说得特别好,比如乌龟大师说,“你的思想就如同水,我的朋友,当水波摇曳的时候,你很难看清楚。不过,当他平静下来,答案就清澈见底了。”


我觉得这种能力应该不是我们所说的聪明,而是智慧。



 戒  定  慧  ?

中国的哲学传统中有“戒定慧”这个说法,用蜡烛来解释一下他们的关系吧。火焰的光就像是智慧,能透过现象照见本质,这个智慧的光怎样才能稳定地照射呢?我们需要给它做一个灯罩,适当地隔绝外部的信息和能量,不再那么八面来风,它就稳定了,这个罩子就是“戒”。“戒”会生出定力,“定”让智慧稳定发光起效。


创意领域也流行静坐冥想,也就是俗称的禅修,比如乔布斯、大卫·林奇、约翰·列侬都曾经尝试过练习这个所谓的冥想。你能踏踏实实地回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才有所谓的创意产生;在一片混乱和忙碌当中时,人比较难有创造力,能跟随就不错了。


所以当人如果习惯性的,能够像锻炼肌肉一样的,让你的定力、心力越来越强的话,外界的这些困扰对你的影响就会变少了。


那怎么练习定力呢?有一个很好的操作方式,就是天天练习静坐。



 盘  腿  ?

一提到静坐,大家就会想到盘腿。但现在人的生活方式,要盘腿坐下来,膝盖完全放下来,其实蛮困难的。所以有一种办法是这样单盘,一条腿放在上面,一条腿放在下面,这样会容易一些。

当然,最难的挑战难度是很多人都喜欢的全莲花的盘腿。但这个坐法要非常注意的是,古人说膝盖之间不超过一尺,脚踝应该是完完全全没有压力的。


很多人的双盘长这样,然后脚踝就会非常非常疼,那么我觉得这样对健康没有太多好处,脚疼的困扰也会干扰你静坐时数吸或者静观的状态。

然后其实也可以这样坐,像小朋友一样坐,就是所谓的英雄式的坐法,把脚放在两侧。

如果这样都还是觉得疼痛的话,我就建议找一个凳子坐下,然后两脚平放的状态也可以的 。其实重点不是坐的姿势,身体最好不要成为你静坐时候的一个阻碍。如果大家对盘腿有兴趣,其实可以专门地拉拉筋或者练练瑜珈,来解决腿的问题。



 昏  沉  ?


静坐时,有的时候会容易睡着,这是一个很困扰大家的事情。虽然传统的静坐认为昏沉是一个不太好的情况,但我觉得今天大家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太累了,疲劳。而且人在疲劳中运行的时候还意识不到问题,安静下来后,最深沉的劳累的感觉,就容易浮上来了。所以容易昏沉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我建议大家如果从刚开始静坐就想睡,那可以的,先把这个缺失补足了,倒头就睡,挺着也没有用。睡一个黑甜的觉,睡得满脸泛光粉嘟嘟,对于现在人来说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一个是困,第二个就是思维的过度活跃,就像放电影一样。其实你只有真正安静下来的时候,你才能看到自己的思绪是多么的乱,如同野马奔腾。



 数  吸  ?

接下来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呼吸,当你的身体浮躁,呼吸就会变得急促;呼吸急促,你的气就不会通畅;气不通畅,念头也是混乱的,念头混乱于是心也就乱了。反过来当你的呼吸能平稳下来,气息也就慢慢稳定了,随之念头也平稳,心就跟着安定了。


中国人说的智慧叫“每逢大事有静气”,但这个品质对今天人来说越来越困难了。因为“静气”是置身于自己这个认知体系之外的一个比较冷静、客观、纯粹的观察角度。

具体的方法就是观察自己的呼吸,安静、放松,不要像盯贼一样看着呼吸,要像看一个小朋友玩一样,看你的呼吸如何进入到自己的身体。比如说胸腔、腹部、骨盆,甚至到你的手指尖、脚趾尖,你再把它呼出来——这个全程试图去观察它。从呼气开始数,一呼一吸为一次,如果有念头打断,就重新回到一,只是简单地做这样从一到十的观察,已经可以带来巨大的宁静。


这是传统的数吸方式,最开始能够没有杂念数到三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最后分享一个一行禅师体系的一个小办法,关于如何回到当下。他说,我们生活当中有电话铃声、门铃声和各种各样的铃声,只要听到铃声,就好像一个提醒,提醒你要回到呼吸三次。所以听到任何铃声的时候,记得数呼吸三次。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能够提醒我们回到当下,可以试起来。


叙述 by 林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